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第2/2页)

如果是去广州之前,江瑞福一定说不出这样的话。

这次广州之旅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开始觉得自己就像一只井底之蛙,见到的也就是红砂村巴掌那么大的地方,他所有的见识都来源于田间劳作。

“二哥真聪明。我们盛夏服装厂几乎可以算得上县城屈指可数的私人服装厂。想要在这个领域立足,我们就得成为制定规则的那个人。二道贩子从我们这里采购的衣服价格都是统一的,包括售价。能够赚多少,就看他们的销量。这样,还可以刺激这部分客户想尽办法搞好销售成绩。”

江夏是真心觉得江瑞福学习和接受新鲜事物很快,他虽然只有小学文化,却积极思考,主动尝试解决问题。

兄妹两人坐在办公桌前,就江夏提出的销售方案逐条拿出来分解。

哪怕在建厂初期,江夏也不允许家里人加班。到了饭点,该吃饭就吃饭,该睡觉就睡觉。不能以工作为借口,影响正常的生活作息。

原本谭亚红和江瑞福还没把江夏的话放在心上,他们放下家里的农活,专程到镇上不是为了享福的。他们非常清楚,自己走后大哥和大嫂承担了多大的负担和压力。

没道理大哥大嫂和父母孩子在家里吃苦,他们却吃得好睡得好。

直到江夏对二哥二嫂不听劝的行为做出严肃批评,“你们知道你们透支自己的健康吗?休息是为了更好的工作。我们要达成一个目标,摆在第一位的不是堆时间,而是用脑思考。”

江夏非常清楚,二哥二嫂自从来了镇上之后,每天天不见亮就起床,月过头顶才睡觉。

这样不仅会让身体吃亏,还会给他们的心里造成极大的压力。

陈淑芬最是听儿媳妇的话,在她看来,夏夏说什么都是对的。休息好了,精神更加集中,做衣服的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即便这些天忙,江夏也没有忽略两个孩子。她向黄姐打听到了养奶牛的人家,每天都从他们家预定牛奶给两个正在长身体的孩子,以及陈淑芬和陆友德喝。

江夏自己喝不惯牛奶那个味儿,陆家人也没有勉强她。

“淑芬姐,你别怪我多话,你家江夏好好的罐头厂的工作不干了,还给孩子定什么牛奶。你说,这不是败家是什么?你可得好好教教她,不当家不知油盐贵,以后还得再养自己的孩子,哪能这么花钱?”

陈淑芬买菜回家,遇到一个胡同里住着的邻居。

听了对方的话,陈淑芬好奇地看过去,“王大姐,我是找你借钱,还是舀了你家的米下锅?夏夏败家怎么了?我乐意把家交给她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