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各安其位(第2/3页)

太子妃道:“知道了。”她得等桓嶷回来问问,需不需要她接属官们的家眷。此外还有东宫的人员,这是个水磨功夫,急不得,得先观察。

琢磨到午饭时分,胡乱用了点东西,也没分辨吃的是什么。

下午的时候,桓嶷回来了。两人隔着三步远,桓嶷便说:“九娘辛苦了。”太子妃在堂姐妹里排第九。

太子妃盈盈而立,笑道:“常听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双喜临门,何来辛苦?倒是三郎,探望四郎去才是辛苦。不知道四郎怎么样了?昨天并不曾听说。若是因为我们而耽误了,才是叫我心里过意不去。”

桓嶷道:“他病了有一阵了,前两天越发沉重,幸而今天有所好转。不要多心,人怎么会不生病呢?并不是因为你。”

太子妃低头笑笑:“去看看良娣吧,咱们这里也没个谁是生养过的,都慌得跟什么似的。我才请教了大嫂,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得来。”

桓嶷道:“好。”

两人一同去朱良娣那里,朱良娣心里也是打翻了五味瓶,孩子是她盼着的,顶好是个男孩儿。可事情到了跟前,她心里在又没底了,又觉得来得太不巧。一看太子与太子妃也是一对璧人,并肩往上头一坐,她反而成了多余的了,也不是酸是苦,还得做个懂事的样子,对桓嶷道:“今天生累娘子了。”

太子妃笑道:“都是一家人,应该的。难道我有事,你不会为我操心吗?”

桓嶷也笑道:“是啊,都是一家人,自安其位和睦相处,就是大家的福气了。”

太子妃说两句话,便推说去看晚餐,将桓嶷留给朱良娣。

桓嶷不大会安慰自己的妻妾,没学过,心思也不在这上头。对子女是有期盼的,然而是龙是凤还不知道,朱良娣打头起又不是个妻,他对这一胎重视的程度还没有桓琚高。桓琚还盼孙子,桓嶷年轻,实无如此渴盼。

他关怀朱良娣,思忖再三,也只能想到一件事:“你安心静养,明天让你母亲过来说说话吧。”此外是真想不出来还有什么需要关心朱良娣的。太子妃将一切都安排得很妥当,没有桓嶷插手的余地。桓嶷想了想,实无话可说,撂下一句:“我让他们不要来烦你,你不必操心其他的事情。”

转过头就去跟太子妃用晚饭了。席间,太子妃问了设宴的事情,又问桓嶷还有什么别的事情要她去办。太子妃的本意,乃是询问朱良娣。桓嶷道:“这个月初十是三姨的生日,九娘帮我看看,准备得东西是不是妥当。往年都还小,也都不在意,今年她出嫁了,不能马虎。”

太子妃瞋目结舌——不问朱良娣吗?

桓嶷真就没问,朱良娣的母亲他都给召来看女儿了,还有什么要他准备的?没有!他还得准备着陪太子妃回娘家呢!新娶的媳妇儿,不得领回去跟岳父、岳母面前露一露脸吗?这样的尊敬还是要给的。

太子妃眨眨眼:“啊?哦!是……”她这一天一脑门子的官司,险些忘了自己还能回娘家跟亲娘诉个委屈了。

晚间理所当然的是新婚夫妇同寝,次日同起,桓嶷陪着太子妃去陆府。陆府礼仪周到,太子妃的父亲陆侍郎领着儿孙跪迎太子。桓嶷一把将陆侍郎搀起:“我今当行家礼。”将陆侍郎放到座上,给他揖了一揖,将陆侍郎感动得不行。

桓嶷又向陆侍郎致歉:“昨日我在四郎那里,不得陪九娘,让她辛苦了。”

陆侍郎对这个女婿满意到了极点,后面太子妃跟亲娘却是抱头痛哭:“我心里真是堵得慌。别劝我,我知道‘应该’怎么做,我说的是我心里堵。都说大度,可你们大度的时候,没遇着个这样的啊!哪家婢妾有这么难管来?”

陆夫人抚着女儿的发顶,道:“皇家的。”

是的,不嫁给太子,以后不做皇后,遇不着这么硬气的妾。但凡换个人家,拉出去打死了,婆家都得帮着平事儿。“不做太子妃”,只能是一句气话。她的父亲因此加了散官,正式的任命过两天就下来,她之前没有出仕的哥哥们都授了官爵,她的祖父、祖母虽已故去,也都追赠了。她的弟弟因名额不够没能入得了太学的,也都能入学了。

好了,还嫁太子吗?

太子妃一头扎进陆夫人的怀里“哇”的一声哭了更凶了:“我、我、我回去好好过日子就是了。”

哭完了,母女俩眼泪一擦,太子妃抽抽噎噎地道:“三郎倒也没给我难堪,就是把朱良娣交给我,给我难题了。”陆夫人叹道:“总比不交给你好。”

太子妃抹抹眼睛:“阿娘,还有一件事……”

这边母女俩哭,那头宫里朱良娣也与母亲朱夫人抱头痛哭一回。朱夫人本来是高兴女儿有孕的,结果女儿哭了个稀里哗啦,将她吓了一跳:“你哭什么呢?殿下很关心你啊!就是宫妃有孕,也未必能够让娘家人这么早过来的。”

朱良娣叫一声“苦”:“将我交与太子妃照看了。”

“她还能害你不成?不至于吧?”

“我怎么沦落到被人照看的份儿上了呢?”

朱夫人被戳得心疼,陪着女儿一道哭,且哭且说:“生下个儿子来就好了,纵使是女儿,将来也坏不了。你、你、你好好侍奉太子与太子妃,不要置气。”

“嗯。哇!”

今天是太子与太子妃去陆府,朱夫人度着时辰,多陪了女儿一阵,赶在夫妇二人回来之前即离开了东宫。桓嶷夫妇二人没有见到他,太子妃嗔着朱良娣:“怎么不多留夫人一阵呢?”妻妾二人打了个照面,看到对方眼睛红红的,想到自己,不由交换了一个轻笑。

桓嶷道:“想念母亲是人之常情,想了就见见嘛,你们都是。只要别太频繁招来言官就行。当年阿姨……”他抿了抿唇,心里叫了无数次的“娘”,脱口而出还是“阿姨”,桓嶷难过得不想说话。

太子妃道:“那我们姐妹便谢过三郎体贴啦。”

“一家人,应该的。”桓嶷喃喃地道。

~~~~~~~~~~~~~~~~

桓嶷这个亲娶得,妻妾心里都不大痛快,他最关心的梁玉也为他忧心。然而太子娶妻,士民安心。上至萧司空,下至给梁玉赶车的王福,都觉得心口一块石头落地了。

梁玉原本打算再去东宫看望桓嶷,临了想起来桓嶷还得去陆府,又听说吴王病了,桓嶷去探望。接着太子妃跟着桓嶷去看望吴王,又有祭祀等事。没听到东宫有什么奇怪的消息传出来,只能暂时耐下性子,准备自己的生日。

她的生日很好,休沐日,袁樵、袁先都不用额外请假。她年纪也不大,又是新嫁娘,起先不想将生日过大。她之前做过一回生日,都是当年比较亲近的人,这些人还记得她的生日,提前将礼物送了来,梁玉不得不请示刘夫人,将生日酒多摆几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