第22章(第2/2页)

“还好吧!”杜青臣笑了笑。

……

省城,太守府。

陶太守捋了捋胡须,递给自己的次子陶修德一封书信,道:“你此次回乡祭祖,必然是要路过平兴县,为父当年有一同窗,现就在平兴县内,你若路过,当前去拜见,也是礼数。到时候把这封信交给他。”

“是,只是不知父亲的同窗是何人?为何还要刻意上门拜见?是当地县丞吗?”陶修德接了信件,道。

陶太守摇摇头,“并非是,只是当年好友,多年未见了,你既路过,去拜见一下便是,难道不是官身,连同窗之谊都不要了吗?”

“自然不是,父亲莫气,儿子错了。”陶修德立刻拱手低头。

陶太守道:“当年我家境贫困,常受他照顾,后来我得升高位,本想请他在我身边为吏,可是他性情孤傲,秉性耿直,实在是不适合官场,只得作罢,现如今他在平兴县的沙山镇上做夫子,你去拜见一下,也是当晚辈的礼数,也是我的念着他的心意。”

“是,儿子记得了。”

“他有一个儿子,之前还传信说要来省城考童生,我倒是难得收到他的信。”陶太守笑了下,“想来这孩子学业不错,他这样的人,难得开口,你也去看看,若是好的,也可交好,虽然你比他年长些,可科举无年龄,说不准这孩子长大了,也能考中秀才举人,甚至进士,你们也能互相照应些。”

“是。”已经娶妻生子,来年就要下场考举人的陶修德恭敬颔首,虽然心里不觉得一个夫子家,才要考童生的小孩有什么交好的必要,不过他明白,这只是他父亲的借口,他父亲只是想让他多照顾这孩子罢了。

也罢!毕竟是父亲的同窗,又曾经多番照顾父亲,如今,他多照顾回来便是了。

至于当做同辈交好……嗯……年龄差距太大,他怕还是带孩子来形容更合适些。陶修德暗自想着,但并没有开口。

“你到了那里,切记要邀请这孩子考试的时候来家里住,明白吗?”

“是,父亲放心,儿子必然把事情办得稳妥。”

陶太守这才满意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