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第2/4页)

县丞劝道:“大人,您如今再烦恼也没用,倒不如好生配合上差,再在上差那里疏通活动一下,让他们回去替您说说情,说不定能大事化小呢!”

何县令叹了口气:“事到如今也只能如此了,我这县令可当得真倒霉啊,想我那前任和前前任,留下无数烂摊子,偏偏帝陵一直无事,那些烂摊子还得我去收拾,这功劳也无人知晓,反倒是现在帝陵一出事,责任就落我头上了!”

县丞心想谁家官员任内没摊上一两件烂事,哪里有一辈子的太平官当,偏你自己怕事,就怨天尤人,也不想想怎么巴结好即将到来的钦差,这样还指望什么前程?

不过谁让自己身为属下呢,虽然如此想,他仍然好生安慰了自家县令一番。

就在他们说着话的时候,一队人马由远及近,缓驰而来,烟尘滚滚,后头仿佛还跟着一辆马车。

何县令二人走了出去,便有小吏过来禀报,说前面便是钦差人马。

“快快随我过去迎接!”何县令正了正衣冠,忙道。

车马速度不快,前面的缇骑似乎是有意放慢步伐等着后面的马车,过了一刻钟左右,原本已经出现在视线中的人马这才到了跟前。

被其他锦衣卫簇拥在中间的,是一个身穿五品文官官服的年轻人,和一个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

何县令忙迎了上去,拱手道:“巩县县令何浩思见过上差!”

虽然分不清哪位才是正使,但这么行礼总是没错的。

刑部下发的公文上也写了,来的钦差正使就是刑部河南清吏司的郎中唐泛,副使为锦衣卫北镇抚司代镇抚使隋州,不过既然正副使都在这里,那后头马车上坐的又是谁?

难道是更为重要的人物么?

何县令忍不住眼神瞟向后头。

却见文官旁边的锦衣卫稍稍侧开一些距离,以示自己与文官的身份差距,并开口证实了何县令的猜测:“这位是河南清吏司郎中唐大人,乃此行正使。”

唐泛风尘仆仆地下了马,对何县令还以一礼:“何县令不必多礼,我等连日赶路,还是先找个地方坐下再细说罢?”

“是是是!”何县令回过神,忙道:“下官早已备好官驿,并命人备好饭菜热水,还请诸位上差移步县城,离此不远处就是!”

唐泛点点头:“那就请何县令带路罢!”

一行人到了城中官驿,何县令确实早就让人准备好一切了,连换洗的干净衣物都有,称得上体贴,不过唐泛等人因为还要跟何县令吃饭会谈,所以也只是匆匆洗漱一番,换上另一套备用的官袍。

等到众人大多都进去之后,那辆驶在最后的马车这才缓缓而至,停在官驿门口。

何县令这人好奇心重,偏偏又没有用在正道上,他早已在脑海里脑补了不少版本,包括钦差大人出门查案不忘带着娇美小妾等等,见马车停下来,也忍不住停住脚步回过头,想看看里头出来的究竟是什么人。

车厢里伸出一只手,将车帘子慢慢地掀了起来,何县令心道这手白是够白了,可惜怎么长得跟鸡爪子似的,一点美感都没有。

紧接着,一颗脑袋从车厢内冒了出来,何县令不禁吓了一跳,这才发现是张男人脸,压根就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

那男人面容惨淡,两眼无神,眼睛底下两个黑青黑青的眼袋,看着像是病得很重,不过见他身上还穿着从五品的官袍,何县令忍不住凑上前去问:“敢问这位也是钦差罢?下官巩县县令何浩思……”

还没等他说完,对方上半身从马车里探了出来,像是要下马车,结果面上一阵扭曲,忍不住随手抓住身边的东西稳固身形,低头呕吐起来。

而他抓住的,正是已经木然了的何县令的衣袍。

何县令没事找事,沾了一身秽物,这下子正好,顺道跟着唐泛他们一道更衣沐浴了,因为随身没有带着换洗衣物,还得忍着身上的酸臭味,跑到自己县衙里去换,一路上都没人敢靠近他,甭提多倒霉了,何县令也一肚子火发不出来,谁让他自己好奇心重呢,对方不仅是中央官员,品级也比他高,何县令也只能捏着鼻子自认晦气了。

结果他这头赶回衙门,才刚换好衣服,又听说钦差那边正在找他,只得急匆匆地往官驿跑。

进了官驿,唐泛等人已经梳洗整理一番,不复满面尘土的模样,看上去虽然仍旧一脸疲惫,但总算光鲜多了。

唐泛对何县令道:“我等为何而来,想必何县令也清楚罢。”

何县令忙道:“是,但请上差垂询,下官知无不言,不过诸位大人是否还未用饭,不如用了饭再说?”

唐泛笑道:“何县令若还未用饭,不如坐下来一道吃,边吃边说?”

何县令正好也想借着这个机会给钦差诉诉苦,便恭敬不如从命。

官驿伙食不错,当然,唐泛等人都是京城来的,何县令也不敢怠慢,连厨子都是从县衙临时调过来的,做的都是地道的河南菜。

八宝布袋鸡,红烧羊肉,滑溜鱼片,全都肉香四溢。

隋州等人倒是没有怎样,连唐泛习惯了马上奔波之后也觉得还好,反观尹元化和程文田宣三人,因为马车一路颠簸,吃什么都没胃口,眼下闻到肉味,脸上青青白白,忍不住捂住嘴往外跑,扶着廊下又吐了起来,可惜肚子里已经空空如也,连胆汁都吐不出来。

何县令这才意识到自己的疏忽,这几个人因为晕车,肯定就吃不下大鱼大肉了。

唐泛见何县令有点无措,便跟他说道:“让厨下弄几个清淡的素菜,再上几碗小米粥,给我也来一碗,再给他们三个另开一桌,免得闻到肉味吃不下去。”

“不必另开一桌了……”尹元化走了进来,虚弱道,“下官还是坐在这里就好。”

他之所以主动请缨,千里迢迢跟着唐泛来到这里查案,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抢功劳,二抓小辫子。

而且这都是经过梁侍郎默许的,副手跟着出行查案,更是名正言顺。

唐泛对他的小算盘,自然一清二楚,见他坚持,便笑了笑,也不勉强:“那好。”

偌大饭厅里只有一桌,坐着唐泛,隋州,庞齐,尹元化,何县令,两名清吏司的司员,以及巩县的县丞,主簿等人,其他人员都在隔壁间,打扰不了诸位大人的清静。

大家饥肠辘辘,也顾不上谈公事,见菜肴陆续端上来,互相谦让了一下,便都陆续起筷。

尹元化坐在唐泛旁边,见他吃一道肉就要品评一番,还不乏惋惜地道:“尹兄,可惜你今天吃不了,虽然是同样的食材,但做出来味道就是与京城的不同,莫怪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若是天天能吃到这般鲜美的八宝布袋鸡,我就是在这里长住也愿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