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荷塘诗会(第4/6页)

舒清轻轻点头,看见炎雨身后的人,微微诧异,怎么会是他?不过他俊美的相貌,绝佳的气质也不负“倾城公子”的称号。舒清微笑着说道:“原来是你,真是巧,青桐公子。”

真的是她,数月不见,她还是如记忆中一般潇洒飞扬,盯着她永远浅笑的脸,青桐直直问道:“你是谁?”他不想再错过她,他渴望知道她是谁?

他这样直勾勾地盯着自己,让舒清一怔,并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舒清只是继续寒暄道:“腿伤可好些了?”上次的伤几乎见骨,这样的人物,瘸了就可惜了。

“已无大碍。”她还记得他的伤,是否就是说,她关心他。第一次,他为了这样不经意的问候暗自雀跃。

“那就好。”说完,舒清就要越过他,走向荷塘。

就在快要擦身而过的时候,青桐继续追问道:“你是谁?”

轻笑一声,舒清只淡淡说道:“有人已经等你很久了。炎雨,送公子过去。”说完,不再回头,翩然离去。

青桐盯着她的背影良久,炎雨微微皱起了眉头,这个青桐公子对主子的心意,怕是不单纯。

有些失望地看着始终没有回头的舒清,青桐轻掀纱帐,果然看见西烈月端坐在桌前,含笑地看着躺椅上的白衣男子,男子满不在乎的在青天白日下,大方地翘着腿,难得的却不显轻佻,反倒逍遥自如。一双不将任何人放在眼里的丹凤眼,上下打量着青桐。

敢在陛下面前如此放肆的男子,青桐还是第一次见到。收回与男子对视的目光,青桐微拱手,说道:“陛下。”

听见他的声音,西烈月才转过头,笑道:“嘘,今日叫我烈月。”

陛下的脸色微白,果然是重病初愈,不过她的心情看起来很不错。青桐在桌子另一边坐下,看向下面的人群,声音一如既往的冷淡,“我以为你忘记了。”

西烈月大笑,她这个表弟真是太可爱了,心中明明怨恨得很,还要装出一副不在乎的样子,隔着桌子,西烈月抓住青桐的手,调笑道:“我可不会辜负青桐的。”

青桐立刻抽回手,狠狠地瞪了西烈月一眼,她从下小就没个正经,喜欢逗着他玩。她没发现背后那个看上去依然满不在乎的男子已经开始拿他练眼力了么?

青桐仔细地在下面一群人中搜索着她的身影,不需太费力,他很快在荷塘边发现了她,依然淡淡地笑着,和身边的人微微点头,打着招呼。

青桐低声问道:“她是谁?”

“哪个她?”西烈月有些莫名,难不成这么快青桐就发现目标了?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见一群人在寒暄。

青桐依然平静地说道:“带我来的人。”

“你是说舒清?”西烈月微惊,难道青桐对舒清……

“舒清?她,就是上皇亲封的左相?”更惊讶的是青桐,他猜测过她是陛下的手下,却不知,她就是那个大名鼎鼎的舒清。母亲常不时提起她,脸上总是带着赞许,他也曾听说过她提出的科举制度,当时就觉得这个左相的见识不是常人可以睥睨,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她竟是她!

青桐惊慕的眼神,让西烈月隐隐觉得不妥,追问道:“你认识她?”

青桐掩上目光,回道:“不认识。”

不认识?不像,他从小都是这样,越是装作不在意,说明他越是在乎,他喜欢谁,她都可以帮他得到,但是舒清不可以,且不说轩辕逸会杀了他,就是舒清也不会接受,他若是真让自己陷进去,结果只会伤神伤心。

西烈月看向荷塘边一身布衣的舒清,极地的发丝轻扬着,唇畔总噙着似有若无的浅笑,暗暗叹了一口气,这样的女子,又有多少男子能不动心。但是西烈月仍是想要岔开青桐的注意力,说道:“你可要好好挑,有几个很不错。”

青桐并不做声,只默默地看着满塘夏荷,仿佛谁也不放在眼里。

平民的学子,大多家世清贫,家中有些祖业的,也只能算得上殷实,所以学子们穿着多是布衣,有些也着锦缎,但都相对朴素,比起世家子弟见面喜好夸耀自身收藏或玩物摆件,这些贫民子弟相对内敛些。

舒清环视一周,终于发现了尹宜、邱桑的身影。尹宜独自一人坐在最旁边的石凳上,脸上的表情有些无所谓,仿佛这些都是一场闹剧,对于上前攀谈的学子们,也只是微微点头,礼貌回以一笑,不愿多谈。邱桑却立显商人本色,与稍显殷实的小姐们相谈甚欢。

尹宜仿佛感受到舒清的视线,向她这边看过来,两人的目光交汇了一会,舒清首先点头示好,尹宜也淡淡的回以一笑,很快别开视线。舒清猜想,菁葮劝说她的时候,她应该也已经猜出自己是朝廷的人了,故此今日疏远,也是正常。

康宁学院乃贫民学府中最好的一家,舒清请了学院的院士吴勇帼来主持带动这场聚会,看人员来的差不多了,吴勇帼轻咳一声,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大声笑道:“今日举国学子齐聚,实在是难能可贵。既然如此高兴,不如,就以夏荷为题,各位赋诗一首,交流交流可好?”

这是文人聚会最常见的交流方式,既可以带动气氛,也能显显本事,何乐不为。再则,这次诗会,谁都知道是朝廷发帖主办,那莲塘后的纱帐里,定有朝廷重臣,说不定,这次科举的力荐者当朝左相就在那里观察她们的表现,若是此时得了好印象,岂不甚好。于是吴勇帼此语一出,立刻带来满堂叫好之声。

吴勇帼抱拳笑道:“那吴某献丑,抛砖引玉。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苹。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好诗!在下李珍,我也来一首:泽陂有微草,能花复能实。碧叶喜翻风,红英宜照日。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如何霜露交,应与飞蓬匹。”

“在下吕欧,献丑了: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都是好诗,在下陆香依,也来凑凑热闹……”

一时之间,荷塘池畔,人声鼎沸,诗词飞扬。舒清微笑着看着这些勇于或者说是急于表现自我的学子们,这些诗,有些生动形象,也有些意境幽远,但是更多的是不想落于人后的急切,反倒与那莲之深意不符了。不过由此可见,大家还是热情高涨的,这也算的一件好事情。舒清转头看向尹宜,只见她嘴角带着淡淡的不屑与讽刺的笑容,并没有要加入的样子。在看邱桑,大家都急着想诗作词,没人再和她聊天,她独自坐在石凳上喝着酒,似乎桌上的小菜比那些诗句来的更加吸引人。

舒清轻笑,真正的人才都不屑于这种形式的自我变现呢。看来她要想想办法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