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第2/2页)

公安们并没有把万教授的情况告诉电视台的工作人员,节目录制的进程和状况皆如既往。录制现场其实就是西京大学里一间小型的阶梯教室,门禁松弛。万教授从教室前面的办公区进入,随他进入的便衣们都被当做他的随从和学生,无人盘问,无人阻挡。

这天晚上万教授照例化了淡妆,照例衣冠楚楚,出场时台下照例掌声热烈……但邵宽城看得出来,万教授虽然保持了刻意的镇定,却是从未有过的老态龙钟!邵宽城记不得自己当时是否听得清万教授都讲了什么,他只记得除了万教授苍老的声音外,整个会场静得出奇。

或许电视台的人能听得出来吧,万教授的语速比过去缓慢了不少,或许,他们认为那是万教授今晚特意追求的一种效果。唐代历史在今晚将发生重大转折,以致一千三百多年之后的史学家都要特意表达出应有的沉重。

邵宽城所站的位置,不仅可以看到整个舞台,也可以看到对面的侧幕,看到对面侧幕里的队长李进。李进似乎在用心倾听,倾听着万教授最后的绝唱!

“上次说到,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深夜奉旨进宫,是唐代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事件,也是至今不解的一桩历史谜案。那天夜里他们究竟是被诱骗进宫,还是蓄意谋反,正史野史说法不同……”

万教授苍凉开讲,虽然邵宽城只能看到他的侧脸,但从声音上足以判断,那张脸上是一种何等滞讷恍惚的神情。

“……三王入宫事件之后,太子李瑛被废掉储位,连同光王、鄂王,皆被贬为庶人。十五天后,三人因谋逆之名,被皇帝……赐死。至此,开元年间的这场宫廷斗争告一段落,武惠妃母子得以平安,地位空前巩固。数年后武惠妃病亡,被追认为皇后,谥号‘贞顺’,以国母葬之,唐玄宗哀念甚深。不久,因他的儿媳杨玉环外貌酷似惠妃,竟让其取而代之,封为贵妃,据为己有,以填补惠妃离去的情感空白。杨贵妃入主后宫,也为大唐的衰败,埋下了祸根。”

……

据电视台的人后来回忆,这天晚上的节目录制比往常多了几分钟,不过没关系,在节目的后期制作时可以删减部分镜头,把时间拉回到规定的范围内来。比如万教授在这一期讲座完成后,还走到台前向观众鞠了一躬,都属于可以删掉的镜头。按电视台的人当时的理解,那是万教授结束合约规定的讲座课程后向观众做个告别,他们并没意识到那深深一躬,其实是万教授对自己整个人生的谢幕!

台上的灯光暗下来了,电视台的工作人员杂乱地上来收拾各种录音和灯光设备,邵宽城也立即向万教授走去,而万教授则转身向另一端侧幕退场。《唐史讲坛》的现场导演还过来和他打着招呼:“万教授辛苦啦,您跟我们一起吃饭去吧?节目告一段落了,咱们得庆贺一下!”

万教授充耳不闻,径直走向侧幕的李进。两人对面而立,彼此无言。

包括邵宽城在内,几个便衣围了上来。或许这个时候,电视台的人才开始察觉出某些异样,开始把惊疑的目光投向这群陌生的男人。

李进与万教授并肩,在便衣们的前后夹持下,穿过办公区向楼外走去,长长的走廊里只有杂沓的脚步声,以及内心或有的粗重的喘息。

在这条既长且暗的走廊尽头有一扇通向楼外的小门,在这扇小门昏暗的门前众人站住,一个便衣上前给万教授戴上了手铐。李进微微思索片刻,莫名其妙地问出这样一句话来:“我刚才没听明白,武惠妃为什么一定要除掉三王呢?”

万教授茫然一怔,不明李进何出此问,但他还是郑重其事地做了回答:“因为三王要除掉她。”

李进又问:“三王为什么要除掉她呢?”

万教授想了一下,缓缓答道:“因为利益!”

李进做不解状:“利益?他们都是皇亲国戚,富贵荣华,难道还嫌不够吗?”

万教授似乎明白了什么,自语般地答道:“因为她垄断了皇帝的宠爱,因为她想让自己的儿子当上太子。一个人,想拥有多少富贵,想得到多少荣华,他的身边,就必然有多少陷阱,多少阴谋,多少斗争,多少杀戮……多少烦恼和恐惧,这就是历史。”

李进再做思索状:“这么说,古往今来,太多的利益未必让人幸福。”

万教授的嘴角微微笑了一下,说出话的口吻,却是一声颓然的叹息:“多半让人不幸。”

李进不再问了,万教授木然地被带出小门。李进站在原地没动,似乎仍在沉思。

在这一天的晚上,在万教授走下唐史讲坛的三十分钟后,在西京市公安局看守所的一间收押室里,西京警方向他宣布了对他的逮捕令。逮捕令是由邵宽城做的宣读,由邵宽城宣读对万教授的逮捕令,是李进特意的安排。

“万正纲,你涉嫌走私文物和故意杀人,经西京市人民检察院批准,现在依法对你进行逮捕!你签字吧!”

邵宽城的语气刻意地平稳,但他将逮捕证重重地放在万教授面前的动作,却难掩激动。在场的所有刑警都听到了邵宽城貌似平稳实则哽咽的声音,看到了他眼中饱含的快慰的泪水!

那天夜里,直到回到家中,直到走进红雨的小屋,直到在红雨的床上躺下,邵宽城才哭出了声音。母亲和父亲过来了,看到儿子扭曲变形的面孔,他们无言地沉默着,谁也没有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