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慈善家喝了难喝咖啡(第4/7页)

素芳姨从厨房那头拿来了平底锅子与铲子,提了一袋木柴。她先把含油脂的二叶松放入火塘内,带起火焰,又丢进几根粗柴。她说,用桧木烘咖啡豆带有香艳气味,烧阔叶木柴比较无味,会保留咖啡豆原味,无论如何别在火焰大时炒豆子,这不是快炒。她陆续丢下木头燃烧,等到养出炽红木炭便行了。

素芳姨把平底锅架在铁架,说:“我得教你一些烘咖啡豆的技巧,因为山庄有卖咖啡,却很少客人会点。”

“说没卖就好了。”王佩芬说。

古阿霞觉得有理,泡一杯咖啡如此麻烦,要是中间有个环节出错,不就得倒掉重做?

“有几个是熟客,他们会等到山庄工作不忙时光顾,拒绝不是好办法,因为他们愿意等更久。”

素芳姨把太大或太小的豆子捡走,以免受热不均,再把选好的撒进锅。她不断晃动锅子,豆子沙沙响着,从米黄转为褐色,一股说不出的香气弥漫开来。古阿霞惊艳香气如此芳醇,层次缭绕,打开了脑袋皱褶深处的处女开关,从此陷入“上瘾”。锅中豆子受热膨胀两倍后,如同玉米花发出爆裂声,爆到第二响才收火。豆子外层上了一层油膜,酥松模样。素芳姨表示,烘好的豆子放几天后喝最香醇,但客人喜欢沉醉在烘豆子的芬芳余韵,要马上泡才好。她立即以铁制手动研磨机,粉碎咖啡豆。

古阿霞看见从磨子吐出来的咖啡粉,起身拿回三个杯子。她知道接下来怎么做了,依照马克斯韦尔速溶咖啡的泡法,舀几勺褐粉入杯,注入热水。素芳姨没有阻止她这样做,还询问味道如何。

古阿霞表情沉醉地说:“非常香,淡淡苦味,很顺口,怪就怪在满口都是咖啡渣,难怪很难喝。”

素芳姨则笑起来,用过滤布,示范正确的过滤咖啡泡法。

王佩芬直说你这土包子露馅了,不,是喷浆了。

这让古阿霞的脸比咖啡还苦呢!

欧匹将以电话通知山庄,半小时后,几个日本人乘流笼来。他们穿深蓝色西装裤,皮鞋沾土渍,随行的两个太鲁阁挑夫担了几箱行李。日本人问,这里怎么没有“高山族”?两个疲惫的太鲁阁挑夫用日语说:“这就来了。”然后一个扮男一个扮女,娱乐地边跳边唱 《高山青》的副歌“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

为首的日本慈善家走在人群中央,很少话,只有蔡明台靠近说话时才频频点头。火鸡三姑六婆被赶进废弃学校关着,猪羊也是。几个孩子用不太灵光的日语喊“恐你鸡蛙”打招呼,拿到日制森永或不二家牛奶糖。日本人用闽南语的招呼语“吃饱了没”来回应。孩子们回说,糖果太少,吃不饱。

雾似有似无,铁轨又湿又滑,一只不知是谁家的小猪沿铁轨觅食,猪毛沾着雾珠。一辆运原木火车下山,拖运的台车每到转弯处发出沉闷的挤压响,驾驶突然紧急对铁轨上的小猪鸣笛,车灯把猪毛尖梢的那圈水珠照出七彩光晕。猪吃着东西不走。驾驶放松煞车,想用小小的碰撞把猪顶出轨道。

“停下来。”一直沉默的慈善家大喊。

蔡明台冲去要碰碰车司机停下,口气有点凶。喊停的慈善家走到小猪边,拆开崭新的铁盒拿出牛奶糖,剥掉包装纸,放在手掌吸引小猪离开铁轨。这招马上奏效了。小孩们举起双手,用日语高喊“阿里嘉多”,跑去将小猪推出轨道外,并获得了慈善家的糖果。

“假痟啦!你阿本仔在打仗时死这么多中国人,却怕我撞死一条猪。”司机碎碎念。

慈善家用两手对驾驶比起大拇指,微笑以对,称赞他停下来没撞到猪。伸手不打笑脸人,司机嘴角皱着装饰性微笑,举手招呼,把碰碰车停到不远处。闻声从山庄门口看见此景的古阿霞,对日本人的礼貌很讶异,那不知道是礼仪表演还是内化情感,她宁可相信就算要表演得流畅,也要性情中人才行。

碰碰车停妥后,那群日本人跟上去,碰触台车上的铁杉与桧木,讨论日桧与台桧的差异。台湾扁柏与日本扁柏相近,台湾红桧与日本花柏是近亲。这群日本人首次看到刚砍下的扁柏,独特艳香令人精神抖擞。他们流连不去。一群孩子爬上原木,用扁钻撕开桧木皮当柴料,这时当礼物拿给日本人。蔡明台知道小孩的目的是缠着拿牛奶糖,忙着赶走这些小苍蝇。

他们对桧木的讨论延续到晚上,木片摆在茶桌,聚在火塘边东拉西扯。蔡明台深知火塘的自在钩──某种从梁上垂下的伸缩竹钩,好把铁釜或铁壶控制在适当热源──是日本农家使用,不适合雅士泡茶。他从仓库拿出蒙尘的茶具,火钵采用墨西哥与伯利兹交界处生长的黑柿木,木纹沉稳中带诡谲欢舞的色泽。另外拿出泡茶工具:火箸、铲木灰的灰铲、铲火炭的“十能”,以及闷熄火炭的“消火壶”。繁复茶艺与工具让这群远客安安静静地待在客厅,他们用桧木皮烧茶,称这太“豪迈”了。

这时候,山庄上锁的推门发出激烈摇晃的声响。在柜台的古阿霞离大门最近,见门底缝有盏灯亮着,知道是酒鬼来沽酒,偏不应门。山庄已在门口挂牌“停止营业”,好招待日本客。酒鬼开不了门,不但没走,反而更剧烈地摇门,让所有的人都望过去。

王佩芬从厨房出来,走到门口要去吓退的时候,门不晃了,门外的灯却激烈晃起来。忽然间,砰一声的门板给人从外头拆下,往里头推,王佩芬还没来个敷衍的尖叫便被压在门板下。古阿霞没看过如此滑稽画面,赶紧冲过去将人拉出来安抚,这时她也见到一幅奇特的画面,一对理平头的国字脸双胞胎站在门口,年约二十岁,耳朵扁大,筋肉壮硕,从样貌与眼神显示他们与常人有些不同,到底哪儿不同也说不上来。

“你们两个白痴智障,把恁祖嬷压坏怎么办?”王佩芬爬起来,随手抄了皮鞋,往双胞胎头上当双鼓乱打一通。

日本客人看了笑起来,倒是当主人的蔡明台阴着脸。古阿霞要王佩芬按捺愤怒,连哄带劝地把她推回厨房,回头请双胞胎离开。两兄弟提马灯,傻傻地站在门口,满脸都是孩子样。古阿霞终于知道哪不对劲了,他们智能不足,是传说中笨到万里溪谷底也没得翻身的双傻,一个叫“阿达玛”(脑筋),一个叫“孔固力”(短路),要分辨谁是谁,大家知道认真起就输了。

“回去吧!改天再来吧!”古阿霞说。

双傻继续笑,其中一人张开手,展示他在附近找了半个小时才找到的牛奶糖的包装蜡纸。他们连夜沿森林铁道走了10公里来,不过是听说有人能给个糖。古阿霞在微冷的夜里搓手,想着如何拿出东西打发他们。她拿出方糖,双傻笑着摇头;她把方糖包在蜡纸里,双傻大笑,抢下糖果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