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8章、歌舞升平其实是褒义(第2/2页)

外界肯定万万想不到,大部分版权居然在这家不起眼的文化传媒公司吧!

嗯,林楚妮也是小股东。

她似乎也真跳过了在乎钱的阶段,眼睛亮亮的把目光投向舞台。

第五阶段唯一的小品出现了,舞蹈小品。

没有那些复杂的说学逗唱。

好像就是顺着前面那个和鸟儿共舞的过渡,这第五阶段的重头戏就是舞蹈。

从一台网课的“舞蹈老师”开始。

模拟正在上网课的舞蹈老师,简单介绍了舞蹈分类,以及基本动作常识。

就用舞蹈发展史的形式,从远古时代最为原始的舞蹈动作,那些被描绘在岩石上的场景开始。

整整四五十分钟啊!

一台恢弘的舞蹈通史!

谁说中国人不会欣赏那些舞蹈艺术了。

只是我们的历史,主流上对非洲舞蹈、欧洲舞蹈有天然的界限。

能够领会参与进去的毕竟是少数。

但如果拉通了跟舞蹈发展史来理解感受,那就完全明白人家的舞蹈是怎么形成了。

从穿着各种古代服装的宫廷舞蹈、民间舞蹈、再到民族舞蹈,眼花缭乱又印象深刻的让观众们感受为什么舞蹈是人类最必不可少的情绪表达。

普通人的手舞足蹈,又是怎么被艺术家提炼演变成了让人惊叹的专业艺术。

正如万长生要求的那样,舞蹈艺术家们要做的,是尽量让自己的舞蹈浅显易懂。

所以这台舞蹈大戏的编排就非常重要了。

四五十分钟的贯通各种歌舞形式交织,怎么让观众不觉得疲惫,还要对各个年龄段、各种文化层次的观众都形成吸引力。

难度可见一斑!

于是网课这个平台,穿插在舞蹈中,从最开始带课的那位“舞蹈老师”开始,游走各种舞蹈形式,带着学生穿越到各种不同时代场景。

这种故事性、戏剧性就可看多了。

况且这第五阶段是对应的周五,周末到来,狂欢快乐的气氛要贯通整个青色,天青色等烟雨的那种充满诗意色彩。

在艺术家手里最美的颜色。

古往今来,文人骚客有太多关于这种气质的表达了。

但最出彩的还是舞者。

他们从各种古装一直舞到今天,最后把整个舞台变成了现代舞的高光时刻。

时代感,永远都是万长生在整台晚会里面要求塑造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