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橄榄核(第4/7页)

“好了,病人已经醒过来了。”

他立刻立起来走了进去,到了门口突然回过头来,像是突然又想起有董知微这个人那样,对她说。

“你也来。”

董知微愣住,身体立在原地,无声地抗拒了一下,但他坚持地看着她,黑色的眼睛里带着不可抗拒的意思,她竟瞬间想到了自己的工资账号,立刻没骨气地动了。

没什么比老板的威胁更厉害的了,尤其是她还需要这份工作的时候,董知微叹息。

袁景瑞带着她走进病房里去,袁母果然已经醒了,两只眼睛看住儿子,嘴巴张了张。

他要过了一会儿才发出声音来,“妈。”

袁母立刻尝试着撑起身子,“别听他们吓唬你,我没事。”

袁景瑞上前按住她,她转过脸来看到儿子身边捧着粥碗的董知微,原先要说的话就收住了,脸上露出又是惊讶又是期待的颜色来,“这是?”

“她叫董知微,知微,这是我妈。”

他竟然叫她知微!平常的那声“董秘书”到哪里去了?

董知微立刻将脸转向他,身体僵硬了一下,电光火石之间,已经大致明白了袁景瑞的意思,但又不敢相信,心里只是无限后悔自己之前竟然会与他一起来了医院。

什么叫做自寻死路,说的就是她。

袁景瑞也望向她,目色深沉,耳边传来老人的声音,“叫知微啊?名字真好听。”

那声音让她不由自主地转过身去,对着老太太露出笑容。

“阿姨您好。”说着又想起自己手里还捧着东西,就往前托了一下,“我刚才下去买了点粥上来,您睡了这么久也该饿了吧?要喝点吗?”

袁母立刻欢喜起来,两只手伸过来接,还当着儿子的面夸她,“这孩子真是有心。”

袁景瑞就笑了一下,对董知微说,“你这不是买给我喝的吗?”

说得袁母又笑起来,看她的目光真是一派慈祥,让董知微手脚都不知如何摆。

幸好老陈敲门进来了,看到病房里的情况,对着袁景瑞欲言又止。

袁母就对着儿子开口,“都这么晚了,别让知微待在这儿了,你快叫陈师傅送她回家吧。”

袁景瑞点头,董知微此刻已经对离开是求之不得的了,告辞之后跟着陈师傅往外走,走到门口又听到袁母的声音,“下回到家里来玩,记得了啊,知微。”

她强迫自己回头,看着那对母子,袁景瑞立病床边,手还放在自己母亲的肩膀上,对她微微点了点头。

她就咽了口口水,回答说,“好的。”

一路上董知微都拿额头抵在玻璃上,老陈是一直不说话的,到她家的时候却下了车为她拉门,还对她说了句,“辛苦了,董小姐。”

董知微叹口气,答他,“活该的,我只是蠢。”

4

董知微走后,病房里只剩下袁家母子两个。

袁母把喝了一口的粥放到边上,想想又去抓住儿子的手,“你都知道了吧。”

袁景瑞皱着眉点头。

“我没跟那两个警察说太多。那些人是冲着你来的,他们说拿了人家的迟早得还出来,还说下回就要找上你了。”她越说越把儿子的手抓得紧紧的,“是不是张家的人?是不是?”

他沉下眼色,“这事我心里有数。”

袁母每条皱纹里都是忧心,“我一个老太婆还能怕什么?人家是冲着你来的,我担心的是你,人家要找的是你。”

袁景瑞冷笑了一声,“我还怕他们不来找我。”

袁母愣愣地看着儿子,之前被劫持的时候都没有感受到的恐惧突然疯狂地涌出来,眼泪都要出来了。

怎么办?这些年来,她也不是不知道儿子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早年出来做生意的,就跟走江湖差不多,哪个不是刀光剑影里过来的,可这次不同,她觉得恐惧,恐惧自己的儿子会受到伤害。

这是她的儿子,她在这世上唯一的亲人,那些人所说的话还在她耳边,他们并没有欠张家什么呀,都过去这么多年了,他们怎么还是阴魂不散?她老了,儿子也不再是那个小得只要她抓住他的手推到自己身后就能够被她保护的小男孩了,她还能做些什么?还能怎么办?

袁景瑞的母亲这些年来,一直都很以儿子为荣。

毕竟不是每个中途被大学退学的人都能够有今天的袁景瑞这样的成就的,虽然坊间风风雨雨什么话都有,但作为一个母亲,她比任何人都相信自己的儿子,也比任何人都心疼他的辛苦与付出。

袁景瑞被退学之后最先去的是深圳,并且在那里经历了一个在那里求生的异乡人所能想到的所有艰难与折磨。

刚到那里的日子过得自然是非常窘迫的,写出的程序被人买走却一直收不到钱,他曾经一度穷到口袋里有十块钱,住不起最廉价的小旅馆,夜里与流浪者一起在公园里坐到天亮,为了谋生,他做过许多种不同的工作,卖过保险,打过零工,甚至还到超市门口发过传单,最后他终于进了一家有些名气的外资公司,但也是从最底层的销售人员做起。

慢慢就做上去了,从初级销售一路做到团队管理,渐渐有了些名气,被许多猎头挖角,之后又换了一家真正的国际大公司,专门负责拓展国内市场。

但大公司制度繁冗,一直都让他有束缚感,学历也是绊脚石,就在这个时候,他遇到了张成方。

张成方在浙江经营着一家不大不小的工厂,算是家族企业,为当时刚兴起的空调整机制造一些配件,后来做大了,还拿了些国外的订单,做起了进出口,生意做得还不错。他欣赏袁景瑞这个年轻人,希望他能够到浙江帮他,并且给了他委以重任的合同。

以袁景瑞的学历,在外企做到张成方所给出的位置是没有可能的事情,而当时他的母亲已渐露老态,身体一年不如一年了,一直都希望儿子能够离开深圳回到上海,与深圳相比,浙江与上海之间几乎不存在什么距离,是以他只用了很少的时间便接受了这份合同,与张成方一同飞了回去。

袁景瑞到了成方之后,大刀阔斧地削减了张家近亲在厂里的权力,引进新的管理机制,一开始引起了轩然大波,但张成方一力支持着,很快便有了些成效。

事情真正的转折发生在张成方因病过世之后,张成方是个勤勉的人,厂里的事情几乎全是他在忙碌,国产空调市场刚开始的时候全是一片混战,所有上游下游的厂房与整个供应链都在浑水摸鱼,张成方靠着一个拼字,居然做得不错,是以整个老张家都参与了进来,但家里人一多事情就没法做了,什么都一团乱,又不好多说,说了谁都有老一辈跳出来指责他忘恩负义,当年是谁凑钱出来让他开了这个厂的,就这样厂里原有的盈利被坐吃山空,后来的质量与营销又跟不上,弄得张成方焦头烂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