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第2/2页)

汤明薇脸色更难看了。

“你不要在这儿胡说八道的,甚么拿不拿的,你有这脸,我可没有。”汤明薇冷下了脸,拂了帘子进了里间,连看都没看一下那被掷在地上的玉冠。

汤明晴撇了撇嘴儿,她就知道会是这样。她这个大姐好面,最讨厌别人说她白拿白要的,很是要装作视金银为粪土的模样,每回只要一激就会上当。

汤明晴在知道家里给汤明薇这个大姐挑了何家后就闹将开了,她爹没甚实权,不得上边重用,汤家的闺女要嫁到宗室勋贵是不行的,除非当今开恩,她家的家世也只有在这同样官位或者往底下的去寻摸,何家这般条件的已是不错的了。

汤明薇一个当长姐的能高嫁,但她一个嫡次女是定然越不过长姐去的,这让向来跟汤明薇争夺的汤明晴哪里愿意的。

这一件玉冠那便是她故意掷的。

她才不会就这么容易让汤明薇嫁过去吃香喝辣!出了气儿,汤明晴高高兴兴的走了。徒留几个丫头捧着那玉冠满脸心疼。

就这么贵重的头面儿,就被二小姐给毁了!

临了冬日,不久便是年节。京城的年节热闹得很,各家各户的纷纷出门去采买,何家这边也采买了些,还给汤家送了份礼。

何家老家的年礼米仙仙是让侄儿媳妇楚荷在打理,她便只给在府城的何家老两口和娘家米家置办了礼托人带了回去,过问了下楚荷那边置办年礼的章程后便没插了手,全权让楚荷那边负责了。

汤家的回礼也到了,规规矩矩的布匹衣料点心,挑不出甚错处来,还单独放上了一份汤明薇单独绣的荷包、一条手帕。

汤明薇在京城小有名气,会识字读书,在那荷包上绣的也惯是书生们喜爱的梅兰竹菊等,米仙仙看了眼那针线活,让何越拿了去。

“这你收好,人家姑娘辛辛苦苦给你绣出来的,针线活也是不错的。”

米仙仙针线活计差,她倒是生得一副灵透,但在这绣活上愣是没天分,汤明薇的虽说比不得大家,但针线密实,也是规规矩矩的,在米仙仙看来,反正是比她好的。

“开春儿后出了年节里头,汤夫人会带着两位嫡女来府上看看,到时候也让你跟汤大姑娘看看。”

“但凡姑娘家就没有不喜欢男子殷勤的,这点你可得学学你爹,见了人好生说会话,把人哄一哄的,那礼也隔三差五给送些过去,表示你心里是惦记着人的。”

何越这是头一回定亲,真正定下了亲事的,这会儿听他娘给他转述经验,很是认真的点头听着。

不过这送东西,可把他给为难住了。

何越压根没送过女子东西,让他隔三差五送一回实在是太为难他,不禁问道:“娘,可是我不知道她喜欢甚么,我该送甚么去的?”

“媒人说,这汤家的大姑娘读书识字样样精通,又很有规矩礼仪,就偏爱那甚兰啊竹的,不拘你是挑甚诗集、首饰,只要不是那等大俗之辈,汤家姑娘也会喜欢的。”说着她有些没好气的:“你在家里时莫非没见你爹的手段不成,各家铺子里胭脂水粉、绫罗绸缎,甚至书册诗集、花甚的,你挨着送,我就不信还挑不出一样来了。”

大周有插花、卖花的习惯,连柳平县、平城这些地方都受人喜欢,何况是京城这种地方,每日挑着担子沿街卖花的小贩多的是,如今入了冬,最受欢迎的便是那寒梅枝了,买上三两枝来插在花瓶儿里一摆,屋里也增色不少。

何越把她的话一一记在心里头,回去后,当即便让人买了一束花儿给送去了汤家里头。

本就是小儿女互送东西,何家这边也没大张旗鼓的往汤家大门冲,而是敲开了偏门,把来意一说,等着人把花给捧了进去。

何越一直在等回信儿,见人回来,忙问:“怎么样了,汤大姑娘可喜欢。”

小厮笑眯眯的:“小人没见着汤大姑娘,不过捧花儿的婆子们都说了,这花大姑娘必然是喜欢的,汤大姑娘可是个爱花的人。”

何越点点头:“这就好。”

汤家里边,一婆子小心的捧着花往汤大姑娘院子走去,到时,不止汤明薇在,连汤明晴和汤夫人也在。

婆子仰着笑,知道她抢这差事没错了,把这花往前边送了送,高兴得很:“夫人小姐,这是方才何家大公子身边的小厮亲自捧过来的,说是给大小姐的。”

要她说,何家这门亲汤家确实是占了大便宜的,隔三差五就有礼送了过来,何家那边大方,又是钗冠又是花儿的,可见是把他们大小姐给放在了心里头的。

汤夫人很是高兴:“当真是大公子遣人送来的?”

婆子不住点头:“是是是,那小哥就是这么说的,老婆子听得真真儿的。”

汤夫人哪里不知道她捧花来的意思,叫她把花给捧了进去,叫人去领了份赏银,待婆子抱着花走了,满脸喜色的转头拍着汤明薇的手:“明薇,这可是好事儿啊,大公子对你上了心,往后你嫁过去,两人才能和和美美的。”

汤明晴有些阴阳怪气儿的:“呵,有些人也就是运气好了点儿,嫁进了富贵窝里头,以后靠着夫家也能跟着威风威风的,不比现在,连带两支钗子都带不得的。”

“神气甚么啊,还不都是靠了别人。”

汤明薇脸色骤变,汤夫人也跟着变了脸色:“明晴!”她要教训汤明晴,汤明薇已经冷冷的看了一眼,甩袖走了。

“她脾气还真大。”

“你给我闭嘴!”汤夫人瞪着人:“我叫你来,是让你跟你大姐打好关系,往后对你的婚事也是有益的,你激她做甚么!”

汤明薇好胜,最是容不得别人提她是靠着庇荫。

汤明晴跳着脚:“她嫁得,我就嫁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