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各有筹划(第2/4页)

凌贤妃看着妹妹单纯的脸,心道,你真是命好。

她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唱曲儿的姑娘了,她有儿有女,一旦失势,她情愿死,她的儿女呢?如果仁孝太子一直活着,她也生不出争斗之心来。可惜仁孝太子死了,三郎又受这些人的辖制,他是保不住她们母子的。她只能自救!

真得谢谢徐国夫人的跋扈!整个宫里,没有一个人喜欢她,许多人怕她、许多人厌恶她,还有许多人恨她。如果没有她,杜皇后还能更能人心。凌贤妃瞧不上杜皇后,酸都只能咽肚子里不敢往面上摆,还得关怀后宫,就怕坏了她“贤后”的美名。

梁婕妤是个好人,也是个可怜人。可是人呐,可以好、可以老实,活到窝囊就没办法了。你不能指望别人因为你窝囊就心疼你,不害你。如果可以,凌贤妃也不大想动梁婕妤母子,这母子在宫里真是与世无争。

【若是我得立为皇后,我儿为太子,我保他们富贵终老就是了。我赢了,我能保证老实人活着。若我败了,徐国夫人会作践死我母子的!】

凌贤妃下定了决心,坚定地对妹妹道:“你还小,不懂。”接着便与凌母说,让她去宫外与一个穆侍郎传递消息。

凌珍珍开始觉得姐姐说得有道理,但又觉得萧度说得也很对,你一个妃子,什么都有了,再跳出来不是自己惹事么?本来没人管你,你现在自己找抽?等母亲和姐姐说完了话,凌珍珍又找回了自己的逻辑:“不对!阿姐,你与皇后作对,这个我明白。可是,与太子何干?何必再添一个仇人呢?太子是国本,动摇不得的。你一次挑两个人?能行吗?”

这话说得才像点样子了,凌贤妃没那么生妹妹的气了,摸摸妹妹的脸蛋儿,笑道:“谁说我不能一回对付两个人的呢?再说了,废了皇后,梁家要是名声还好,立了梁家那个宫人怎么办?我帮梁家丫头白忙活的吗?何况,我若做了皇后,难道太子不应该是嫡子吗?”

凌珍珍万没想到姐姐居然有这样的雄心壮志,顿时哑口无言。她也不是全听了萧度的,她有自己的私心,萧度他们明显是想保下杜皇后和太子,但是呢,如果杜皇后废了,凌贤妃做了皇后,皇后的妹妹朽大长公主的儿子,也算能配得上了。所以凌珍珍不介意姐姐争个后位。

可是如果这与太子之位联系在一起,这能行吗?凌贤妃能看出来的问题,大臣们看不出来吗?【怪不得萧郎总是皇后、太子一起说,看来阿姐要谋皇后之位,很难了。】凌珍珍有了自己的判断,顿时急得不行。

原来,还是萧郎说得对啊!姐姐一旦有了这个想法,大家就真的是敌人了。

凌珍珍一时六神无主,呆呆跟着母亲出了宫,坐在车上还没回过神来。心道,还是得问问萧郎,接下来要怎么办。又想,如果是那个“三姨”,她遇到了这样的事情,会怎么做呢?

~~~~~~~~~~~~~~~

三姨啥都没干,就窝在了家里,接着当好学生。

把梁满仓给糊弄了过去之后,梁玉心里又泛起苦涩来了,做儿女的听爹娘的话,这是天经地义的。可是她有自己的想法,她管不住自己,并且她不认为自己的观点是错的,她觉得自己看法比家里人还要强些。有对的,为什么不听呢?

梁满仓认为他在家庭里的权威犹如皇帝对天下的权威,是不容置疑的。哪怕梁玉说的是对的,也得经过他,如果与他的看法不一样了,那还得按着老子的来。

【皇帝还有不能如愿的时候呢!】梁玉不忿地想,【要是由着他,这会儿你也做不了太子外公,凌贤妃早当皇后了!皇帝都这样,你是想比皇帝还牛气啊?!】

这些只能想想,她说不出来。毕竟,爹就是天。

这是无解的,梁玉只能寄希望于读书之后能找到办法。她觉得自己读书之后,眼界是开阔了不少,点子也比以前多了。

吕娘子冷眼旁观,内心摇头。梁玉与梁满仓父女之间的矛盾,她看得非常的清楚。但是梁玉的心里对亲情还是抱着极大的期望的,还是会对梁满仓自愿或者非自愿的让步,还是会为这个家绞尽脑汁,想扶梁家体体面面快些走上正轨。这在吕娘子看来,是极大的缺陷,是需要她帮梁玉下壮士断腕的决心的。

【三娘只要心肠硬起来,就再没有什么干不了的事情了。这一天不会很远了。燕雀和鸿鹄总不能一直捆在一起,得拆开。】吕娘子冷静地想。

合上书,吕娘子道:“今天就算把《论语》顺完了。所谓皓首穷经,单治一本《论语》,治一辈子的也有。三娘不用这样,只要通读,知晓大概的意思,知晓有几家名家注过《论语》,他们大致有什么看法,也就得了。”

梁玉点点头:“明白了,看我要干什么,要用它干什么。最要紧还是我从里面读出了什么。”

吕娘子道:“不错。今天的书就讲到这里吧,明天咱们讲《孟子》。”

梁玉笑笑:“好。”

“婕妤册封之后,萧司空就再也拦不住上门的人了,”吕娘子起了个头,说的是梁玉关心的事,“此事宋郎君先前也提醒过,但是我怕梁翁不知道怎么做。”

“怎么?两个小宋郎君也不知道吗?”梁玉有点担心了。宋奇走了,还有宋义和宋果呢?宋果说话不顺溜,不是还有宋义吗?宋义的课她是听过的,是个明白人。

吕娘子叹气:“他们与宋郎君能一样吗?宋郎君是圣人派来的,他能管得了这府中上下,他们两个哪来这样的权柄呢?”

对哦。

吕娘子道:“三娘,这件事情你是管不了的,得叫他们自己碰几个钉子才能长教训。”

“这……”

吕娘子笑了:“三娘,做人不能太贪心。你这七个哥哥,自己说,老成稳重的有几人?挥洒自如的有几人?心思灵动的有几人?允文允武的又有几人?退一步,就算这些都没有,一点就透的有几个呢?肯听你的话的又有几个呢?”

梁玉叹道:“也就大哥、二哥稳重,四哥能算半个。旁的长处,是真的没有。在乡下,说心眼儿活,能做个木匠、石匠,这心眼儿拿到京城来,就跟没有一样。就看侄儿们打小开始学,能学出个什么样子来吧。”

梁家搁乡下,这一把人才足够用了,过个二、三十年怕不是个小地主。搁京城里来,就是给人送菜的,论人材实在数不上号。

吕娘子道:“你跟他们说,他们是听不懂的。即使听懂了,也未必能管得住自己。只有自己吃了亏,知道了疼,才能记得住。”

“这也太惨了。”

“锦衣玉食,惨不惨?呼奴唤婢,惨不惨?织锦的被子、绣花的帐子,惨不惨?先生陪着、歌舞听着,惨不惨?皇宫进着、金钱拿着,惨不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