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第3/4页)

庞氏:“……”

庞氏说不出话。

张氏说的是实话。

往前张氏在婆家地位不稳,膝下孩子还年幼,他们还能借着这个由头固着人,如今几个孩子大了,嫁得好,何安还跟在府城,在何家最威风的小叔子跟前儿,张氏已经不需要靠着娘家了。

翅膀长硬了。

张婆子这才出马。她先在自己闺女那张大饼脸上看了看,这大饼脸倒还是那张大饼脸,只是也不知是不是张婆子的错觉,她觉得闺女这张脸看着倒是极其顺眼了起来。

白了,细腻了,光滑了。连露出来的手指也是白了不少,手上一点茧都没得,不跟他们一般,这身上全是干活留下的茧子。谁能料到,当年谁都说嫁不出去的张氏如今却是张家过得最好的人呢。

这人啊,还是得拼拼的。

“闺女啊,你也别跟你弟妹计较,她说话便是这般不中听。”

张婆子软着语气:“不过你弟妹有些话却是没说错的,春儿一心觉得会跟你家元子定亲,这如今整日在家里盼着呢,你说我们回去一说,她哪里受得住,你是当姑姑的,不得心疼自己侄女啊?”

张氏点点头。

是以她这才让弟妹庞氏赶紧给春儿定个亲事啊,她一番好心好意的,庞氏还不领情。

张婆子一顿,刚张了嘴,张氏又回过味儿来:“娘,我上回就说了元子的婚事我做不得主的了,你们没跟春儿说的么?”

自然是说了的,只是张春模样一般,除了何安,哪里找得到更好的人家,便是张家也不想放掉何家这块肥肉啊。

眼看着张氏已经使唤不动了,再不送个张春来,这门亲以后怕是彻底没了。张家想要巩固两家的姻亲,这才想着再来个亲上加亲的事儿,张婆子挤出笑来:“说是说了,但春儿认定了,我们也没法子了,你就不能可怜可怜你亲侄女么,这可是亲的。”

庞氏也想通了,要对这个大姑子怀柔,跟着点头:“是呀,你疼你侄女,可得圆了她的心思才是啊。”

“唉。”张氏叹了口气。

便是她有心成全,可她又做不主,婚书都在二弟妹米仙仙手中,她便是答应了那也是白说一场。

“你说说你,好歹也是亲娘,自己儿子的婚事,怎的让二房的人给拿捏了。”张婆子又念叨起来。

张氏打断她:“娘,不然你们跟我婆母说去吧,这婚事我是没辙了,我婆母好歹也是长辈,她的话二弟妹也是要听的。”

她兴致勃勃的。

张婆子脸都僵了。

让她去找刘氏?

她哪里拉得下这个脸的。她瞪了瞪张氏,真是出息了,她一个亲娘当着,还比不过一个婶子,还得让她这个当长辈的出面儿:“不去。”

刘氏甚么反应,张婆子转个念就知道,不然她也不会缠着张氏,早早就找上刘氏去了。

同样是嫁人,她们岁数相当,刘氏已经是老夫人在享福了,她还在到处奔波,没脸得很。

张氏撇了撇嘴儿,不去就不去吧,正好她也累着了,准备家去了。

“等等,你不给个准信不准走的。”庞氏伸手想拉她。

旁边,一架马车停了下来,车帘掀起了一个角,露出一个梳着双鬓头的丫头,和一位端庄的贵夫人。

“秦夫人。”张氏是认得人的。

秦家酒楼的少夫人,与二弟妹米仙仙乃是手帕交,秦少东也被二叔安排在衙门当差,还是司农县丞。

秦夫人性子爽朗,同张氏说道:“大夫人,我正好要去何家拜见老夫人,你可是要一同回去?”

“要!”

张氏向来不喜欢跟这些大家夫人们接触,她接触不来,说不上话,又没得二弟妹米仙仙那种会哄人的手段,平日里最喜的便是同邻里的婆子们说道说道这些家长里短的,见秦夫人这些夫人们,向来是敬而远之,但这会儿她怕她娘两个再跟她纠缠,也顾不得这些,三两步的登上马车。

“对了,听说令公子的婚事已经定下来了,还没来得及恭喜大夫人。”

马车还没走,张婆子婆媳两个也是听到了这话的。

张氏:“我、我儿子?”

令公子这个话她还是听得懂的,说的是她儿子。

不过,她儿子的婚事定下了,她这个当娘的怎的不知晓,偏生秦夫人一个外人却知晓了的?

秦夫人笑笑:“近日正巧收到从府城里寄来的信件,提了一句,想必这会儿老夫人已经知晓了。”解释完,她便让车夫赶车。

张氏半点顾不得她娘两个了,满脑子都想着儿子定了亲事的事儿,想问儿媳妇是哪家的,又赶紧闭了嘴。

儿媳妇是她家的,没得还问一个外人的道理。

张婆子婆媳俩留在原地,面面相觑。

“娘,何安的婚事定了,这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张婆子:“你问我,我问谁去。”

不过张婆子心里门清,这事儿定然是真的了,她惋惜得很,暗恨自家这动作慢了,让别人抢了先,好好的煮熟的鸭子,飞了。

庞氏问:“那咱们现在怎的办?”

张婆子:“还能怎的办,自然是赶紧给春儿重新找一户人家的。”

张氏这个闺女做不得主,何安这个外孙连人都不在,他们哪里耗得起。

“可、可是咱们就这样算了也实在是气不过。”

可不是么,张婆子捂着胸口,气得胸口一阵阵儿发闷。

马车一路到了何家门外,刚停下张氏便要朝里冲,走到台阶上,才想起还有个秦夫人,转头看去,只见秦夫人连马车都没下。张氏还很是迟疑:“秦夫人,你怎的不下来?”

秦夫人笑笑:“大夫人进去吧,我就不进去了。”

甚么见见老夫人,不过是个托词罢了。

张氏点头,心道这些大家夫人实在让人捉摸不透,说要来,到了门口又不来了,奇怪得很。

进了门,张氏还跟婆母刘氏说了。

刘氏很是没好气:“你个傻子,人家这是在帮你呢。”

“帮我?”

得了刘氏的解释,张氏才知道秦夫人的用意。

所以她不爱同这些大家夫人往来便是如此,做了好事都不说的,还得让人费心去猜,也难怪婆母老说她脑子没二弟妹转得快,这一肚子弯弯绕绕的可不得只有二弟妹才能跟她们凑一堆么。

都忘了先前一心惦记着儿子何安亲事的事儿了。

何安的亲事已经定下,周媒人跑了两趟,过了婚书,这事儿便成了,何楚两家这才对外宣称起来。

早前跟何家议过亲的周家女周秀玉被嫁给了人当继室,家里男人大她十几岁,下还有前边原配留下的孩子,年纪已经大了,都要到说亲的年纪了,对周秀玉这个继母并不热络,周秀玉嫁了过去才知晓这继室难做得很,一个做不好,便有人在耳边念叨说甚先夫人在时如何如何,先夫人在时又如何,生生气得周秀玉胸口疼得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