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小黄鹂(第3/3页)

现在上市的是软面精装版本,一套两本,封面也是套色印刷,非常讲究的用了金色颜料,书名和作者名都是金色,封面也不是早几年的纯字排封面,在封面的四边有凸起的花纹,也用金色颜料套色印刷。

这样的封面当然新颖又高端大气上档次,摆放在橱窗里非常醒目,很多人就是为了这个封面,也想进去翻翻这本书。

圣诞节前还推出了硬壳的封套,定价0.99镑,可以单买,也可以连着书一起买。又卖了几百个封套。

还开始做平装口袋版的广告,分成4本,开本小到可以放在外套口袋里,方便携带,在公园长椅上、马车上都可以随时掏出来看,所以叫“口袋本”。

*

《女巫季节》的上册的下半本,开始倒叙和插叙,讲述玛格丽特父母的故事。

玛格丽特的父母想要孩子多年,为此向一个不知名的远古神祇求助,神祇答应了他们的请求,提出了交换要求,他们如果生了男孩,就把这个约定延续到儿子的后代;如果生了女孩,12岁的时候,要把女孩献祭给神祇。玛格丽特的父母太想要孩子,居然答应了条件。毕竟生下女孩的可能性只是百分之五十,他们心存侥幸,想着万一生的是男孩呢?

但事实证明,神祇总是会赢的,他们生了一个女孩。

玛格丽特年满12岁后,她的父母已经忘了这个约定,于是,灾难降临了。

这条倒叙线中间穿插着主线,玛格丽特循着父母生活的足迹,倒推自己12年的居住地,终于找到了他们求助于神祇的那座山峰。

她根据当年的召唤仪式,召唤出了神祇,可神祇却说,他已经得到了献祭,玛格丽特父母的死跟他没有关系,他也不会闲到去杀什么人。

接着,一阵狂风卷过,电闪雷鸣,山崩地裂。

玛格丽特昏了过去。

*

伊沃的专业是古典文学,别的不说,阅读量是很大的,需要大量阅读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诗歌、戏剧等文本,在他看来,爱丽丝的写作技巧无疑是合格的,超出了一个15岁的孩子的平均水平。文笔不算是顶尖的一拨,不算是有灵气,但长处在技巧娴熟,也能很好的融合各种素材,巧妙的建构了一个复杂的现代传说,是成长故事加冒险故事的组合,3条线交织而有条不紊,顺叙插叙倒叙灵活交错,阅读体验很好,能让人一口气不间断的读下去。

他很快写信给爱丽丝,称赞她会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如果这本书是一个20岁的青年写的,那么可以算得上是优秀,但如果是一个15岁的少年写的,那就是惊人了。

*

露辛达10月路过伦敦的时候,《女巫季节》还没有上市,她也不知道作者就是她少女时代的同学。

苏珊·贝克福德是知道的,也是提前预定了2套,发售的第一天就叫女仆去取回了小说,花了好几天才看完。

威廉·贝克福德也在看这本小说。

过了几天,父女俩看完小说后,贝克福德父女去奥斯汀家拜访了爱丽丝。

“恭喜你,我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教你的了。”贝克福德说:“该掌握的你都已经掌握了,甚至比我想象的还要好。”

“谢谢您,贝克福德先生。”爱丽丝真诚的表示感谢。对于一个很有钱极其有钱的人来说,送什么谢师礼之类的没有必要,只要真正心存感激就好了。

“接下来只要继续努力写作,19世纪英国文学史上总会有你的一席之地。”

苏珊惊讶的看着父亲:他似乎也太高看了爱丽丝吧!

贝克福德没有指导爱丽丝应该写什么题材,只是说,首先要自己喜爱,身为创作者自己都不喜爱自己的作品,怎么能期待读者喜爱?

作者有话要说:

*济慈、雪莱、拜伦都是天赋型选手,灵气过人,据称司各特在看了拜伦的诗后,觉得自己再写也不可能超越拜伦,于是转行写历史小说去了。不过天才往往死的早,济慈25岁,雪莱30岁,拜伦活得久一点,36岁就挂了。简奥斯汀41岁病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