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 上(第2/7页)

(2)韦庄《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据观堂自辑本《浣花词》)

(3)冯延巳《菩萨蛮》:“娇鬟堆枕钗横凤,溶溶春水杨花梦。红烛泪阑干,翠屏烟浪寒。锦壶催画箭,玉佩天涯远。和泪试严妆,落梅飞晓霜。”(据《阳春集》)

十三

南唐中主词“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1),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乃古今独赏其“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2),故知解人正不易得。

[注释]

(1)中主《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据戴景素校注本《李后主词》附录《中主词》)

(2)马令《南唐书》卷二十一《冯延巳传》:“元宗乐府词云:‘小楼吹彻玉笙寒。’延巳有‘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之句,皆为警策。元宗尝戏延巳曰:‘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延巳曰:‘未如陛下小楼吹彻玉笙寒。’元宗悦。”

又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九引《雪浪斋日记》:“荆公问山谷云:‘作小词曾看李后主词否?’云:‘曾看。’荆公云:‘何处最好?’山谷以‘一江春水向东流’为对。荆公云:未若‘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案:荆公误元宗为后主。)

十四

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

十五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周介存置诸温韦之下(1),可谓颠倒黑白矣。“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2),“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3)。《金荃》、《浣花》,能有此气象耶?

[注释]

(1)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毛嫱、西施,天下美妇人也。严妆佳,淡妆亦佳,粗服乱头,不掩国色。飞卿,严妆也;端己,淡妆也;后主则粗服乱头矣。”

(2)后主《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重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据《李后主词》)

(3)后主《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饷贪欢。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据《李后主词》)

十六

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

十七

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水浒传》、《红楼梦》之作者是也。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

十八

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宋道君皇帝《燕山亭》词(1)亦略似之。然道君不过自道身世之戚,后主则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

[注释]

(1)宋徽宗《燕山亭》(北行见杏花):“裁翦冰绡,轻叠数重,淡著燕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据《彊村丛书》本《宋徽宗词》)

十九

冯正中词虽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庑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与中后二主词皆在《花间》范围之外,宜《花间集》中不登其只字也(1)。

[注释]

(1)龙沐勋《唐宋名家词选》案:《花间集》多西蜀词人,不采二主及正中词,当由道里隔绝,又年岁不相及有以致然。非因流派不同,遂尔遗置也。王说非是。

二十

正中词除《鹊踏枝》、《菩萨蛮》十数阕(1)最煊赫外,如《醉花间》之“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2),余谓韦苏州之“流萤渡高阁”(3),孟襄阳之“疏雨滴梧桐”(4)不能过也。

[注释]

(1)《阳春集》载《鹊踏枝》十四阕,《菩萨蛮》九阕,辞繁不具录。

(2)冯延巳《醉花间》:“晴雪小园春未到,池边梅自早。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山川风景好,自古金陵道。少年看却老。相逢莫厌醉金杯,别离多,欢会少。”(据《阳春集》)

(3)韦应物《寺居独夜寄崔主簿》:“幽人寂无寐,木叶纷纷落。寒雨暗深更,流萤渡高阁。坐使青灯晓,还伤夏衣薄。宁知岁方晏,离居更萧索。”(据《四部备要》本《韦苏州集》卷二)

(4)《全唐诗》卷六孟浩然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注:王士源云:“浩然常闲游秘省,秋月新霁,诸英联诗。次当浩然云云。举座嗟其清绝,不复为缀。”

二十一

欧九《浣溪沙》词:“绿杨楼外出秋千”,晁补之谓:只一“出”字,便后人所不能道(1)。余谓此本于正中《上行杯》词:“柳外秋千出画墙”(2),但欧语尤工耳。

[注释]

(1)欧阳修《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据林大椿校本《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卷三)

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六:晁无咎评本朝乐章云:“欧阳永叔《浣溪沙》云:‘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要皆绝妙。然只一‘出’字,自是后人道不到处。”

(2)冯延巳《上行杯》:“落梅着雨消残粉,云重烟轻寒食近。罗幕遮香,柳外秋千出画墙。春山颠倒钗横凤,飞絮入帘春睡重。梦里佳期,只许庭花与月知。”(据《阳春集》)

二十二

梅圣(原误作“舜”)俞《苏幕遮》词:“落尽梨花春事(当作‘又’)了。满地斜(当作‘残’)阳,翠色和烟老。”(1)刘融斋谓少游一生似专学此种(2)。余谓冯正中《玉楼春》词:“芳菲次第长相续,自是情多无处足。尊前百计得春归,莫为伤春眉黛蹙。”(3)永叔一生似专学此种。

[注释]

(1)梅尧臣《苏幕遮》(草):“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庾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据《四部备要》本《词综》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