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奔波忙碌(第2/3页)

不动声色地送走了管家,一看日头已经很高了,外面隐隐约约传出来一点声音,听不大真切。梁玉跟梁八郎说了一声,就往汤泉宫那里去。拐过一条岔道上了大道,正巧看到了桓嶷车队的尾巴梢儿。

梁玉想了想,对驾车的王福说:“咱们住一住,先把这附近逛一逛,过一阵再过去。”王福真就听话地在汤泉宫外面逛了一回。梁玉乘的车与暴发户的身份不大相称,显得很低调,靠着路边慢慢悠悠地走,也没人认出她来,她也乐得自在。但见路上锦绣相连,把汤泉宫附近流行的服饰款式记了个大概。

估摸着时候差不多了,梁玉才让王福驾车去汤泉宫。

时间刚刚好,桓琚到汤泉宫就是为了休养,所以早朝就不大正经,比在京城的时候要晚一点,处理的事情也没那么多——不大要紧的琐事都扔给桓嶷了。今天事情才处理完,桓嶷就来了,父子俩见上面,桓嶷先关心桓琚的身体再汇报京城的动向。最后很感激桓琚许他旬日过来一次尽孝。

桓琚道:“你还没长大呢?”

桓嶷道:“多少岁也还是儿子。”

梁玉就在这时候到了,桓琚听到她来就先笑了:“我还在想她什么时候会来呢!就知道惦记你。”

桓嶷脸上一红,笑笑低头。

桓琚笑骂:“出息呢?她比你年纪还小一点吧?”

“嗳。”

“瞧瞧来了。”

桓嶷飞快地转过头去看,梁玉比离京的时候更精神了一些。这片江山对她格外厚爱,两千里的流放奔波没有让她变得愁苦激愤,只给她的脸上添了一份自信从容。

梁玉笑着行完了礼,在桓琚手指的席上坐下,将对面的桓嶷细细打量。桓嶷比她离京的时候确显成熟了一些,五官的线条更明显了一些,还是个斯文安静的模样。

姨甥俩对眼看了有一阵儿,桓琚咳嗽了一声,敲敲桌子:“看够了没有?”

桓嶷双眼里照出来的两个影子同时笑了出来:“要是没够,怎么办呢?”

桓琚又敲敲桌子:“那也不许看了。”

梁玉真就收回了目光,认真地地对桓琚道:“您是怎么把他喂胖的?”

桓嶷远称不上“胖”,他的个头还没长完,胜在打小就不大受重视,心态够稳,不容易把自己愁瘦。

桓琚笑道:“一日三餐,吃不完不许睡觉。”

梁玉知道他是在说笑,也装着认真说:“受教了。”

桓琚大笑。

桓嶷无奈地道:“我这也算是彩衣娱亲了吧?”

桓琚笑骂:“哪有娱到我?”

留给说笑的时间并不多,桓琚到汤泉宫有修养的意思,政务却也不曾放下。桓嶷与他十天才能见一面,时间是宝贵的。梁玉看看时候差不多了,她来是为了看一眼桓嶷,看看父子相处如何。见两人也能说些玩笑话,至少面子上是够了,今天的目的是达到了。其他的事以后慢慢讲。

等桓琚笑够了,梁玉就问:“阿鸾来了没有?怪想她的。”

桓琚道:“来啦,她也长大了。怎么?想去看她?”

“是。”

“那去吧。”

“是。”

梁玉顺利对桓嶷曲了曲手指,吐个舌尖儿,在平安的引导下去李淑妃的住处。才走出去,背后就有小宦官急匆匆的脚步往另一个方向赶——皇帝父子还有正事要办,桓琚在桓嶷的催促之下,开始着手亲自考核比较重视的地方官了。

~~~~~~~~~~~~~~~~~~

阿鸾还是跟着李淑妃住。梁玉说要见阿鸾也是真的,最大的目标还是李淑妃。如今的后宫里,最了解桓琚心思的人,非李淑妃莫属,是需要与李淑妃通个气的。

李淑妃住的地方挂着个匾,上面写着“碧波”两个字。地方不像宫里那么庄严肃穆,花木扶疏比宫里更舒服些。

李淑妃与儿媳妇陆氏在打双陆,阿鸾此时正在习书。李淑妃就让孙女儿先停了课,一同见一见梁玉。两下见面,李淑妃与陆氏心里都吃惊:【竟看不出是流放回来的样子。】

梁玉见李淑妃不见老,陆氏反而有点憔悴,阿鸾却长高了不少。笑吟吟地与她们见过礼,坐下便问她们:“日子过得真快,阿鸾长高了好些,近来可还好?”

李淑妃笑道:“挺好,来来来,来一局。”

陆氏给梁玉让了座,微笑着说:“我总输,三姨来试试?”

李淑妃道:“你这是拉帮手。”

陆氏笑道:“是。”

梁玉见她们都笑,问道:“这么高兴?有什么喜事?”

李淑妃走了一步棋,道:“宫里添了人口,不算喜事吗?”杜、凌、梁都死了,后宫以她为尊。她上了年纪,“争宠”的心是没有的了,看着这群新来的闹笑话呗。谁都有年轻的时候,年轻的姑娘都会有种种憧憬,这个李淑妃都经过。不过像王才人、李美人这样连带两个娘家骂街的,还真是少见。

这样挺好的,要都是一肚子心眼儿,那才愁人呢。傻点好,傻人有傻福,大家都省心省事。热闹,喜庆,大家图一乐。

梁玉也想到了这两家,笑道:“那是喜事。”

两人达成了共识,慢腾腾地移着棋子,边移边说。

李淑妃问道:“东宫的新人,三姨见过了吗?”

梁玉道:“还没来得及,不知道她们都喜欢什么?”

“她们得问你喜欢什么才对。”

“嗳,我就想,能跟她们处得好些,她们也好尽心照顾三郎不是?”

“那是太子妃的事情。”

陆氏听到“太子妃”三个字,反射性地一抬头,又低了下去,阿鸾轻轻握住了陆氏的手。陆氏对女儿笑笑,摇摇头。

梁玉已对李淑妃说:“现在不是还没有吗?”

李淑妃想了一下,道:“也……快了吧?圣人还是有些拿不定主意的。圣人呢,处置起事情来果断又英明,但是对自己的家人总是希望事事周全的。”

【对他喜欢的家人。】梁玉心里默默补了一句。

“是想给三郎一个样样都合意的太子妃呀。”

梁玉道:“嗐,我知道圣人关心他就行了。太子妃的事情,也是国家大事,圣人处理国政难道不比咱们强?”

李淑妃笑道:“唔,那是,不用急。”

李家其实也有让她进言的意思,李淑妃一直不动如山。太子妃的位置,哪家不想要呢?说什么外戚没有好下场,全是胡扯!为了争这个,削尖了头的大有人在。不过桓琚一盆冷水泼下来,看到萧氏落到楚王家里,好些人冷静了下来。

梁玉又说:“其实,要是爱热闹,近来喜事真不少,萧司空的长孙这月二十二要与刘家定亲啦。”

李淑妃叹道:“听说啦,萧礼真是个能耐人。”

两人闲聊了些家长里短、娶妻嫁女,梁玉将话题转到了阿鸾身上,说下回过来给阿鸾带羽毛裙来。陆氏终于开口了:“她还小,三姨太破费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