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第2/2页)

他将自己该做的事情做了,剩下的事情就该秦伯璋衡量利弊。

通过彩霞的态度,秦伯璋知道一味纠结梧城这地界是否女子当家根本没意思,只要是诚心归顺,谁当家不都一样么?

若梧城依旧是女子当家,反而对秦伯璋有利,因为这么一来梧城跟其他城池相比,它依旧相当于一座孤岛,投诚之后,它只能靠近接纳它的朝廷。

而现在只要能维持梧城目前的情况,再派去官员慢慢渗透,采取怀柔政策,梧城这个情况才能被打破,若手段太过激烈,最有可能的只能是逼迫她们鱼死网破。

最后,梧城成功归顺,而梧城的管理,大部分便按照类似当初红凤提出的那般,采用一国两制与民族区域自治的结合体,秦煊觉得按照秦伯璋的老奸巨猾程度,今后梧城肯定会被慢慢过渡成民族区域自治,最终被朝廷接管也只是时间问题。

不过这不是他这会儿该关心的了,他需要关心的是修路的问题,按照约定,彩霞顺势向秦伯璋提出想修一条路直通帝都,以表红佤寨归顺之心。

秦伯璋一听第一个念头自然是乐意的,可秦煊的大舅王清之,当朝‘财政大臣’也就是户部尚书站出来了:“陛下,从岭越之地到帝都路途遥远,更何况梧城是岭越八城之中距离帝都最远的一座城池,修路一事恐劳民伤财,讨伐游牧部族一事恐怕也要耽搁。”

他说了一堆,其实就是在哭穷,说咱没钱了,朝中要做各种事情都要摊手问户部要银子,户部每日哭穷都要变成日常工作之一了。

秦煊悄摸瞥了一眼秦伯璋的脸色,看起来脸色还要,但已经没有之前得到一城归顺的那种意气风发了,说出口的话也有些模凌两可,既不答应说要修,也没说不修,只让朝臣们讨论可否能修。

他也知道,梧城的问题解决了,北方游牧部族的问题还没处理呢,就算解决梧城时用的时间不算长,损失也不算大,但大军开拔之后粮草马匹饷银什么都要银子,算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花销。

最后朝中讨论来讨论去,还是觉得这条路不该修,就算要修也得缓一缓,秦煊一听,简直要喜上眉梢,得,这么个赚钱的机会别人不要,那他可就不客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