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众生皆苦(第2/3页)

转身拉开了门,君华对外面听到声响打算闯进来的人道:“三姨叫你们进去。”

几人一涌而入,君华趁机而出,在庭院里大声说:“我不能背主,可旧主新主如今都背了。”双手握紧了簪头,挺直双臂,用力回收,插入了喉头。

~~~~~~~~~~~~~~~~~

崔颖与卢会在御前打了一场官司,桓琚更担心自己身边的危险,下令让卢会暂时将凌庆父子交给崔颖审讯。

卢会道:“活人交出去的,中丞须还我活人回来,舌头也要是好的。”

桓琚失笑:“好,都依你。崔颖,用刑要仔细。”

“是。”

卢会这才不情不愿地哼唧道:“请随我提人。”

崔颖依旧端着一张冷脸:“好。”

两人一齐告退去办交接,都是办事雷厉风行的人,崔颖提了人,二话说先往台狱里一关,每人用小荆条抽二十下,叫他们既疼,又不至于被打死。凌庆父子养尊处优十余年,哪里经得住这一顿?被打得鼻涕也流出来了。

崔颖这才审讯。

凌庆父子万没想到自己会受刑,凌庆大声疾呼:“中丞用刑如此,打算如何向娘娘交待?”

崔颖想了想,吩咐道:“再抽他。”

怎么还打?

凌庆父子再次大呼,崔颖数完了十下,问道:“你们家里有毒药吗?”

问得这般简单粗暴,凌庆父子肯承认了才有鬼。崔颖没指望犯人一打就招,打是为了去犯人的傲气,让犯人学会谦虚配合。算了一下数目,应该还能撑得住,崔颖道:“再抽他。”

又数完十下,崔颖道:“行了,再关起来吧。”

【什么?不问你打什么?!】凌光差点脱口而出质问崔颖。

父子俩被打得浑身是汗,也不知道这个酷吏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两人心里难受极了,什么样的猜测都冒了出来。崔颖给了他们优厚的待遇——单人间,父子二人还安排在了隔壁,中间用一道栅栏隔了起来。

崔颖虽则急于破案,也不在乎这点时间,预备每天打人当打卡,磨到他们心理承受不住了再打一打问一问。但是一件突发的事将他又调回了宫里——有人血溅东宫,自杀了。

崔颖赶到两仪殿,桓琚道:“你与程为一同去东宫。”

崔颖与程为一又赶往东宫,此时日已正中,东宫的属官们齐刷刷聚集在前面目送崔颖到了□□。桓嶷已经抢先赶回了东宫,本要放出去的人又被扣押了起来,君华的尸身没有动,用一幅白布盖着,四下布满了看守。

今年的第一场雪不大,细碎的雪粒飘飘洒洒的落下,在白布起起伏伏的一道道凹陷的痕迹里积聚。

桓嶷先一步回来了,他紧张极了,大骂:“没用的东西!让你们侍奉好三姨,须臾不离的呢?此人手持利器,万一暴起行凶呢?”

梁玉冲他摆摆手,拉他到书案前坐下,展开了纸。桓嶷卷起袖子磨墨:“三姨要说什么?”

梁玉先写:不要怪他们。

“哼。”

再写:有收获。

“好吧。以后不许这样了,我给你配个响铃!”桓嶷越想越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有事摇铃就不用喊了。他墨锭在他手里越转越快,将墨汁也溅出数滴来。

梁玉匆匆写道:君华指认昭阳母女。

桓嶷的手停住了,定定地看着梁玉。梁玉奋笔疾书:昭阳早知何宫人为昭庆眼线,昭阳欲使昭庆顶罪。一石二鸟。

【不错,】桓嶷想,【这就说得通了。贤妃要害阿姨做甚?不如毒杀皇后。阿爹未必会追究。纵然追究,也强如现在这番模样。贤妃虽是虚情假意,与我们总比与皇后亲近,她何至于此?唯有昭阳殿,阿姨碍着昭阳殿的眼。】

梁玉放下笔,擦擦指尖染上的一点墨痕,拉过桓嶷的手,一笔一画的写道:我信君华。

桓嶷点头道:“若是做死士,她也未免太刚烈了。怪不得昭阳殿这么痛快交出了何宫人,何宫人这么能熬刑!”没有的事,你让她招什么?说不出来就是熬刑了。

梁玉将他手掌推成拳,将写过的纸张拿来又检查了一遍,都叠在一起。如果所料不差,一会儿一定会有人来问话,省得她再写一遍了。君华在庭中说的话不必再写了,反正有别人听得到。

崔、程二人一到东宫便收到了笔录,程为一关切地问梁玉有没有受到惊吓,崔颖更关心的是:“炼师确信?”

梁玉点点头,写道:徐国说,太子只能有一个母亲。

桓嶷的表情肉眼可见地由木雕变成了冰雕。

崔颖与程为一脸色不变,收走了最后一张纸条,沉默地向桓嶷行礼离开。梁玉与桓嶷维持着原本的姿势一动不动地坐着,四下静悄悄的,只有呼吸声证明殿中还有活人。良久,桓嶷用力将姨母紧紧地扣在怀里,言语中带着浓烈的恨意:“一直都是这样!一直都是这样!宫中只有一个女主人!婢子怎敢背主!”

梁玉抱住外甥,轻抚着他紧绷的后背。【他在宫里长到十几岁,有些事情当然是亲身经历过的。】

桓嶷大口地喘着粗气,低声道:“我当然只有一个母亲。你等着。”

【当然也只有一个外家,】梁玉默默地想,【有种冲我们来,对阿姐算什么?投毒案或许只涉及皇后母女,别的就不一定了。哼!别想献祭一个皇后出来就完事了,杜家、赵家,都得完!等三郎缓过劲儿来,我就得出宫去,一个哑巴在这里能做什么呢?凌贤妃倒可以先放一放了,凌家落到卢会手里,怎么可能会有好结果?】

~~~~~~~~~~~~~~~~~~~

梁玉又一次料对了,还没等投毒案有一个结论,卢会抢先崔颖一步给了凌氏一记重击。

崔颖成功将凌庆父子从卢会手里抠了出来。此举激发了卢会的危机感,他顾不得用刑带来的快感,使出了一个阴招——抓了凌贤妃小嫂子的娘家父亲和兄弟,以“不抓你们入罪”为条件,让他们“劝”女儿指诬夫家。

将女儿嫁到凌家就是为攀附,此时再反水也是丝毫不违反做人原则的。父子俩对女儿、妹妹许诺:“供出他们,顶多是个流放,我们把你弄出来,依旧可以嫁个好人家,强如陪着兔子公公受嘲讽。瞒了咱们这样的事,分明就是骗婚。要是知道他这般不堪,怎会叫你嫁他儿子?”

又劝她:“你还年轻,何必陪着他们一家送死?他凌家送亲生女儿出城避祸的时候,可曾想到你?你是女眷,他家就算谋反你也断不会有性命之忧,再不招供被用了刑如何是好?”

且举出了姚氏的例子:“你不招供,仔细他们将事情推到你的头上!这等人不可信啊!”

父子二人苦口婆心将人劝服。

江水决堤也不过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