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表忠心(第4/4页)

“我也是这个意思。”林觅笑道:“以后两头住,反正城里也不远。我又没老到不能动的地步。”

“你路上可有啥新鲜事没?!”林觅笑道。

雍正就等着她问呢,因此吐糟欲上来,便笑着说了这边的臣工们的谄媚,以及抵赖,河工的事,还有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事儿,这一说,就说的尽兴极了。

这两唠磕,是真的太会吐糟了。听的赵佶也是一脑门子官司。

现在他算是知道,这两人,一般处理奇葩事的时候,脑子里的糟点原来这么多。

雍正说到后来,便道:“下次带翠儿坐同一马车,与老人家聊一聊。”

“行。”林觅笑着应了,道:“到了海边,弄点鱼啊虾的来尝尝。没吃过海鲜的,还真想的慌了。”

“行,这个容易,靠海吃海呗,还真得吃尽兴了,”雍正笑道。

苏培盛道:“到了海边,我和皇上亲自去捞点海带,海螺的来烤了吃。”

“成,最近忙都没一起吃过夜宵了,”林觅笑眯眯的道:“到时候多弄点来,烧烤煮起来,牌打起来!”

苏培盛与雍正都笑了,道:“对对对,就该这样!”

老年人的生活,就该是这样。

生活真的太苦逼了,一把年纪了还为各种事烦神着呢,其实这样闲的淡疼的夕阳红,没事找事干,才叫真的养老生活。

一时说定了,也就各自下了。

赵佶道:“你俩也太能聊了。所以说,聊天这个事,还得看人啊。”王氏这是奇葩,要是能相处得来,相处舒适的,其实,未必不自在。

家里已经确定要搬进城去住,因此,胡氏和高氏已经开始慢慢的整理些东西了。只是李延寿还是不确定,到底是搬城里住,还是呆村里住。李延亭问过他了,他还是摇摆不定呢。

其实也怪不了他,主要是他一辈子在村子里住的,从来没想过进城去住,乍然从村里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他不习惯,一则是在城里能做什么,他不自信,二则是重新开始的人际关系,他害怕。

古代就是熟人关系,在村里,是村里的关系,在城里,也是街坊四邻的关系,一生能出门远行的,毕竟是少数,多数都是像李延寿这样,一辈子都安在家里,勤恳过日子的人。

因此,他当然是不想去的。可是,大哥大嫂,娘也要去的话,家里只他二房在,心里难免不舍,也不是滋味。因此纠结的慌着呢。

晚上李延亭回来,吃晚饭的时候,又问他了,道:“二弟,你想好了没有?!一家人在一处,也好。”

“家里的地都有人照看,大哥带着娘去就好,我得帮着看地里的活计,包括娘的,大哥的,还有妹妹的地,我都把总照看,安排短工耕种才是,再则,三弟的墓,我也得守着,才安心。”李延寿道。

“真不去了?!”李延亭道。

“我虽不舍,也觉得不在娘身边照顾不好,不孝顺,可是,去了,反倒拖累娘和大哥,不如不去。婆娘这次生产的事,我也有反省过,的确是我不中用。”李延寿道:“不管我承不承认,我都是事实。所以与其去了城里,做一些不擅长的事情,还不如做我擅长的事情,我想通了,不是在娘身边才叫孝顺,帮着娘打理家里的事,也是孝顺,看祖坟,看宅子,就挺好。况且我的亲戚,邻居,关系全在村里,我舍不得离开……”

李延亭点点头,心里也有数了。

李延寿道:“大哥,我不如你,我这一生最想追求的是老婆孩子热炕头,其它的,没有想法。城里虽好,但不是我这种人住的。我去了,我害怕……大哥在城里吃得开,当然可以照顾我,甚至帮我寻差事,可我,却不能这么的依靠大哥,心安理得,还要做着自己不擅长的事,又拖累娘和大哥……”

“我想了几天了,觉得我呆在村里最好,大哥,我会常去看娘和你们的,”李延寿笑了笑,似乎释然明白了,道:“我得照应田里,宅子,祖坟,三弟的墓,还有丈人啥的,都得管呢,挺好的。”

“你丈人最后也可能去住城里。”李延亭道。

李延寿怔了一下,也了解了,道:“也是,丈人本是生意人出身,现在杀猪难了,估计也想在城里找点生意做做,这也是正常的,我会去看的……”

便是说的轻快,也是带着点失落的。

在他的理想里,最好一家人永远在村里才好。然而他终究拦不住大哥的步伐,虽然遗憾不能跟随,但到底是想着以后,多看望也挺好。

人与人的分歧,就在这里吧,都是独立的人,有些时候,告别是难免的,哪怕再不舍,也是如此。

“果儿跟着娘,”李延亭道。

李延寿道:“应该的,果儿,一直都是娘照顾,我们还能拦着不叫跟去?再说,我这个做爹的对她也没有多好,这个时候,没法脸大的留下她。她去了城里,劳大哥照顾了。多长点见识也好。我和她娘都是头发长,见识短的,她跟着娘,才能学到为人处世之道。”

说着都要哭了。

李延亭听着都不是滋味,道:“真走了,只剩下你和二弟妹,还有平儿,你又要照顾这么多的田地,又要看牛和羊,还要打扫家里,又要照顾她们母子,忙的过来?!”

李延寿道:“做男人的,不都这样吗?!大哥不也是?身后拖着比我更多的人呢。大哥都没抱怨什么,我有什么忙不过来的?不过是事琐碎了些,真不算累。”

李延亭一想也是,因为王氏疼他,不是那种把男人当驴马使的人。

夫妻夫妻,难得的是相互心疼照料,又清醒着的。

这老二和王氏有一点特别的好,相互扶持,护短。同时呢,又清醒,从不看力不能及的事,眼界是短了点,然而,这样没有野心,也是好处。

李延亭便不勉强了,道:“现在局势还算可以,万一等局势恶化了,我来接你们都入城住。”

“好。”李延寿呵呵笑道:“有大哥呢,我不怕。”

他笑了笑,想说什么,终究是没说,只道:“我帮着大哥和娘搬过去。你二弟没啥出息,使把子力气,这个容易。”

“好。也不必大搬什么,带点衣物被子,生活用的,可以在那边买,”李延亭道:“也不是不回来了,娘还要回来住呢,我和大狗子也是常出城来巡示各村的,来不及回城就在家里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