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狼(第3/3页)

  1. 【注释】

  2. 直隶:旧省名。明永乐初,建都北京,称直隶北京的地区为北直隶,称直隶南京的地区为南直隶。清初以北直隶为直隶省。辖有今北京、天津两市、河北省大部及河南、山东小部分地区。
  3. 筮(shì士)仕南服:在南方做官。《左传•闵公元年》:“初,毕万筮仕于晋。”筮,用蓍草占卜。古人出外做官,必先占卜吉凶;后因称入官为“筮仕”。南服,古代王畿外围,每五百里为一区划,按距离远近分为五等地带,称为五服!因称南方为南服。
  4. 瓜葛:喻远戚。
  5. 走无常:旧时迷信所谓当阴差。见《张诚》注。
  6. 蝉冠豸(zhì制)绣:此指穿着官服。蝉冠,以貂尾蝉纹为饰之冠,古代贵官所着。豸绣,绣有獬豸的官服。《晋书•舆服志》:“或说獬豸,神羊,能触邪佞。”官服绣有獬豸图案,象征公正无私,为御史和其他司法官员的服饰。
  7. 戟幢(chuáng床)行(háng杭)列:指成行排列于堂前的仪仗。戟,指“■乾”,套有赤黑缯衣之戟,用作仪仗。幢,古时作为仪仗用的以羽毛为饰的旌旗。
  8. 无人可通:意谓宫仪威严,私谊无人转达。
  9. 墀(chí迟):堂前台阶上面的空地。又指台阶。
  10. 翼:遮蔽、掩护。
  11. 肴蔌(sù速):菜肴。
  12. 战惕:惊惧的样子。
  13. 聊充庖厨:略供厨房使用。庖厨,厨房。
  14. 错愕:仓卒惊愕。
  15. 黑索:即■索,官府捆绑犯人的绳索。
  16. 甲:据山东省博物馆抄本补,原缺。
  17. 巉巉:山岩高峭险峻,借以形容牙齿尖说锋利。
  18. 枭(xiāo销)其首:斩其头。枭首,旧时酷刑,斩头而悬挂木上。
  19. 当路者:即当道者,指掌大极的人物。
  20. 得首荐:取得优先荐举擢升的资格。荐,荐举,指保举调京考选。明清时代每三年考察外宫政绩,叫“大计”。大计优异者,荐举擢升新职。
  21. 蠹役:害民的吏役,对衙门差役的贬称。蠹,蛀虫,喻枉法敛财。
  22. 衡茅:衡门茅舍,平民所居的陋室。衡门,横木为门。
  23. 关窍:犹言“诀窍”。
  24. 黜陟(zhì治):指官吏的罢黜和提升。陟,擢升。
  25. 上台:犹言上官。
  26. 逆子之报:指白甲应该得到的报应。逆子,忤逆之子。报,果报、报应。
  27. 作吏部:此指为吏部属官。明清时州县官内调各部,一般补授主事、员外郎之类的官职。
  28. 营兆:卜寻墓葬之地。兆,墓地。
  29. 解任:卸任;此指解除原官上调。
  30. 助纣为虐:《孟子•腾文公》下:“周公相武王,诛纣伐奄。”朱熹注:“奄,东方之国,助纣为虐也。”纣,商末暴君,后以喻坏人。
  31. 聚敛臣:代长官搜刮钱财的帮凶。臣,奴仆。
  32. 以肩承颔(hàn汗):用肩部承接下巴,使其头脸侧向。颔,据山东省博物馆本,原作“领”。
  33. 以受饮:据山东省博物馆抄本,原作“但受饮”。
  34. 行取:明代制度,按照规定年限,州县官经地方高级官员的保举,可以调京,通过考选,补授科道或部属官职,称为“行取”。
  35. 悉符所梦:前谓梦其甥“蝉冠豸绣”,今果然补投御史,故谓“悉符所梦”。
  36. 比比:到处皆是。
  37. 猛于虎:比虎还凶猛。语见《礼记•檀弓》。此谓贪吏甚至比贪官凶狠。
  38. 微矣哉:多么奥妙啊!微,幽深、精妙。
  39. 邹平:县名,在今山东省。
  40. 为人罗织:被人诬陷。罗织,虚构罪名,进行陷害。
  41. 按:审讯。
  42. 苞苴:行贿的财物。《荀子•大略》:“苞苴行与?谗夫兴与!”

    《注》:“货贿必以物包裹,故总谓之苞苴。”

  43. 谢金:酬谢的小费。
  44. 纵狼:喻放纵吏役作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