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第2/3页)

漠北的这场内突如其来,霍山与向来反对霍岩雷的旧部联合,一举架空了霍岩雷,迫得他颁布文书,传位给了庶子霍山。

局势变换如此之快,实在是大大出乎笑娘的意料。这次血洗漠北王庭的惨剧,又跟当年霍岩雷谋杀自己的亲生大哥何其相似?

所以趁着吃饭时,笑娘实在是忍不住问霍随风,这出政变家乱,他之前是否知情。

霍随风正吃着笑娘亲手做的香酥炸鸡,这种模仿现代快餐的鸡块很对小郡王的胃口,搭配上笑娘用橘子熬煮的甜酱,解腻又开胃,不一会的功夫,他就吃完了一盘子。

然后抹了抹嘴道:“杀了霍岩雷,也不足以解我心头之恨,如今倒叫他亲自尝一尝亲儿阋墙互相残杀的滋味,现在他被软禁在了漠北王府里,每日的只能吃馊饭残汤,他那一身的肥腻,也不知能支撑多久?”

笑娘听到这里,终于听出端倪,只小心翼翼问:“是你助了那霍山?”

霍随风倒是没有隐瞒,只点了点头,道:“漠北缺粮,原本是指望着议和,若是议和无望,自然是要另辟蹊径,我得了线报,说是有柔然粮队经过,所以事先跟被他父王发配到沙漠驻防边疆的霍山联系了一番,给了他些兵马,助了他一程……”

听到这,笑娘豁然开朗:“怨不得你先前去炽焰镇时,一路拖拖拉拉,就是要拖黄了议和的事情,等那粮队引得霍岩雷上钩?可是你如何能保证霍岩雷也知这粮队的消息?”

这次霍随风倒是没有回答,只是微微一笑:“快些吃,一会打扮一下,霍山要代表漠北,亲自来我的三郡封地商议议和的事情,你作为此地的女主人,可要盛情款待一下霍山的家眷啊。”

霍山虽然一举兵变成功,可是根基毕竟浅薄,若是无霍随风的暗中相助,根本不能成功。

所以他此番议和,除了向堂兄表示谢意外,也是带了万分的诚意。

而霍随风倒是一扫之前对待霍岩雷的傲慢,很有诚意地接待了这位堂弟。

霍山虽然是王子,可是小时多跟仆役一处,着实过了段苦日子,加之他脸上天生有大半边脸的胎记,自卑惯了,所以有些沉默寡言。

而他的妻子,据说是当地一个小乡的乡绅之女,乃是跟霍山自行认识,私定了终身,才后迎娶的。无论穿衣还是做派,也是带有不甚见过世面的拘谨。

而笑娘先前并不知这对夫妻的情形,穿衣上略显隆重了些,更显得新立的漠北王夫妻有种下里巴人的寒酸气。

那霍山自是跟堂兄霍随风寒暄,商议着漠北三郡的界定去了。

笑娘则款待着新任漠北王的妻子霍氏。

她向来善解人意,等亲眼看了崔氏朴素得甚至有些落伍的衣着后,借着解手方便的功夫,自回去换了一套居家的棉裙,又卸了些首饰,这才出来继续跟霍氏寒暄。

霍氏虽然是小乡里乡绅的女儿,却是个聪明人,怎么能看不出这位县主的体贴,自是感激一笑:“一早便听闻堂兄的未婚妻是个难得的美人,如今见了才知,传闻不虚,竟是比想得还要好看。”

笑娘微微一笑,秉承着后宅女子不问政事的时代美德,只挑拣了不痛不痒的,问询了霍氏生养几个孩子,平日里有什么消遣一类的,只是聊些清闲的罢了。

不过霍氏显然并非单纯的后宅女子,聊了三言两语之后,她便话锋一转道:“我家夫君自小便受过崇正郡王的恩惠,那时别的都看不起他,只有郡王能待他如兄弟。夫君从小便吃苦惯了,谁对他好一分,他都是铭记于心,涌泉相报。这漠北的封地按理应该是郡王的,我夫君原想着物归原主,可是郡王却不肯应,只说一家独大恐怕招惹朝廷的猜忌,我夫君便先替堂兄管着,待得日后方便时,再归还便是了。”

这番话说得卑微里透着真诚,实在是让人挑拣不出什么。笑娘并不了解这对堂兄弟背后做了什么约定,便只含笑听着,也不评议。

而那霍氏似乎是看出笑娘并不爱插言政务,于是便适时改了话头,闲聊起了别的去。

聊着聊着,便说到了那位公孙神女,只是说到这位神女时,霍氏的脸上露出一丝厌弃:“那位公孙小姐,据说也是个好出身,不肯出嫁便也算了,行的是什么鬼祟之道?眼看这我那公公指望不上,便想来倚靠我夫君,偏又带着个面纱撩人,薄薄的一层,半露不露,倒将三分的颜色烘衬成了七分,接下来便是在我夫君的面前显了一番神通,倒是件件神准。”

笑娘心道:重生之人如何不神准?不过她更好奇的是这位新任的漠北王如何安置这位神女。

不过霍氏回答的倒是轻描淡写,只说:“我夫君说了,若真是个神人,为何让我那公公倒行逆施,引得漠北灾祸连连?自然是不会用,可留着这样的神婆,若是落入奸人之手,迟早也是祸害,所以便将她放在苇席上,沉江祭拜河伯,为漠北祈雨去了。”

笑娘小心翼翼地将口中之水饮尽,心道,这对夫妻俩难怪能干出杀光兄弟的狠事儿来,果然都是角色。可是她直觉公孙琴不会这么轻易死去,便又问:“那……葬在何处?”

霍氏也觉得此时困惑:“大约是河伯当真收了她,竟然不见浮尸上来。可是她入江时,脸儿已经被刀画花了……难道还真被河伯看上来?”

她说得有些自言自语,而笑娘则赶紧喝了一大口水来压压惊。

吴笑笑发现,这贫寒出身上来的夫人们,大都有内秀,不受条框礼教的拘束。

划花公孙琴脸的,恐怕并非霍山,倒像是善妒的妇人之举。

再想想刘邦的老婆吕雉,司马懿的原配张春华一类的,跟眼前这位霍氏一样,大都有一股子乡野的狠厉之气,

大约只有娶了这类能干又心狠的婆娘,夫妻店才会越开越大。

笑娘觉得这位堂弟霍山的前途恐怕不可限量,就是不知霍随风这次为了整治叔父,会不会抬举了另一头恶狼上台?

而那边,霍随风也与霍山商议画下了界限。

霍山很有自知之明,他心知以自己的力量也是镇守不住漠北,自然是主动礼让,将大半的地盘划归到堂兄的名下。

如此一来,既然可搪塞朝廷分而治之的无礼要求,霍随风也收归了父王的大片疆土。

至于霍山封地缺粮之事,两个兄弟也是有商有量,妥善的调拨了三郡的粮仓予以解决了。

于是漠北蔓延不断的战火,终于有了歇止的时候。

漠北百姓不通中原教化,虽然霍山犯下了杀戮兄弟的罪行,可是在漠北彪悍的百姓看来,当爹的家产只有那么多,最小的因为长得丑又分不到,自然惹得小儿子起性来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