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第2/2页)

对面的酒楼有人终于起了身。

李少卿对女儿的悄声喊叫自然是没听见的,还在细细盘问傅子瑜明年有没有科考的打算,家中父母知不知他来此参加招亲。

两人你来我往了一大阵子,李少卿几乎就要敲定了他来做自家的女婿,正想问问他八字,中途却杀出个程咬金。

似乎是从对面酒楼过来的一位清隽英俊的青年书生,着青衣,口角含笑,书卷气极重的文雅施礼,“小生不才,也想试试。”

李少卿惯例问了姓名,“阁下是?”

他躬身未起,轻轻勾唇,“梵修。”

李秋元怕生出什么变故,忍不住从屏风里伸出半个脑袋一窥对方真容,结果头刚伸出去,视线就和正主碰到一块去了。

冷静又不带感情的眼神,就这么静静看着她。

她一时呆住,这人她没见过,但其清隽雅致,清风霁月,皮相实在是无可挑剔,竟是比罗公远还要令人惊艳不忘的好相貌。

果然无论什么,都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当然,不能把人都与那个黑心肝的比。

若是没有傅子瑜,这人瞧着也很不错,看着端正有礼,一派温润君子之相。

可惜这是给李纪宛找对象,不是她,她还是尊重原主的意见罢。

旁边楼上却有看灯的闺秀拉着自家父亲不放,指着下面的人道:“您瞧瞧那位郎君,简直是神仙一样的相貌,我不管,您回头也要给女儿弄一个比文招亲,若有这样相貌堂堂的好郎君,便是做不出诗来女儿也是想嫁的……”

“胡闹!空有个好皮相能顶什么用?你一个贵门千金,如此肤浅像什么样子!”

被训斥的闺秀又支支吾吾道:“那如果他才华过人,比刚刚那位公子出色的话,父亲能下去帮女儿截了他么……”

“你这是什么话,若比刚刚那男儿出色,李少卿又怎可能让给我?”

“可是你看看他家女儿,之前同情郎私奔,还被土匪污了清白,这样的人怎可能配这么好的郎君。我在长安一直不曾听闻有此一人,想必他是个外地的,若是他本人知道这些传闻,定然选我不选她,您说是不是?”

“你真这么喜欢的话……若他真是个有才的,明年能够榜上有名,我再提携一二,倒也不是不能与你相配……”

“真的?”

“还是先看看再说罢。”

……

楼下李少卿端看了一眼他的气度,甚为满意,亲切的问道:“梵公子,题目和规矩你可知晓?”

一旁的傅子瑜一听这语气,心中瞬时便升起浓烈的不安,感知到一股威胁。

“知晓。”

“好,”李少卿命人点上香,吩咐,“开始罢。”

周围一时静谧,大多数人的目光都盯在这个忽然出现的书生身上。

他沉思了一会儿,时间略长,比刚刚傅子瑜思考的时间要久一些,有人议论,“这个怕是不成了,刚刚那位思考时间比他短些,也才刚刚能写完。”

“是啊,我瞧着也悬……”

然而等他提笔之后,却是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二十四首,中间并无片刻停顿,围观群众的抽气声也没有停歇过,落笔之后还有三分之一的香未燃尽。

傅子瑜在一旁变了脸色,忍不住上去看了看,想知道他写了什么。

周围也有不少人凑过去,才发现这确实是二十四首以二十四节令为主题的诗作,但傅子瑜却看出这二十四首诗作拼在一起才应算得上完整,而且隐晦的叙述了段故事,并在末尾巧妙的求了亲。

末尾那寥寥几句,比起那汉朝司马相如的凤求凰也毫不逊色。

只是在那诗作表达的隐晦故事里,男女主人公在春分相识,却初时便起隔阂,互相猜忌,二十四首诗整体看下来,似乎是一个男人在做尽了伤害一个女人的事后,又对她起了怜爱悲悯之心,只是不知该用何方法弥补,穷途末路。字里行间情真意切,看着倒更像致歉书,总觉得这二十四首诗作有点诡异。

傅子瑜看着他俩陷入了沉思,“……”

他想起了长安中关于李纪宛的传言——她曾和情郎私奔,路上被情人抛下,她遇到了山匪。

那个对不起她的情人,又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