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四、为了告别的相会(第3/3页)

路是提起笔记本包,踏上自动扶梯,随着人流进安检,走向登机口。

一个旅程之后还有另一个旅程,与无数人擦肩而过,也包括他。

最终,他们都有各自归去的方向。

(四)

路是结束出差回家,意外看到苏杰正与宝宝坐在地板上搭着积木。看到她,宝宝欢呼一声,爬起来冲向她,将搭就的积木全都带倒。

宝宝絮絮对她讲着幼儿园与家里发生的事情:

“新来的外教老师叫Jane,有着一双绿眼睛”;“罗罗又把沙子放进我的帽子里,被老师批评了”;“小琪不小心打坏了地球仪,老师说没关系”;“爸爸前天带我去看马戏表演,我喜欢那只白老虎”;“我就要有一个小弟弟了”

…………

路是享受着女儿身上甜而柔软的味道,突然被这句话结结实实吓到,一直默然看着他们的苏杰莞尔:“宝宝,也许是小妹妹也说不定的。”他转向妻子,“伊敏怀孕了,苏哲把这消息告诉宝宝,她兴奋得大概已经告诉幼儿园的每个小朋友了。”

苏哲是苏杰的弟弟、宝宝的叔叔,而伊敏是他太太。路是舒一口气,一抬眼,看到苏杰眼里的戏谑,不禁尴尬。当然,他清楚她刚才瞬间的误会。

路是亲自下厨,做了一顿晚餐,给宝宝讲故事,好不容易哄她睡着,然后再去书房回复邮件,一时却有些失神。

苏哲是苏杰的异母弟弟,头次相见,她便一怔,苏杰已经算是英俊男人,而他则不能只用英俊来形容。他有着异常出众的外表,眉宇之间的那份落寞不羁,让她情不自禁想起某个人。

苏杰说起弟弟,有些与他父亲近似的恨铁不成钢。她却笑,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用一个世俗标准衡量价值。

这份宽容,只可能来自她对她爱过的那个男人的记忆。她暗自承认,有一类男人确实是没法儿约束的,女人会不由自主地纵容他们。

然而苏哲放弃了他的自由,开始了陷于一段漫长而曲折的恋情。

不同于她和苏杰各自有不俗的家世,堪称门当户对,双方父母乐观其成。那个叫邵伊敏的女孩子来自一个离异家庭,苏哲与她交往,父亲表示了明确的不赞成。然而苏哲的态度同样明确,平静地说:“不管你们怎么想,她是我想与之生活一辈子的人。”

那样随心所欲的小叔子,被众多女孩子仰慕,一向对什么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不在乎失去父亲的欢心,不在乎游离于家族庞大的财产之外,突然表现得如此坚持而且认真,令路是震惊。

爱情可以这样改变一个人,而她没能令另一个人为她做出改变。她知道对比毫无意义,却依然惆怅。

她不由自主地关注着他们的婚姻,关注那个安静而不卑不亢的女孩子。

他们竟那么相爱。

一旦得出这个结论,再想到自己的婚姻,她百感交集。

与苏哲长邵伊敏七岁一样,苏杰正好也比她大七岁,她却从来没在他面前撒过娇,流露出小女人情态。当然,第一次见面时,她就是将近二十九岁的成熟女子了,两个理智的人决定婚姻,似乎都没把情趣放在考虑的第一位。

她只从别人的闲聊中知道,苏杰年轻时曾有浪子之名,但他的荒唐时光在某个时段结束,随后收敛身心,投入工作。

她并不去追问他为谁改变,因何改变。她想,既然她决定将一段感情埋进心底,那么也不必去翻腾别人的秘密,每个人大概都得以不同的方式适应生活。

她不是没有恐惧过,甚至在婚礼前夕想偷偷一走了之。当然,只是一个动念,到底被压制下去。

他们顺利结了婚,场面盛大,嘉宾如云,远胜过苏哲与邵伊敏后来小而低调的婚礼。

她却不由得想到,如果可以选择,她要的也许只是像苏哲与邵伊敏这样:被一双眼睛深深凝视,被一双手紧握,被至亲的人见证誓言。

她不得不收束心神,提醒自己,不可以心猿意马。

一转眼,她与苏杰在一起生活了七年,有了可爱的宝宝,无论是事业上还是生活中,都算得上相处和谐的夫妻。

如此而已。

一只手搭到路是肩上,她回头,苏杰看着她。

“很累吗?”

“有一点儿。我觉得我该放慢一些节奏,多花点儿精力在宝宝身上。”

他点头:“宝宝一定会很开心。对了,后天的会议由我去开,你可以腾出时间出席那个艺术展的开幕式。”

她略微惊奇:“你怎么知道我更想出席那个开幕式?”

苏杰笑:“你跟策展方商量开幕式的时候,我在旁边,我知道你投注了多少心思在里面。”

他竟然有这份细心,她心底有一阵暖意:“阿哲一定很开心吧?”

“又开心又紧张,吃饭的时候,伊敏欠身去拿张纸巾,他都要一连声说‘我来我来’。”苏杰笑着摇头。

她想象得出苏哲看伊敏的眼神,不禁微笑着出神。

“也许我们应该再要一个孩子。”

她呆住,隔了一会儿才问:“你想要个儿子吗?”

“男孩女孩都好。”他简洁地回答,“记得当年我继母生下阿哲,我也是开心的,家里多一个孩子,感觉不那么孤单。”

要两个孩子曾经是她梦想的一部分,没想到这个男人也有同样想法。她有些微感喟,微笑道:“我考虑一下。”

就算他们之间没来得及有爱与激情,现在把他们联系在一起的,也是更为牢固的东西,她这样想。

幸好,她经历过,她仍旧保留着所有的美好回忆。

谢谢生命中曾有彼此出现;

有一些相会,只是生命里的片段;

有一些记忆,是另一种相会的方式;

如果相忘,也是一种释然,再无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