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8节(第4/4页)



  她真是气不打一处来,赵亮口口声声买房子投资,买古董投资,但房子用来放古董了,不能出租,也不能转卖,那投个什么资?一堆破旧家具堆在空房子里,有谁要啊?那又投个什么资?过几天赵亮也出国了,那一套房子连同那些旧家具就算废在那里了,真不知道赵亮的脑子是啥材料做成的。

  但陈霭知道生气也没用,她现在鞭长莫及,生气也不能把钱生回来,干脆不指望赵亮还医院的钱了,还是自己想办法吧。

  她把自己带来的钱清了一下,剩的也不多了,得留作生活费,不能还给医院。C大人事处的人对她讲过,在H1-B签证办下来之前,她不能开始博士后的工作,也就是说,她不能领工资。

  但谁知道她的H1-B什么时候才能办下来?美国这边是没有什么问题的,C大是非营利性的教学科研单位,办H1-B不受名额限制,随时都可以办,她老板很大方,同意出钱让C大给她办加急的H1-B,要花一千多美元,但只要十五个工作日就能办好。

  但waiver什么时候能办下来,她就不知道了,因为首先要得到单位同意,然后把单位出具的证明寄到中国驻美国的使馆去,使馆同意了,才会通知美国,说国内单位不需要她了,可以免掉她回国服务/居住两年的义务。

  中国那帮官僚们什么时候能给她把waiver办好,她是一点把握都没有,不得不作长期作战的准备。她剩下的那点钱,大概能支撑两个月时间,但如果用来退还医院,那她就要立竿见影地去喝西北风。如果不把医院发给她的工资还掉,又办不了waiver,也就不能开始领博士后工资。不仅如此,她半年的J-1快用完了,如果不在J-1用完前办好H1-B,她的身份就成了问题。

  陈霭这才尝到了有钱的幸福,没钱的痛苦,不禁十分后悔平时用钱大手大脚,如果她这半年找个租金便宜的地方住(比如祝老师住的那种,租金便宜一半),每天只吃榨菜、米饭、快餐面(美国快餐面,不是中国的康师傅),不买衣服鞋袜自行车化妆品手提电脑等等,应该也能省出还账的钱来。

  但后悔也没用啊,用出去的钱,泼出去的水,后悔也后悔不回来,只能想办法弄钱。她向小杜打听有没有哪里可以打工,小杜说:“你能打什么工?又不会炒锅,又不会送餐—”

  “我像你一样做waitress(餐馆女招待)行不行?”

  “肯定不行,做waitress要年轻漂亮的才行—-”

  陈霭挨了一记闷棍,但不敢发作,只敢在心里嘀咕:你也是三十出头了,而我还四十不到,说来我们也是一个年龄段的人,我不过就比你大几岁,怎么你就能当waitress,我就不能当呢?她这才知道自己在小杜这样的人眼里已经是老大妈了,而且是丑老大妈,幸好没问小杜哪里招脱衣舞女,不然,更不知道要受什么样的鄙视嘲笑。

  自己挣不到钱,那就只好借了。

  她最先想到的是滕教授,但她马上就把他否决了。滕教授这个人心肠好,如果她真的去问他借钱,估计他想千方设万法,也要弄笔钱来借给她。但她怎么忍心让滕教授冒这么大的风险?万一让滕夫人知道了,那还不闹得血雨腥风,日月无光?

  她把需要钱的事跟几个经常一起吃午饭的中国人讲了,但那些人的普遍反应是:“几千美元还不好解决?先用信用卡划划,等博士后当上了再还不就行了?”

  她说自己还没有信用卡,申请过几次,都被拒了,因为她在美国没工资,于是大家转而热烈讨论像她这样的人如何才能申请到信用卡,七讲八讲的,就扯得没影了。

  最后,消息传到了小张的耳朵里,周末陈霭应邀去小张家看望小张宁的时候,小张问:“听说你急需几千美元还帐?”

  “嗯。”

  “怎么不告诉我呢?”

  “告诉你有什么用?你上有老下有小,工资又不高,还要供房子,哪里有闲钱借给我?”

  “我再没钱,几千美元总是拿得出来的嘛,我至少有信用卡—”

  陈霭太感动了:“你—愿意借钱给我?”

  小张把支票本拿出来放在桌上:“你说个数字,我马上写支票给你。”

  陈霭感动坏了,直通通地说:“我看你平时—那么节约—以为你—不舍得借钱给我呢。”

  “平时节约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急时好用吗?”

  “唉,你说得太对了!如果我平时节约一点,现在也不至于拿不出这几千块钱来—”

  “你丈夫怎么不替你把这钱还了呢?”

  “他—把钱都用掉了—”

  小张很吃惊:“是他把钱用掉了?我还以为钱是你在美国用的呢—如果钱是他用的—那—不是更应该由他来还吗?”

  陈霭一脸黯然,答不上话来。

  小张心疼地说:“唉,没想到你—找了这么个—不负责任的男人—你这些年—一定吃了—很多苦—”

  陈霭像被人把心里的苦水坛子的盖子揭开了一样,一股股苦水直往外冒,终于冲破“家丑不可外扬”的禁忌,井喷一样奔涌出来。

  她把这些年吃的苦一古脑全都倒了出来,除了床上的,其它什么都说了。说着说着,她发现自己也开始炒剩饭,好像某些歌曲一样,主歌唱完了,就重复最后几句,仿佛不忍心戛然而止,又不好意思从头再唱,只好反复吟唱某几句,谓之“副歌”。

  小张一直很安静地听着,表情很鼓励,眼神很怜爱。一直等她把剩饭炒够了,自动停了嘴,小张才叹口气说:“早知道你会找这么个丈夫,还不如当初就我俩结婚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