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去京城了(第2/3页)

他们两人的理由都很正当,况且贺云旗都跟皇上请好旨了,余舟作为朋友,还能说什么?而且贺云旗跟陶姜留在镇上发展的话,他心底里也是觉得开心的。三两个挚友,离得不远,有事时各自忙碌,闲暇便相聚一堂,这种日子他们曾经一起经历过,并且一直怀念。

所以沉吟了片刻后,他就只问了贺云旗事情的关键,“你跟皇上请旨时,说想做的事,是什么?”能拿到皇上面前去说的,必定是理直气壮的事情,不然直接说身体不适就行。

贺云旗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还记得之前我们去府城的书院读书时,曾经一起讨论过,若是附近有个足够大,并被朝廷认同的书院,就不用背井离乡跑那么远了,甚至本县的很多书生,在闲暇时还能回家做些农活,帮衬家里。”

余舟闻言有些惊讶,其实这个话题当时还是他提的,因为在大炎朝,只有每个省的府城,有朝廷兴办的书院,本省的秀才也只能去那里读书,至于到了书院分到什么样的老师,就要看运气了,很不灵活。甚至很多原本有才气的学生,因为遇不到合适的老师,结果就此耽误了。

于是他免不了想起另一个世界存在过的那些书院,其中几个正是因为官学长期处于低迷不振的状态,才应运而生的,便在跟贺云旗他们聊天时提了几句。

只是没想到贺云旗居然记在了心里,并且在中了探花后,以此为目的请到了皇上的圣旨。

他怔了怔问:“怎么以前没听你们提起过?”

“这不是在会试跟殿试之前,谁也不知道此次去京城会不会考中吗。”贺云旗难得有些不好意思,毕竟这想法是余舟提出来的,他没有征得余舟的意见,就先去请旨了。所以顿了一下,又连忙道,“不过皇上问及的时候,我说了这主意是余兄你提出来的。”

“我不是这个意思,”余舟摇了摇头,“我当时就随口一提,并没有想过要付诸实践,你们能做到,我也很开心。”

余舟说的是心理话,他当时那么说,只是因为自己觉得不便,但并没有想过要去做解决这种不便的那个人,主要是他自身的条件,想要完成这件事,摆在眼前的,就有很多根本无法解决的难处。

譬如他就算跟贺云旗一样,高中后并从皇上那里取得了旨意,但书院的老师,就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而贺云旗则不同,且不说他跟陶姜两人如今的学识跟身份,就足够教会试前所有的书生,贺家跟陶家世代书香,等书院建成之后,他们两人若想请些志同道合的人来做先生,也比许多人要轻松得多。

余舟说的开心,也是实话,一是替好友即将开始的事业觉得喜悦,还有就是,如果是贺云旗跟陶姜办的书院,以后晨晨跟晨晨的弟弟去书院读书,他跟锦川也更放心。

陶姜一直留意着余舟的神情,见状便瞥了贺云旗一眼,道:“我就说余兄肯定不会介意的!”

“是,”贺云旗笑了下,又看着余舟纠正道,“不过书院不是我跟阿姜两人兴办,而是我们三人一起。”

“我也一起?”余舟这回是真的有些诧异,“恐怕不太可以吧?”

“怎么就不可以了,”陶姜道,“你奇思妙想多,兴建书院时,可以想到很多我们没想到的问题。等书院办成之后,以余兄你的才学,来书院做先生也绰绰有余。”

余舟沉默了片刻,没有立即回答。说实在的,陶姜跟贺云旗的提议他确实很心动,去书院做先生倒还没什么,主要是兴建书院时的想法,如果一起参与的话,他可以把在另一个世界学到的许多东西在这里实施。

贺云旗跟陶姜特意留出了一些时间给他思考,过了有那么久,贺云旗才继续道:“我们知道你最近在为茶园的事情忙碌,但我们都知道,等过几年,茶苗全都培育出来了,余兄你顶多就每年清明前后炒茶时没有空闲,其余时候,茶园的事情完全可以交给下面的人去做,自己不放心的话,每隔一段时间去视察一下就可以了。”

余舟微微颔首,“是有这个打算。”他回村是想带着村里人弄茶园,但可没想过所有事都要自己亲力亲为去做,要真还一直需要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干活,那几年辛苦辛苦考中举人,不是白考了吗。

就最近家里事多,锦川的月份又越来越大,晨晨也需要人照顾,他都已经跟镇上的牙子说过,要是有合适的,打算给家里再添几个下人。

贺云旗看他意动,只是还没下定决心,便道:“你多考虑一段时间,晚些告诉我跟阿姜结果也不迟,反正我们才刚回来没多久,连书院要建在哪里都没想好,其他的更不着急。”

“行,再给我一段时间,考虑好了就给你结果。”余舟心里其实已经有了答案,要考虑的也是参与程度,不过这个确实不着急,如今贺云旗的身体尚未恢复,紧接着周宁又即将生产,短时间内,贺云旗肯定没心思来想书院的事。

几人许久没见,本来就有许多话要说,后来又谈及书院的事,不知不觉间便到了傍晚。

贺云旗留大家在这里住一晚,思及上回来看周宁时,贺云旗没在家,他们说了这次再庆祝作为不留宿的理由,所以这回余舟跟锦川就没拒绝。

陶姜是个爱凑热闹的,看余舟跟余温良都在,贺家又有住的地方,他也就不回去了。岐苏又一向由着他,因而这天晚上,大家便一起在贺云旗跟周宁的院子里住下了。

或许是因为贺云旗回来了,这几日在家里又把身体养好了许多,看到好友跟表弟都在,周宁的兴致也颇高。

他早早就让人备了酒水跟吃食,等天色渐暗,就道:“晚饭在后院吃吧,我让人已经备好了烧烤要用的东西,可以边吃边赏月。”

这几天恰逢月中,又是大晴天,前两日余舟就留意到,每天晚上的月亮又大又圆,倾泻而下的月光照得大地一片银白,山峦房屋分毫毕现,确实很适合晚上相聚。

金乌西坠,玉兔东升,刚开始时月光还不够明亮,得靠庭院里密密的灯笼照明才行。

不过一群人想起当初乡试榜单出来,他们也是这么庆祝的,就都兴致很高,就连晨晨也没像平时那样,一到时辰就趴在余舟腿上打瞌睡。

等月上中天,周宁首先撑不住开始犯困,大家盘算着锦川跟晨晨也不能熬夜,贺云旗身体又没完全恢复,便干脆散了场,各自回房休息。

余舟也没让人送,一手抱着晨晨,一手牵着锦川,熟门熟路地往他们经常住的院子走。

跟贺云旗、陶姜他们分开后,余舟一家又穿过一个垂花门,才来到他们住的那个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