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折尽 缘终定(第5/8页)

董氏睁了睁眼睛,里面闪出一道亮光,这生存是每个人的欲望,只是有时候失望透顶了才会放弃,但凡有一丝期盼,也绝不会轻言放弃的。

董氏蠕动了一下嘴唇,楚涟漪喂她喝了一杯水,又道:“这第二个法子有些荒唐,可对你却是最好,你只问你想不想,别管我能不能做到。”

楚涟漪小声道:“便是董姨娘你假死,日后我请王爷收你为义妹,与你重新寻个人家,寻个可靠憨厚的丈夫,有王府为你撑腰,你过门儿就是正经的主母。你还年轻,又不是不能生养,自然还能生下自己的孩子的。”

董氏倒吸一口冷气,这法子果然惊世骇俗。

“说来也不怕你笑话,我是绝不会让王爷再见你的。你可想明白了,即使从弃婴堂抱了孩子,你也是孤老终生,比不得有丈夫、儿女承欢的快乐。”

董氏不语,其实心里已经肯了,她今生最最羡慕的人便是楚涟漪,才貌双全,家世出众,什么衣服穿在她身上都比别人好看几分,什么举止在她身上做来都比别人优雅几分。董氏处处模仿着她,却从没进过唐楼的眼。她私底下看唐楼与楚涟漪,只觉得羡慕万分,也曾幻想过如果自己是王妃,是主母,又会如何如何。只是那都是幻想,可如今她想着一切能成真,一切还可以重来,便又有了活下去的动力。

见董氏首肯,楚涟漪将此计告诉唐楼的时候,他膛目结舌,想不到楚涟漪能想出如此荒唐的法子。可是法子虽然荒唐,却是解决的途径,唐楼内心愧对董氏,也只盼着她好。

这事有唐楼罩着,果然万般无失。王府少了一个侧妃,并非大事,多了一个义妹,也不过添一条新闻而已。董氏从侧妃成了义妹,楚涟漪也就不防备她了,每日里教她梳妆打扮,两个人倒亲近了些。

董氏又向楚涟漪请教了调香弄粉,整个人更重新活过来似的,被楚涟漪打理得亭亭玉立,又不失妇人的韵味,最是美丽的时候。

王府一放出风要给这义妹寻一个人家,便有媒婆上门,后来楚涟漪领着董氏从门后看提亲之人,让董氏亲自选了一门亲事。她夫婿官职不高,不过是国子监监丞,但人品厚重,原配早去,膝下不过一个女儿,董氏嫁过去最是合适。后来董氏又生了一儿一女,日子过得还算美满,此乃后话。

且说楚涟漪自从解除掉董氏这个心腹大患后,日子本该过得滋滋润润,可惜一座无子大山压在她头上,着实让人喘不过气来。

太妃和唐楼都还体谅着,只楚府的太夫人坐不住了,楚涟漪归宁时,她总是要提一提要不要送两个通房给唐楼。这两个都是她精心预备好的,恭顺谦良,卖身契都在太夫人手里,不用怕她们妖精似的翻出如来佛的五指山。就连五姑娘、六姑娘那边也曾暗示过,京城哪位大夫是妇科高手,哪位道士又最能帮人求子等等。

楚涟漪如今每见一回娘家人,就要有好些天吃不下饭。而太妃和唐楼又太过体贴,弄得楚涟漪更是内疚。如若他们嫌弃一点儿,她还能因着叛逆而抗争一下,可如今别人待自己如此良善,楚涟漪心里便难受了,有时候也想过要不要给唐楼另娶一房,待生下孩子再处理掉,可也只是想一想。

如此郁郁,药补食补流水价的银子都进来楚涟漪的肚子,也不见丝毫起色,反而越见缠绵病榻,终日昏昏。不想一现代女子居然被生不出孩子这种事给压倒了。

唐楼每日里好言哄她,她也能勉强应付他一副笑脸,只背后数次被唐楼见到她对那百子戏的桌帷发呆,如此玉熙堂再不准这些东西放在人前,就连桂圆、莲子、花生等物都成了禁忌。唐楼越发这样做派,楚涟漪越发难受。

“你怎么又困了?今日我给皇上告了假,我领你去郊外走走可好?”唐楼捏了捏楚涟漪的鼻子。

“怎么想起带我出去走走了?”从上次楚涟漪出门遇上金阳那件事之后,唐楼就限了她的足,除非是自己亲自带她,别的都不准她擅自出门,两人为此闹了许多别扭,可楚涟漪还是没扭过唐楼。

“你跟我去就是了,自然有高兴的事情。”唐楼颇为神秘,面含微笑,一副做了得意事,等着大人夸奖的模样。楚涟漪只得随了他去。

刚入秋,天高气爽,木未落叶,郊外景致疏阔,非王府的精致小巧可比,楚涟漪也觉得心事好了不少。

唐楼领着她,二人在一处偏僻的庄子下车,早有人迎了出来。

楚涟漪暗自诧异,她管着府里的账,怎么不知道还有这样一处庄子,“这也是王府的庄子?”

唐楼摇摇头,“不是,这庄子是一位宗伯的家。”听都没听过的宗伯,想必是落魄王室了,大夏朝开国已逾百年,并非每个王子皇孙都还在锦衣玉食。

后来楚涟漪才知道,那所谓的宗伯早就去了,留得老妻与三个儿子。老二、老三分了家,各自混饭吃,老妻跟着老大住,也就是今日堂上的老夫人。

丫头捧茶来吃的时候,楚涟漪见那珐琅彩杯子上的彩色剥落,想必也曾是风光的人家,但如今早已没落不堪,也不知道唐楼如何想起到这家来。

那老夫人对唐楼十分奉承,甚至还有些感恩戴德,一见唐楼就两眼含泪,“王爷和王妃少坐,我这就让那大儿媳妇抱了孙子来。”

不一阵儿,一个穿着青布夹衣的女子手里牵了个长得粉嫩可爱的孩子,怀里抱了个襁褓婴儿缓缓走了来。女子的脸色十分苍白,仿佛极不情愿。那抱着婴儿的手用力得青筋都显了。

楚涟漪觉得好生奇怪,只听那老夫人道:“醇娘,还不将孩子抱给王爷王妃看看。”

那唤作酝酿的人仿佛十分不愿,可也不得不听老夫人的话,福泉从她手里接过孩子抱到唐楼的跟前。

那酝酿一见福泉抱过孩子,就紧张得不得了,泫然欲泣,可见唐楼和楚涟漪通身的气派也不敢做声。酝酿心想,那孩子到了王府想必比跟着自家吃苦好,可一想到自己十月怀胎生下的肉从此就要跟了别人,再不能看上一眼,就心如刀割。

楚涟漪这方一看明白了,这孩子想必是唐楼定下来要过继给自己的,今日是带自己来看看,老夫人又在一旁不停说她大孙子的聪明俊秀,意思是这小孙子肯定也不坏。

楚涟漪看那酝酿,知道她万分不舍,其实楚涟漪心里何曾好过,过继了孩子,她名份上倒是好听些了,可这是硬生生将人家的孩子抢了来,楚涟漪心想自己肯定永远忘不了酝酿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