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嫁给他(第2/3页)

迟梅宁想到此处,心底竟有丝丝的甜意,程子阳之前虽未说过心悦她的话,可行为却处处表现出来。

看着程子阳略带憔悴的脸,迟梅宁很想冲出去告诉他:她,迟梅宁看上他了,她想嫁给他,不管上

一世他属于谁,这一世,他只能属于迟梅宁。

胡思乱想间迟老太出去了,先是将看热闹的人撵走了,又过去与程子阳还有李秀娥说了一番话,具体说了什么迟梅宁没听见,反正说完后程子阳遥遥看了眼迟梅宁这边然后朝迟老太行了一个大礼又说了一番话才和李秀娥离去。

迟梅宁站起来将窗户打开,探出身子远远瞧去,除了程子阳挺直又宽阔的腰背再也看不到其他。

是了,程子阳不仅长的好,闹不好还有八块腹肌呢。

迟梅宁暗搓搓的想到这儿,还没走出视线的程子阳突然回头,迟梅宁心中大惊,啪的一声将窗户关上了。她捂着胸口,这里扑通扑通跳的厉害,脸上也微微发烫。

迟老太转身回屋,脸上的表情说不出轻松还是紧张。几个儿媳妇更是大气不敢出也不敢问,等迟老太进了迟梅宁这屋商量的时候,妯娌三个才默契的靠近房门去听里面的话了。

迟老太道,“娘跟他们说清楚了,一切都等秋闱结束后再说。”

事情既然已经说定,迟梅宁也不再去想,索性离着秋闱还有近一年的时间,谁知道这中间又能出多少事。

从迟家回去的路上不时有村民过来搭话,话里话外是问他和迟梅宁的事,程子阳只瞅了对方一眼并不言语,李秀娥则讪笑着与人客气两句关于两家人的决定却是只字未提的。

到了家李秀娥见儿子神色不好宽慰道,“如今既然已经说好那你就不要多想用心读书。考取举人再娶妻也能不让妻子受委屈,于她于你都好。”

“娘,我知道。”程子阳道,“儿子不会因为任何事耽误读书的。”

李秀娥看着儿子眼底的青黑,叹道,“娘从不指望你能考状元又怎么样,只要你过的好娘就心满意足。这事儿迟家既然已经这么说了,那梅宁定然也心悦你的。”

“当真?”程子阳闻言心里一动,“那她为何不出来见我?”

李秀娥笑了笑,“姑娘家吗,脸皮薄,她若是不松口你以为迟老太能说出这番话来?迟老太别看人品不怎么样,在村里口碑也不好,但对梅宁却是一等一的好。定是询问了梅宁的意见,才出面答复。”

程子阳这会儿仔细一琢磨好像是这么回事,这两日他因为这件

事茶饭不思,尤其昨日那事之后心中多有烦忧,生怕迟梅宁心中对他有误解,这会儿听他娘这么说心中松了口气,脸上也有了笑意,“娘,我知道了。”

当日下午程子阳便回了县城,临走时在迟家门口站了会儿什么都没说便走了。到了县学,不少同窗过来与他道喜,“恭喜程学弟。”

“程学弟文采斐然,果然是金子总会发光。”

也有牙酸的,过来道,“程学弟日后发达可别忘了咱们这些落魄的同窗。”

程子阳微微惊讶,“不知诸位学兄恭喜的是何事?有何喜事要恭喜?”

几人惊讶,“程学弟还不知吗?”这人双手击掌叹道,“是了,你今日一早便告了假,这会儿还不知道呢。程学弟文采斐然、探骊得珠,被王家书院的山长看中,去王家书院的名额有你一个。”

“就是,真是令人钦羡,要知道去王家书院的咱们县学也只得三个,程学弟入学最晚却得此机会,当真是可喜可贺。”

程子阳挑了挑眉,不过是用

心写了一篇文章没想到竟然选上了,他抬头摇了摇头道,“可我未打算去王家书院,诸位学兄可以不用恭喜学弟了。”

此话一出,众同窗顿时惊讶,“机会难得为何不去?”

连开始酸的人也道,“就是,别人想去都去不得,你这有机会的倒是不去了,早知如此你昨日又何必过去。”

程子阳瞥了对方一眼淡淡道,“谁能去谁不能去是王家决定,去还是不去,却是子阳的决定,林学兄若是觉得不妥尽管找王家去,大可说我程子阳不去愿意将这名额让给你。如何?”

“你!”林云志被他一赌顿时有些下不来台,人群中也隐隐有嗤笑声更让他丢尽脸面。王家书院是什么地方,取几个人并非固定,全看文章做的是否漂亮,这名额固然可惜,可他即便去说程子阳将名额让给他,王家恐怕也不会答应。更何况早上王家书院来人通知的时候他还不服气特意去问了,谁知对方提及他的文章全是客气之语分明是看不上他的文章。

其他人知晓林云志的毛病笑过后便不再搭理,见程子阳的确不想去王家书院倒是真心替他可惜,纷纷劝道,“子阳何不在考虑考虑,咱们这些书生大多出身贫寒,就算家境好的也不能与王家相比。

王家朝中有人,他日中举或者更进一步不说在京城好混,就是去地方上也能放心施展拳脚。”

“就是,机会难得,子阳多考虑才是。”

程子阳见他们真心劝说,便拱手道谢,却也不好说担心树大招风他日王家若是出事会连累自己,毕竟他真这么说了估计会有人觉得他言语有诅咒王家之嫌,还会被说忘恩负义,只能道,“这事子阳早就考虑清楚,多谢诸位学兄替学弟考虑,然子阳认为县学和府学夫子都不错,子阳已经决定过了年去府学试试,若是能入学最好,若是不能便回县学读书,离家近些也能帮母亲分担一些活计。”

“可惜可惜啊。”几人惋惜过后也只能尊重程子阳的选择,是以到了第二日王家书院来人通知前去县学的秀才要做哪些准备时,程子阳便将自己的决定告知了来人。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王嫣然的长兄王怀恩,来之前他与二叔还讨论过清河县此次选出的这三位秀才,当时二叔还特意夸赞了程子阳,还道程子阳的文章颇有大家风范,是少有的好文章,假以时日定能有一番作为,哪成想人家直接言明不去王家书院。

王家书院在沂州府与府学也不差,甚至两方每年还会争夺生源,然而王家在朝堂有人,地方上也有人,不少中了秀才甚至中了举人的生员都想进王家书院,以求日后能有个靠山行事好方便。而府学在这方面就差了些,固然夫子不错,可夫子们多是多年未能中进士的举人,而且多是没有门路补缺的举人,去了府学又能有什么依仗。两厢比较乐意选择王家书院的多,选择府学的少些。

据程子阳推测,宁愿选择府学而非王家的原因多半有两个,要么是当初想去没进去,要么和他一样觉得即便是读书期间也不能随便战队,唯恐日后被打上王家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