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第4/5页)

楚三娘子犹犹豫豫的,突然带着几分迟疑的说了起来:“那、那个闺女啊,要不然,要不然你让女婿也让大夫给瞧瞧。”

“甚么意思。”楚荷没懂。

楚三娘子跺跺脚,咬牙把话给她说清楚了:“你说你也嫁过去这好几年了,身子骨又没问题,怎么就会怀不上呢?”

这还得宜于楚三娘子听到过一嘴的闲话。

这几年因着嫁了闺女到何家,楚三娘子跟前儿难免有些巴结的人,有这巴结的人,自然也有那喜欢说酸话的人。

她那妯娌,楚家二娘子就是一个。

楚二娘子长了一双富贵眼,连带着生得女儿也是如此,当年勾搭上大房堂姐的未婚夫婿,害得人退了亲事,又险些来勾搭三房的女婿何安,最后挑来挑去的还是跟大房那个好上了,嫁了过去。

她这个隔房的侄女本就是个喜富贵的日子,当初使了千般手段,硬是装作不爱俗物的模样把人夺了去。但这日日在一块儿哪有发现不了的,最后还是暴露了,她所幸也不管不顾,整天在夫家闹腾。

楚二娘子不高兴自己闺女嫁得不好,眼看三娘子被人巴结着,就不时说上几句酸话,说她家楚荷嫁得再好有甚么用,那就是个不下蛋的,迟早也是要给别人腾位置的。

说实话,楚三娘子心里确实担忧。她女婿那定然是好的,但架不住膝下没个孩子啊,一年两年,三年四年都好说,但这要是一直没有,换了她是何家的长辈也得有微词了。

她把这事儿给放在了心里见天的想,一日路过街上,听两个婆子吵嘴,嘴里说着甚么蛋不蛋的,楚三娘子脚步一顿,便听了会儿。

一个说那母鸡下蛋都不用公鸡,一个说母鸡下蛋确实不用公鸡,但要没有公鸡,那小鸡咋来的?

楚三娘子当即茅塞大开。

是啊,那母鸡确实能下蛋,但没有公鸡,它也生不出小鸡来啊。照着这个理儿,她闺女身子骨好,本就是能怀的,但要是那公的不行,那怎么怀得上的?

楚三娘子说了半晌,出去端了碗水几口喝了,问她:“你说娘说的是不是这个理儿?”

事实上,她家闺女嫁得好,这四周邻里们羡慕归羡慕,但如楚二娘子一般说楚荷不下蛋的还有不少,只是这些人都在暗地里偷偷说,别以为她不知道的。

“要我说,这事儿指不定那就是女婿的问题,你好好的,那他定是有问题的。”

楚荷只觉得很是荒唐:“夫君他,不会吧?”

她身子好,那何安的身子骨比她还好,从外表上就能看出来,何安是继承了他爹何志忠那般高大的块头的,且,楚荷听刘氏说过,说何安从前跟着二房几位堂弟一块是练过武的,这练过武的人哪有甚么病痛的。

看小堂弟就是如此,文弱的书生进了考场几日,出来时都要倒下了,他只睡上一觉就能活蹦乱跳的了。

“娘,你肯定是搞错了。”楚荷肯定道。

楚三娘子哪管搞错没搞错的,她的目的就是想求个安心。若是大夫都说他们夫妻两个都健康得很,她也就能放下心,只当这缘分还没来。

但真的是呢?

“你这丫头,你以为那练武的人就不生病了不成,咱们人谁不经过那生老病死的,你爹堂堂一个大男人,你忘了去岁还病过一回的?这生病又不分男女,该谁生病谁就得生病的。”

楚荷往娘家给跑了一趟,本就是想找楚三娘子这个当娘的说说心里话,毕竟那话她一个当媳妇的也不好跟祖母说,更别说婆母张氏了,只这一趟,不止说了心里话,还让楚三娘子给半哄半骗的让她答应请个大夫给何安看。

回去的路上,楚荷还满是后悔。你说她怎么就答应了呢,这等事儿谁敢请了大夫来看的,这不是明摆了说她男人有些问题么。

脑子里乱得很,半路,她又转头去了二房。

门房早就认得她的,都不用她开口便开了门儿请她进去。楚荷一路往后边走,没一会儿就见了坐在园子里捧着本书苦读的何敬。

身边还立着两个小厮捧着茶水糕点。

端的是一副富贵公子的做派,楚荷轻笑一声儿,等何敬看过来才同他说:“小堂弟看书呢,你继续看,甭理我。”

她可是听夫君说过,说是这小堂弟因为丢了面子,觉得下不来台,这回肯定是要在房里待上几日的,谁知道一个夜里就好了。

何敬看见楚荷,眼里先是闪过一道心虚。

早前,在楚荷这位堂嫂面前他也是拍着胸脯保证过的,还说让她等着看她考上秀才公的。如今大堂嫂就在眼前,何敬只觉得脸上阵阵发热,又很快被掩下去,仰头挺胸的:“大堂嫂你来了,你随便走走,我还要读书,就不陪你了,你要是想笑,就笑吧。”

他不怕!

何敬在房里那可是深想过的,左右如今是丢脸丢完了,他所幸破罐子破摔了,反、反正他还小,这回没过定是那主考官不识货,遗漏了他这么一篇惊天动地的好文章。

他不怪。

这回主考官那是漏了没看见,等下回他再写一篇好文章来,定让他后悔莫及!说着,他甩了甩头,一个侧身读书去了。

身边两个伺候的小厮憋着笑,低着头,肩膀不住的抖动。

楚荷觉得她一个当堂嫂的也不好当着小堂弟的面儿笑话他,便也不打扰他了,问了府上的下人二公子三公子去了何处,有嬷嬷回了话:“先前大爷来寻了大公子二公子,奴婢瞧着像是有事的模样,没一会儿两位公子就出门了。”

“出门多久了?”楚荷问道。

“约莫有半个时辰了。”

何志忠那般铺子忙抽不开身,便给何楠兄弟两个介绍了一个专门修建房舍的队伍来,为首的大汉姓蔡,一身黑,长得壮实,手下有七八个兄弟,专门在这府城各处帮人搭建房舍,信誉极好,何志忠认得人,便让何安来请了他们兄弟过去见见。

“你们就叫他蔡叔就行,认识也多年了,你们只管把房舍交给他便是。”抽了个空,何志忠给他们双方介绍起来。

大周商道各行各业,像这般专门给人搭建房舍的有不少,但这市场想挑个全然放心的少,这蔡叔一队也是何志忠认识多年的才敢介绍来,二房的房舍要修一下,所幸他们大房那边也一起建一个的。

何志忠把大房这边的事交给了何安。

“家里的房舍要推了重建,地基肯定是不够的,你们回去后带点礼走一趟村长家中,请村长帮着重新给划一块儿来,再去采买砖瓦。”

采买砖瓦当然也是有技巧的,要是不识货的被人给忽悠,能把那下脚料的当成好砖给买了,一般人家也大多是识货的,只是像他们几位这等小少爷,连菜都分不清,哪里会分得清楚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