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第5/5页)

他抱着那个首饰箱往门外走。全然没有想到,他妻子的心只在刚才赵寄客那几句话上:原来赵寄客也同情她,晓得她的处境。沈绿爱少有地流下了泪水,对走到门口的丈夫说:“过几日看火车去,把她也带上吧。”吃杭天醉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是说,她……”“她也苦啊,嘉和都七岁了,娘还不让她进杭家的门。”“绿爱,绿爱,”杭天醉扑了回去,“绿爱,你真是个好人。”沈绿爱摇摇头:“我不好。说不定哪一天,我也会做出叫你大惊的事情呢。”绿爱说了这句话,自己便先开始大吃一惊了。

1909年8月13日下午,骄阳如火,从清泰门外到良山门车站,附近沿线空地挤满了杭州城里的市民。他们背着条凳,带着干粮和凉茶,头戴草帽,把收割前的络麻地踩得一片狼藉。体弱多病的女人们有的当场中暑,人们把她们抬到树荫底下。她们清醒一些以后,坚决不肯回家,躺着也要见一见火车。

挑着凉茶在人群中来回奔走卖茶的小商贩吴升,今天的生意很好。他被晒得又红又黑,衣衫褴楼,但身体健美,他比从前成熟多了,显得从容不迫,荣辱不惊。他的架子车上放着一个很大的篮子,篮子里盛满了一袋袋的小包装茶。等一会儿,他要从这里挎着篮子上车。

伴随着火车与杭州人的相识,吴升也重逢了久违的小茶。当时,他还舀了一勺水给买家,抬头一看,竟是小茶,她美丽成熟多了,见了他,吃惊地扔下勺子便走——唯有胆子没变。吴升还见到了和他一样拎着大篮子的撮着——他也是来卖茶的。好东西都让杭家占了,吴升顿时气愤填膺。但他立即消了气。他相信,上了火车,撮着不是他的对手。

杭天醉热烈地与他的入盟介绍人赵寄客和沈绿村握手,后两者正陪着总理汤寿潜视察,乘机便把他们的新同志引见给了汤寿潜。杭天醉优雅而又得体地与这位杭州铁路的创始者行礼。当汤寿潜说“后生可畏啊,将来各位都是中国的栋梁”时,他没想到后生真的可畏,两年之后,他们竟裹挟着他一跃而上了中国政治大舞台。

沈绿爱远远地便看见了她的大哥,和大哥身边的赵寄客。大哥手提文明棍,戴金丝眼镜,赵寄客一身白色杭纺衣衫,杭天醉一袭长衫,一把折扇,三人如玉树临风,簇拥着汤寿潜,引得周围人们阵阵议论。

两个孩子,看见赵寄客,大喜过望,喊着叫着扑了过去,一人一只大腿抱住不放。沈绿村便说:“你看,不认大勇,先认赵先生。真正岂有此理!”

杭天醉连忙命嘉和、嘉平叫大舅,嘉平敷衍了句“大舅”,便又一头扎到寄客身上,说:“赵伯伯,你怎么老也不到我家来,我惦记得很呢。”倒是嘉和大一点,恭恭敬敬给大舅鞠一躬,沈绿村见嘉和小小年纪知礼通情,便高兴“读书了吗?”说:“大舅好。”一把抱起,说 “在家里读着呢。”

“读什么?”

“人之初,性本善。”

“就这些?”

“还有呢!大舅。今天下,五大洲,亚细亚,欧罗巴,南北美,与非洲……”

大家一听都乐了,沈绿村给他擦了一脸的汗,说:“我便考一考你,好吗?”

嘉和赶紧爬下,站好,说:“请出题。”

那一旁,汤寿潜见这小公子如此秀丽聪慧,便道:“来个对课,行不行?”

嘉和歪着头想想,说:“试试看。”

汤寿潜顺嘴说:“火车。”

“轮船。”

大家一愣,都笑了,说对得好。

沈绿村说:“忘忧君。”

“不夜侯。”

沈绿村大惊,说:“这茶中的典故,怎么你就知道了?”

“奶奶教的。她说,忘忧君、不夜侯,甘露兄,王孙草,都是茶。”去沈绿村又道:“我考你一个难的,不是对课,看你能说出来吗?”嘉和还是歪着头,想想,说:“试试看。”“九溪林海亭有副对联,上联是——小住为佳,月吃了赵州茶那下联呢?”“曰归可缓,试同歌陌上花来。”“你可知为什么这么写?”杭天醉得意一笑:“你这就难不倒他。”嘉和皱着眉头,费劲地说:“赵州茶不是赵的茶,是个和尚叫赵州和尚。人家问他事情,他只说一句话——吃茶去。”

大家看这样个小东西,一本正经解释仍语,不由得又笑了。

“那下一句呢?”

“那是讲皇帝的。皇后娘娘回乡下探亲,皇帝给她写信,说,野地里花开了,你慢慢看着,别急着回来。”

沈绿村摸着孩子头,说:“天醉,我只可惜一件事……”

杭天醉连忙打发嘉和走了,才说:“你可惜嘉和不是绿爱生的。”客沈绿村叹口气:“我看嘉平日后难以守成,三岁看到老啊。”那边,嘉平已经爬在了赵寄客的背上,骑上了他的肩,赵寄和沈绿爱说着话呢。“弟妹,你给我的东西,我都变卖了。”“卖就卖吧。”“玉镊子没卖,得空还你。”

“这是何必。”沈绿爱的脸上就沁出了汗来,粉脸桃腮,煞是动人。

赵寄客看着看着,别过脸去,突然支起耳朵,说:“火车快来了”

所有的杭州人,这时都一起从铁路两边冒了出来,他们踩平了两边的络麻地,自己却齐刷刷地插得比络麻还密。许多人站在条凳上,远远地看着那黑龙怪物呼啸而来。就在这时,小茶和绿爱,这两个女人,隔着铁轨,目光骤然相碰。凭着各自手里抱着的孩子,她们认出了对方。同时,她们都下意识的,把孩子往怀里一搂。

什么感情都来不及表达-一仇恨、忌妒还是宽容;什么感情都来不及表达,因为火车扑面而来了。这庞然大物,以雷霆万钧、摧枯拉朽的不可一世之气概,排山倒海而来,无人不被它吸引,无人不被它震撼,无人不被它征服。一片人声鼎沸——是欢呼!是惊叫!抑或是呻吟!

车上的人们在向下面招手,他们顺应火车,火车便带他们一日千里,谁若想阻挡它,死路一条。

嘉和与嘉平,被火车的巨大身影吓呆了,他们分头扎进了母亲的怀抱。但好奇心又使他们抬起头来。天上烈日如故,铺天盖地的车轮声和人们的呼喊声融成一片。这两个孩子终于也伸出了双手——他们是将与火车同行的一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