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三合一剧情大章(第2/5页)

眼看就要到达终点,大黑马长啸一声,卫青以大半个马身的优势,伸手扯得代表着胜利的红绸。使臣於单见自己居然在最擅长的骑马上输给了一个秦人,下马后愣在地上,脸色发白,丝毫不敢再提迎娶公主的婚事了。

此刻,没有人再席地而坐,没有人再举杯换盏。大家都站起来了,把全部心神投入到赛场上,连眼皮都不敢眨动,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皇帝嬴礼直到卫青夺得红绸那一刻,才长吁一口气,擦了擦额头上的虚汗。

卫青赢了匈奴人!乖女保住了!

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响彻云霄,皇帝嬴礼亲自下去,把卫青扶起。这样的人才,一定要重赏!他脸上挂着笑容,开口说:“卫青年少得力,骑术非凡,堪为大秦之光。封郎中,享三百石,赐咸阳别院一所。”

皇帝嬴礼刚刚向随从打听过卫青的身世,得知他出身不好,就赐下这些,让卫青姐弟好在咸阳安居过活。

西域食铺

“那无礼之极的匈奴人,嚣张一笑,狂妄直言:吾欲娶大秦公主,何人敢拦?众人面面相觑,不敢言语。唯有一名年轻小将,挺身而出,大喊一声:吾名卫青,与你死战,愿护公主一世平安……

说时迟,那时快,且看那卫青身骑黑马,飞驰出去。只见那马儿四蹄疾奔如飞,卷起阵阵秋风,转眼便到了终点!匈奴人见此,脸色发白,喷出好大一口血,如丧家之犬般仓皇而逃!”

一名身穿褐衣的年轻说书人,双手比划着骑马的动作,眉飞色舞地描述那一场赛马过程。他表情十分丰富,似乎亲眼所见一般,把观众们的心神都吸引住了。

听得入迷的少年们大声叫好,不仅为这名说书人送上一盏马奶酒润喉,还请他吃西域食铺的招牌烤羊肉串。

说书人深深地鞠了个躬,向少年们表达谢意。他接过羊肉串,喝了口马奶酒,美滋滋地笑了。

最近这几日,这场比赛的过程被变成一个个说书版本,从咸阳的各个食肆茶摊广为流传,传入了万千百姓的耳中。一时间,卫青不但成为了少年偶像,也成为了咸阳九亿少女的梦。

这种激动人心的故事,有家国,有奋斗,有青春,有守护。不但热血好武的男生爱听,连女生也爱听。虽然大秦的女生还不懂“忠犬”这个梗,但不妨碍她们自动代入公主嬴静的身份,公主应该十分感动吧,然后恨不得对卫青以身相许!

在西域食铺附近卖冰淇淋的刘小猪,听到卫青赛马的故事,心中也燃气了熊熊斗志。他想,若是自己身处卫青的位置,肯定也会奋力一搏,击败匈奴人。

保卫国家,保卫公主是每个大秦男儿的责任。他刘小猪愿与匈奴人为敌,为陛下荡平四海!

章节二:从军行

“报!启禀陛下,边关急报!”一位身披铠甲的小兵急匆匆地跑进咸阳宫,他神情十分焦急,把云中尉史写下的竹简双手举高,奉予陛下。

皇帝嬴礼一把接过急报,一目三行迅速扫完,气得他把书案一把推翻。这军臣单于岂敢!岂敢辱他秦人!

在这短短半个月里,北方草原气温骤降,匈奴军臣单于带着十万骑兵,一路攻陷边关的城池。不但抢夺粮食牛马,还掠夺妇女,屠杀男子和幼儿。一时间,秦兵准备不及,边境的云中郡一带哀鸿遍野,民不聊生。

怒火狂烧,嬴礼气得把佩挂的青铜宝剑一把拉开,重重地掷在大殿之上,“来人,召集百官议事,朕要征兵三十万,与匈奴不死不休!”

征兵处

咸阳城中,不少在街上玩耍的孩童摇头晃脑,拍着小手,哼唱起征兵处宣传的一首长短句: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吉光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真不负此生。”

这首长短句,是嬴静根据前世辛弃疾的词改编的。随着边疆战事爆发,父皇下令征兵,为了调动大秦男儿参军的积极性,她建议在大秦各地设立征兵处,大打征兵广告,鼓励男儿离家从戎。

因为句意易懂,传递出建功立业的热血理想,激起众人的爱国热情,所以这首词一出现,就在城中爆红。不仅孩童们爱唱这首词,连街上的大老爷们也能哼上两句。一时,大秦与匈奴的战事饱受关注,很多血性男儿都怀着“参军救国”的梦想,纷纷前往征兵处报名。

“姝姝有心了,父皇一定会保护好大秦,保护姝姝的。”皇帝嬴礼握住女儿的小手,满腔感动,却不知道说些什么好。女儿身居高处却不失赤子之心,他当然要大力支持,说不定有奇效呢。

天气转凉,冰淇淋小哥刘小猪改行送牛奶,他一路推着木车,被征兵处附近的征兵广告吸引住了。这几名青年一脸激动地在一卷竹简中写下什么,然后在征兵处领了一个小木片,意气风发地在路边比划着拳脚。

其中一个身穿白衣的青年一拳挥来,差点打到后面的刘小猪。他顿时又羞又愧,连声道歉:“小哥,对不起,对不起,我不是有意撞到你的。都怪我,刚刚报名成功,我太兴奋了。”

报名当兵吗?像阅兵仪式上那样的秦兵吗?

刘小猪一脸好奇,朝着这位青年走前一步,“这位兄台,最近这几日,到处都是这首歌儿,和征兵有关的吧?你能和我讲讲当兵的事情吗?”

白衣青年正在兴头上,一把拉过刘小猪,把他带进去征兵处。青年眉飞色舞地说:“那首歌描述的意思就是,将士们在军营中吃着烤肉,听到塞外的乐曲。战马跑得飞快,弓箭像雷电一样。男儿们为陛下收复失地,换得军功光宗耀祖,没有虚度年华。

我的理想是像这首歌讲的那样,驱逐匈奴,报效陛下,挣下功名。最近边疆战事紧急,无数百姓亡于匈奴人之手,正需要我们这样的男儿奔赴前线!卫郎中小小年纪都敢与匈奴人一比,我等成人怎能躲于人后!”

卫青赛马的事情,刘小猪还没有忘记。此刻听着青年这样一说,胸中瞬间燃气熊熊战意。是啊,卫青能在匈奴人面前挺身而出,他刘小猪正值舞象之年(指男性15-20岁),应该在战场上建功立业才对。

“我也要报名参军!”

刘小猪昂起了头,盯着征兵处的小吏在竹简上写下自己的名字。然后,小吏发给他一个代表身份的小木片,认真地说:“本月初十辰时,于咸阳北门校场处集合。记住,不得迟到缺席,若是你这小子后悔耍赖,不想去也得去!”

“当然,当然。”

刘小猪连连点头,紧张又期待地接过那枚小木片,牢牢地握在手心。一种叫“野心”的东西,在他的心里蔓延。他想要如歌词那样,赢得身前身后名,让父母兄弟都感到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