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挖人反弹!(第4/5页)

国防科大数学系的学生在入学后,都将高中知识重点温习过一遍,该进行拔高的地方一点都没少讲,故而宋瑮讲起来很轻松,他为了赶课程进度,一堂课下来,只是偶尔同学生们进行一下互动,主要部分还是自己讲。

到了临近课堂结束的时候,宋瑮将课堂作业布置了下去,让学生们尽快做,他从讲台上溜溜达达地走到顾书遇和杨翠梅的座位前,虚心问,“书遇师兄,我记得当初你在清大留校的时候,给学生们讲的就是概率论统计,我算是班门弄斧了,你替我评评课,觉得我讲的怎么样?”

顾书遇拿出了自己的架子来,他翻着课本道:“小宋啊,你讲的挺好的,但我觉得,这些学生才刚刚入学,水平还没有提上来,尤其是代数的计算这一部分,各种公式就够他们头晕脑胀了,你讲的东西是不是太快太深了点?”

“而且你们这教材,我看着和教育部定下来的那些教材不大一样啊,厚度倒是没多大变化,但你们分了个上下,你拿的这本书是上,我看我们清大那边所有概率论统计的知识点,你们这本书里都有,还添加了一些本科生们无须掌握的东西,你能同我说说,你们概率论统计的下都是讲的些什么吗?”

“况且,就算你们教材变了,讲的东西多了,那也不能用这么快的速度讲课,学生能跟得上吗?咱做老师的,讲课的目的不是把自己给讲爽了,而是让学生们听懂听爽了。你得调整一下自己的讲课方法,切忌本末倒置。”

宋瑮就算神经再粗,一听顾书遇这话,脸色也不大好了,“这讲课速度是系里拍板决定下来的,我哪能左右?之所以不用教育部拍板决定下来的教材,那是因为教育部一直没有拍板确定新教材,这十年里,国外关于概率论的东西涌现了多少?国际上的研究已经日上三竿了,我们总不能还在黑夜里夜行吧!教育部上一次拍板确定的新教材还是十几年前呢,能适应新时代人才的培养方案吗?这教材是我们系的老师新编的,目前只是以讲义的形式在自己系里试行,看效果不错的话,会交付给我们学校附属出版社那边去印刷。”

“师兄,你刚刚说我们讲的东西多,其实不碍事,国防科大的学风很好,起码我们数学系的学风很好,学生们都愿意钻研数学,不信的话你待会儿看看,我把学生们的随堂作业收上来,你从学生们的反馈中看看,我那一节课讲的东西,他们到底掌握了多少。”

“至于你问的那个问题,我们这本上册书就把概率论统计中该讲的东西都给讲完了,下册该讲啥……这问题还用问吗?上册的重点是在概率论上,下册就是讲数理统计了啊,这两册的内容紧挨着讲,学生们能连贯起来学,效果肯定不错,学下册的时候,顺带着就把上册的知识给复习了,学生们肯定记得牢。”

顾书遇:“……”

在他看来,国防科大一定疯了!

清大数学系做决定都只敢踏着小碎步一点一点地前进,国防科大怎么这么大胆?

难道国防科大数学系就不怕做出的改动太大,老师们竭尽全力地讲,学生们根本听不明白学不明白,最后变成对牛弹琴,鸡同鸭讲?

国防科大数学系领导做决定的时候,都不考虑实际情况的吗?

莫非这决定是国防科大数学系领导一拍脑门决定下来的,根本没过脑子?

宋瑮知道有些成见很难被改变,因此也就没有再多说,等学生的课堂作业反馈上来之后,是非自然见分晓。

课堂作业布置得不是很多,临近下课的时候,做题速度快的学生用五六分钟时间就把题目都做完了,做题速度慢的学生也就仅仅需要十来分钟。

学生们交上作业来的时候,宋瑮就坐在顾书遇和杨翠梅的身边,他每批改一份作业,就会把作业递给顾书遇和杨翠梅看。

真相是最痛的打脸。

顾书遇和杨翠梅越看越沉默,最终实在没忍住,问宋瑮,“你们的学生到底是怎么教的?刚刚你课上讲的那么快,他们能消化吸收得了?”

“不一定是课上消化吸收的,国防科大所有院系在新生入学的时候,都提前同学生们讲过,国防科大给学生们安排的课程任务很紧,如果课前不预习的话,根本不可能跟得上课程进度,所以学生们早就养成了课前自学的习惯,有什么不会的地方,课前都会互相交流讨论解决,若是互相交流讨论都解决不了的问题,那便会拿到课堂上来仔细听。”

“我们数学系讲课虽然快,但对于那些已经掌握了百分之八十九十的学生来说,这速度刚刚好,我们讲课的目的只是帮他们纠正一些之前想岔了想歪了或者是压根就没有想明白的地方,要是按照常规速度来讲,怕是课堂上至少会有一半的学生开小差。”

杨翠梅咋舌,“那要是有学生不提前预习呢,你们就真的不管了?”

宋瑮哈哈大笑,“国防科大毕竟和国防沾着边,不要求他们每天从事军事训练已经很宽容了,难道还放纵他们浪费大好的韶华时光?国防科大有两条校训,一条校训是你们进校门时看到的那个,那是我们明面上的校训,也就开学、毕业的时候会念念,平时我们都用另外一条校训——‘爱学学,不学滚’,课前不预习,上课跟不上,成绩自然上不来。考的成绩太差,我们会给予一定的补考与重修机会,可要是连续几次都过不了,那只能说他不适合我们学校,我们会对这样的学生展开劝退工作。”

顾书遇与杨翠梅瞠目结舌,“这是不是太狠了些?学生们考上大学不容易,你们给来个劝退,那实在是太残忍了吧。”

宋瑮对这种心软的说法嗤之以鼻,“他们能考得上国防科大,那就证明智商没有问题,而且我们的课程设计是适用于大多数人的,要是他们考上两三次都无法通过,那只能说明他们的学习态度有问题。学习态度有问题的学生,留着干什么?”

顾书遇:“……”

杨翠梅:“……”

一直都在默默听宋瑮与顾书遇、杨翠梅聊天的学生:“……”

‘爱学学、不学滚’,这个‘民间校训’在国防科大校园内广为流传,许多人都只以为是笑谈,没想到居然是真的!

爱学就学,不学就滚!

这是给学生们都当成车轱辘了吗?

一点点都不尊重学生!

————————————————

宋瑮批改完课堂作业,便带着顾书遇和杨翠梅去数学系见了宋忠堂教授。

对于自个儿带出来的这俩学生,宋忠堂教授是有感情的,遗憾居多,但没有怨恨,毕竟人各有志,他不能以自己的想法去左右别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