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庆祝(第2/3页)

她这话让迟梅宁鼻子一酸,眼泪就掉了下来。迟老太有多疼她,她就有多不舍,可她如今毕竟嫁人了,抛弃自己夫君和小家留在她娘身边也不现实,可这一走,恐怕好几年都不能回来了。如果可以,她多想将爹娘一起接走,可他们生她的时候年纪就不小了,如今老两口都五十多了,在缺医少药的古代,五十来岁真的是老人了。况且她哥哥嫂嫂们都在这边,这边就是爹娘的根,爹娘是离不开这里的。

想到这里迟梅宁心中越发的不舍,眼泪更是不要钱是的噗噗掉落。

李秀娥看着娘俩心里也叹气却不知如何安慰。早些时候她其实都打算好了就算儿子中了进士她也不会离开这里,可这段日子迟梅宁有意无意的说若她不走,她也不走。李秀娥想了想觉得还是得去,她得看着儿子和媳妇好好过日子呢。就算她害怕碰见不该碰见的人,这种可能性也是非常小的,毕竟京城那么大,她足不出户,想来想碰见也难了。尤其是如今迟梅宁要离开爹娘,本来就难受,若是她再不去,那迟梅宁孤单不说,万一她儿子也想她怎么办。

迟梅宁没料到自己和她娘的一番话倒是让婆婆想通了,眼下却是小棉袄般抱着她娘说着贴心的话。

迟老太回去后迟梅宁彻夜未睡,第二日的时候又强打精神和李秀娥开始张罗流水席的事,里正昨日下午就说了,明日就是好日子自,到时候村里大办流水席。

过了没一会儿迟老太过来了,精神头好了不少,瞧见迟梅宁一脸的没精神还责怪道,“你娘我都想开了,你还这副德行?”

接着老太太就噼里啪啦的说了一通,说闺女出去享福了她该高兴才是,哪能在这时候拖后腿,还说她身子硬朗说不定哪天就让儿子把她送京城去找闺女享福去。

迟梅宁哭笑不得,心里好歹好受了一些,也明白她娘是故意安慰她的。她心里只盼着能有机会多回来瞧瞧她娘,否则她真的过不去这个坎儿。

陆陆续续的,村里的妇人都拿着东西过来帮忙准备了。迟梅宁手里有钱,自然不好意思让她们花费,让三哥带人去镇上县里大肆采买,务必好酒好菜的准备齐全。对于村里人拿来的东西却是不要的,心里就想着将流水宴办好,作为回馈乡里的一顿饭。

了下午,刘掌柜从县里赶了过来,揣着她新话本的稿费。

刘掌柜道,“听闻你们可能要去京城,所以我特意将稿费算了出来,可不能短了你们的稿费。”

迟梅宁笑道,“您不来我也该让大哥去寻你了。”说着进屋将话本末卷取出来递给他道,“这是末卷。”

刘掌柜随意翻了翻发现并没有敷衍的迹象,心里也放了心,便又取出事先准备的三千两道,“这算是末卷的稿费,因为你们离开后再结算不方便,所以一次性多给一些。等日后若是还有其他分红,我再交给你家人,让他们托人捎给你如何?”其实他有些遗憾的,程家举家进京往后迟梅宁写不写话本都不一定了,而且他们书铺并没有发展到京城去,否则他们真想和她继续合作下去。

迟梅宁一想觉得也行,心里却打算后续的分红直接补贴给她娘算了。于是等刘掌柜走了,她偷偷的将这话跟迟老太说了。

迟老太自然知道闺女写的这些东西多赚钱,没想到闺女嫁人了还这么想着

她顿时感动的不行,可随即她又拒绝,“我光儿子就三个,哪用得着你给钱,再说了,你先前陆陆续续给的已经不少了,足够娘养老了。”

迟梅宁也没多说什么,反正这钱她是不打算要了的。

准备两日,流水宴办了起来,十里八乡听闻这事儿的甭管是不是亲戚都跑来沾光吃流水席了,于县令果真如他所说前来贺喜。当然,程家特意在屋里头开了一桌请了迟老头还有方琦作陪吃的酒席。至于外头,菜吃没了赶紧再上,反正来的人哪个都是满嘴流油。

也到了这时候大家伙才明白,迟梅宁到底赚了多少钱,要是没钱哪办的起这流水席啊,光这一碗碗的肉就不老少了。

迟梅宁当然不心疼,毕竟今日是大喜的日子,左右不过这一回,要办就该办的漂漂亮亮的。

对于迟梅宁这个媳妇李秀娥是一百个满意,这两日她几乎没干啥活,迟梅宁就利利索索的该叮嘱叮嘱了,瞧瞧外头热闹的场景李秀娥都觉得跟做梦一样。

清河县这边的乡绅大户也纷纷上门送礼,有了上一次钱家的教训这次也没人敢送人来恶心迟梅宁了,迟梅宁和李秀娥知道这些必不可少,有了上一次的经验挑挑捡捡的收了,令他们惊讶的是钱家这次居然也来了人。

而且这次来的是钱少爷本人,就是那个遣了堂兄来替他相看的那个钱少爷,经常虐待丫头,祸害姑娘的钱少爷。

钱家自知上次送俩姑娘惹恼了迟家和程家早就战战兢兢,如今程子阳中了状元,更害怕程子阳会秋后算账,所以这次派了儿子过来就是为了以示诚意来道歉来的,银票揣了不少,厚礼也带了不少,那一脸的谄媚样让人难以置信就是那个为祸乡里的

可惜这次连门都没进来,光报了名讳便被迟梅宁指挥着哥哥和侄子们将人打了出去。村里人都知道迟家与钱家那些事儿,而且他们如今咋看迟梅宁都觉得好,所以不光不说迟梅宁泼辣还帮着迟家人将钱家打了出去。

迟梅宁瞧着钱少爷道,“留着

自己买棺材吧,我们程家不稀罕。”

钱家惹怒了程状元这事飞快的传了出去,很快也传到于县令耳朵里去了,于县令将迟长山叫到跟前问了这事儿,迟长山自然将两家恩怨还有上次钱家做的缺德事说了,连带他听来的也说了。于县令一听顿时大怒,在他的治下居然还有这种事发生,着手调查钱家,一调查可了不得了,钱家居然草菅人命数十条,其中不光是钱家买来的丫鬟,还有不少是镇上或者村里的姑娘。

只不过这些姑娘的家人因为收了钱家的钱,要么就害怕钱家的势力,竟然没有一个敢去报官的。

于县令动了怒,当即派了衙役将钱家三口收押又将钱家一些主事的下人关了起来同时往上打报告看要如何处理。

本只是得罪了迟家和程家,没想到却成了这副结局,钱家一家被收押的时候镇上的百姓拿了臭鸡蛋还有菜叶子砸他们,纷纷怒骂,还有死了姑娘的人家当街痛苦,道姑娘的仇人终于被抓了。

这些迟梅宁是过了几天才知道的。那时候钱家人已经被抓了起来。她不禁想起程子阳临去京城时说的话,这人没本事的时候谁都看不见你,等你有了依靠了,自然有人给你报仇。以前钱家的事不是没闹过,但被钱家的钱收买了,如今程子阳年纪轻轻中了状元,眼见着前途无量,于是便有人主动调查程子阳这仇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