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秦晋之好(第2/2页)

瑞宁先去了瑞平的书房,外面却无小厮丫环,里头灯火通明,敲了敲门:“大哥,是瑞宁,能进来么?”瑞平打开了门,瑞宁一看瑞平的书房里一个小厮丫环也无,桌上摞着几页写满字的纸旁边一杯热茶,笑着把帖子递给瑞平:“老爷说家里初三之前都有安排,让我过来问哥哥初四初五去哪里,好让太太准备东西。”

瑞平翻着那按日期排好的帖子,对瑞宁用心办事十分满意,笑着说道:“我往年都是去宁王府和礼国公府的,今年也一样。”瑞宁嘻嘻一笑,问道:“老爷也说初五要去宁王府,哥哥是和老爷一起去,还是初四去?”“也不用麻烦了,一起去就好。这些日子倒是累烦你了。”瑞宁听了瑞平的话,赶紧回道:“不敢当哥哥的称赞,实在是弟弟读书读不出什么名堂,太太给我这个机会,能帮着家里做点事,弟弟感激太太还来不及,哪敢说什么辛苦。”

其实古代制度虽然一直强调庶出的儿子和嫡出的儿子一样,除了继承权外,享受一样的待遇。可是到了实际的生活却完全不一样,强势庶出的子女不必说,一般庶出的子女地位低下,有些连有权势的下人都不如。像分家的时候,虽说应该儿子们平分,可是嫡出的儿子们有外家撑腰,庶出的孩子哪有什么外家,只有被动挨打的份。所以出息的多是嫡子,自小就被细心培养,又有强势的外家,庶子则多是不成才,基本上最好的结果就是帮着嫡出的兄弟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