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小目标(第3/5页)

扶苏觉得翠儿很通透,暖的像灯一样,笑道:“等你去了秦,我介绍她与你认识,她一定喜欢你。”

三小只在一个帐里叽叽喳喳,不知疲倦的说了半晌午的话都不厌倦。

雍正却是看了看,笑着道:“一见面就乐疯了。”

“知心难求,三个难得聚一道呢,”苏培盛看着他的脸色,笑嘻嘻的道:“这个时候,要是老人家和始皇也来就更好了。”

雍正瞅他一眼,道:“他肯来?真来了,又说朕臭显摆大清呢。”

“这里都是荒渡,野外的,都是大海啊,哪里显摆了?”苏培盛笑道:“人多热闹。”

雍正道:“行,我请请他,看他来不来吧。来了,也不会呆久。”

“主要是扶苏想他,”苏培盛给他捏肩倒茶的,笑道:“咱万岁爷最是疼扶苏了。是不是?!”

雍正呵呵笑,道:“又是一个成精的。”

侍卫们买了几篓子海鱼来,在海边,渔船不出深海,但也会出海捕捞点的,因此渔民们吃鱼是常见的,因为海水晒盐也有,所以这边盐也不缺。

他们真正缺的其实是其它的富足的东西,比如惧怕海浪催毁家园,比如惧怕海上的贼人上岸抢掠。

靠海吃海,其实,只要没有贼人,他们的日子是不算难过的,与内地耕地的百姓虽生活方式不同,然而,也是富足有余。

可惜就因为这两样,渔村始终都是小渔村,永远也发展不了大集市或城镇。

没有多少人愿意在此长久,便是想让孩子们上个私塾,也没有什么先生愿意在此落脚一生。

与其说缺钱,不如说,缺精神的安全感和寄托和希望。

贼人得解决啊,弘昼一直在准备,是真的要出海征了。

雍正将李斯请来了,李斯道:“船已造了两艘,只是炮火的射程还未装满进步,还有些延期,因此剿贼一项,还需十日左右。其它的并没有延误了。”

“大舰两艘,这个进度,可以了。”雍正与他道辛苦,又道:“小船呢,护卫大舰的小船有多少艘。”

“这个多的是,便是皇上要发千艘,也是容易的。”李斯道:“以大清的国力,小船易得,大舰才真的难得。造一艘大舰的钱财,都能造上数千小船了。小船战斗力更自由,更快。”

海上作战,大舰是必须要有的,能够补给小船,小船同样的也得护着它。大舰远程有炮火助攻,它是不能被靠近的,一旦靠近,舰队也就真的废了。

它是核心的存在,有两艘,就已经是极致了。

“海上的贼人的船比朝廷船略大一些,也是配备了很多的东西,一般几艘一道出现,但咱们的小船更快,”李斯道:“海兵训练有素,而海上的贼人凶悍残忍。”

几言间已将己方优劣,全说清了。

雍正点了点头,道:“要往外发展,这贼人不得不剿。不然这里发展起来了,也是养饱了他们。”

李斯道:“贼人如癣,可治愈,却会复杂,以后海兵是标配,复杂就得再出,再治。”

“我知,海上的事,就如顽疾,但不得不征服。”雍正笑道。

二人算是有共识了。

“晚上,一道来用饭,带你见见始皇。”雍正呵呵笑,他看李斯有点激动,便笑道:“真不叫你与他诉诉衷肠,只恐你这相爷的位置,要被人夺了!”

李斯脸色一僵,他最担心的当然也是这个。

“可惜,目前还没有人有李相这样的能耐,”雍正暗骂刘邦不中用,明明是可以抢了李斯的相位的,可他就是太放飞自我,以至于被朝臣攻讦,弄的咸阳宣宣扬扬的,始皇便是要用这个人,只恐也得被秦臣们给吵死。

所以说,刘邦虽有用,始皇也有心要用,但是不给力啊,没李斯用着省心啊,真是不中用。唉。

看李斯的脸色又放松下来,雍正倒是心中偷偷的笑了,果然李斯是极在意恩宠之人。

这些日子这么兢业,也是为了能早些回去,就怕在秦的地位不保呢。

向来天下之才,多如繁星。

而儒家向来最会来事,现在陛下又以仁治天下了,那些儒家现在看秦廷的动向,恨不得要蹦飞起来,李斯能不紧张吗?!他若不回,真的怕始皇没人用,倒被这些儒生给忽悠了。

儒家这些人最喜拉帮结派,用一个能拉出来一大撂。好么,到时候秦廷上全是儒生与自己作对,他能气死。

儒家比别的好的优势,就是特别的团结。

这一点,百家都是比不上他们的。因为他们讲仁爱啊。假惺惺的。什么兄友弟恭。天下一家亲那种,呸,多大脸。

李斯心里还有点危机感,因为他虽未找秦史来看,但看清廷这边都是儒臣,他便知道这是趋势了,所以这心里的暗暗着急,只有他自己才知道有多烧心。

雍正知道他的小心思,所以才说诉衷肠的话呢。

李斯自然感激,道:“多谢皇上体恤。”

在这边久了,他也是知道的,虽然两个皇帝性格确实是不同,但是这雍正皇帝的确是个能明晰人心的君王,不敢轻视的,甚至还要小心仔细的应对。因为雍正更究于细节,细心的不得了。而且善于看出人的小心思,反倒是始皇大气大度的,倒不在意这个。

李斯在雍正身边是不自在的,他总觉得他的心思被他看透了,在他面前是透明人,因此说了几句便告辞了。

雍正看着夕阳,笑道:“这海边的景色真美啊。”

“就是风大,万岁爷,有没有感觉现在冷的多了?”苏培盛苦笑道:“估计晚上更冷吧,还是要添衣赏景的好。”

雍正一乐,笑道:“确实,昼夜温差还挺大,这风要把人吹倒了去。”

“可是白天吧,又晒,”苏培盛笑道:“住在这的人,都黑着呢。”

而且,哪怕是在帐篷里都有一股弥漫在空气中的海腥味。也是怪够呛的。中原腹地的鼻子,真的闻不太习惯。

晚上炖了大海螺,蟹,还有七七八八的鱼之类的,几乎都是海鲜宴。

李斯坐在扶苏下首,给扶苏盛了一碗海鲜粥,道:“殿下,尝尝这个味儿,很是香。与陛下吃的好像是一样的米。”

“是,”扶苏谢着接过,道:“这米是老人家种的米,自然不同。”

李斯眼中多了丝郑重,看着这粥像朝圣似的。

雍正笑道:“翠儿尝尝这蟹肉,是抽出来的嫩蟹肉,放到粥里煮炖出来的,又滑又香。”

苏培盛也笑道:“公主这年纪小,吃点蟹肉粥就可以了,那蟹吃一个蟹黄也使得了,莫要吃多了伤了胃。”

翠儿应了,笑道:“御厨的手艺没问题,一点不腥,只有鲜美。很鲜。”

弘昼笑道:“那是,难得有御厨大展手艺,可要多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