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五哥哥(第4/5页)

“是。”王嬷嬷见他特意叮嘱,心中更有数了。具体人果然得具体的对待。就是不能真教成了呆子,失了灵性,只需要教个宫规,知道进退,也就行了!

王嬷嬷也明白,这一位姑娘是受宠的。并且听这意思,连她以及大宫女,女官在内服侍的所有人,都得靠边站,真正的心腹,还是苏培盛本人。这是啥意思!?意思就是不同寻常,便一定要慎重以待。

她们是没有近前钻营的可能了。

不过心下一琢磨,若是能担一个教过的名份和情份,以后少不得也能让姑娘挂念些恩德。必是好的。

因此便道:“时辰安排上,奴婢与姑娘请教过后再慢慢便是。”

翠儿福身道:“多谢王嬷嬷,劳您用心!以后翠儿若有不懂之处,更要劳嬷嬷教导!”

“姑娘客气了。这是奴婢的本份。”王嬷嬷笑道。

这位姑娘虽宫规不太懂,但是这身气度,这身不慌不忙的仪态,只需稍教些宫规,便成了。

这位姑娘也是聪明,苏培盛不说要她认师,但是默认是也要教的,但是王嬷嬷是不配担一个师者的名份的,这是苏培盛的意思。

然而,翠儿却点了出来。

王嬷嬷焉能不喜?!

她喜欢聪明的主子,更喜欢会知恩知仪,不理所当然的主子!值得尽心。

这就够了!只要主子能够稍挂念一二,这个前程,差不了。因此,心下也就定了。

苏培盛看了一眼翠儿,这一位,真是玉雪聪慧,估计以后驭下一事上,他倒不必再刻意教导。

这孩子,呆在村里,到底是屈就了才能。

也是!小老太教的孩子,能差吗?!

那位小老太,看着老,其实低调的没边了,肚子里全是干货。那真不是一般人儿。

大宫女,女官上前,道:“奴婢侍珠,见过姑娘!”

侍珠这个名字有点意思,翠儿心中一暖,道:“请起!我初进宫闱,以后若有不妥,还劳姑姑提点!”

“姑娘言重了,奴婢只尽心服侍姑娘,不敢说提点二字。”侍珠起了身,道。

苏培盛笑道:“规矩一面,也不必太急,大差不离便是了,况且现在在宫外,倒无妨,自在些方好,况且规矩是对外的,自家人关起门来过日子,说什么规矩不规矩的。所以说,千万别太忐忑方好。”

翠儿笑应道:“嗯。”

自家人啊……

王嬷嬷和侍珠女官带着一应宫女太监的全都明白了,得,他们只是服侍的人,但绝对不是能做主的人,苏培盛话语之中,句句都是,自家人过日子,不关这些奴才的事呢,所以以后只尽心便好,不能瞎揽事,并且不能做主子的主!

雍正来拎翠儿一道用饭去了,特意叫厨子做了两道小老太常做的菜,道:“也不知道你的胃口,时日长了,合不合胃口的,可一定要说,别憋着,待知道这饭怎么做,咱回了京,自己做。”

“会不会太劳费了?”翠儿道:“不能叫爹爹总迁就我。”

“迁就什么?”雍正笑道:“这不是应该的吗?况且粗粮也营养。”

翠儿笑道:“嗯。”

“多吃点,”雍正笑着安慰道:“你五哥哥吓到你了没?他这性子,怕是难改了,以前本意是想让他锤炼出个样子来,再叫你见的,可是你来了,却不能叫你避着,他又是个急性子,莽撞的人,这般模样,轻狂的很,叫你受惊了。”

“五哥哥很活泼,”翠儿笑道:“挺好的。有他总闹爹爹,爹爹这里倒有些生气。”

“能不被他气死就不错了,”雍正哭笑不得的哼道:“实在叫人笑话!以后他敢再这样,你只打他,他必不敢还手!打不过了,告诉我,大可不必为他遮掩!”

翠儿笑道:“知道了。”

雍正几乎是事无俱细的关切着,问话。这一天几乎就将时间都用在与翠儿相处之事了,因是怕她不适应,不自在,所以制造了一个十分轻松的环境,他本是个会照顾人心情的性子,因此翠儿一天,都忐忑尽去!

一处吃饭,下棋,画画,写字儿,以及撸狗子,午后了,还叫侍珠服侍着她去侧院睡了一会午觉。这日子,才一天,就稳下来了。

至少翠儿下午是睡的踏实的,沉沉的,心里是不再空旷的了。

到了晚上,旨意就迅速的下发了。要是再不下发,外面的口水和议论纷纷都能将屋顶给掀翻了去!

甚至已经有御史开始寻思着怎么规劝皇上了,正准备联名上折子,叫皇上不能见色忘志呢。

结果旨意一下,众大臣全都蒙了。

啥?!公主?!玉慧公主?!哪里冒出来的公主?!

旨意是怎么发的?并未有遮蔽李翠儿的出身。

兹有李氏之孤女翠儿,朕甚衷爱之,李氏垂微,族中无可养其孤,朕怜其孤苦,为以示抚恤大臣之意,特接至朕身边,封为玉慧公主,以恩赦天下忠义之臣,思盼能人贤士为国尽忠,为天下万民效力,忠孝虽不可两全,然,若有大功之臣,朕从不敢忘却众臣工之力。

反正就是写了一大票吧。

这明里暗里的,暗示着李姓不太一样。雍正写的折子啥的,一向都是话痨的。虽然经过拟旨之臣的润色,但依旧洋洋洒洒的一大堆。

玉慧公主?!姓李?!哪个李,李什么李?!谁知道?!

莫非是什么汉臣遗孤,名臣之女?!名是名将之女?!

姓李,到哪儿知道去?皇上不说,他们到哪儿打听去?!这下也是蒙圈。

关键是这来历不清的,也闹不清怎么回事的,这折子怎么上啊?!反对!?你都不知道为啥事,怎么反对?!

可是皇上不公布,就说明这暗里肯定不一般。

因此折子暂不上,去打探啊,打听啊,这姓李的,有什么讲究!

不能不知道就反对吧。

未知全貌,就只反对,真上去折子,还是被皇上给打回来。

不过怎么想起来封这个?一众随驾众臣是蒙,江南的大臣们也是蒙啊。

但是这事不对啊,本来只是封个公主,咋就这旨意看起来像是要多征臣工为朝廷效力之意呢?!

哦,李姓是汉臣,追封了李姓孤女,就是抚顺汉人之心,汉臣之忠,怜恤孤女,封了公主,就是全了大臣的忠孝义。同时呢,以示满汉一家亲的意思。

也是,皇上身边第一得力的人是张廷玉,汉臣,玉慧公主呢,雍正看样子是要亲自照顾的意思了,汉臣之孤女!

这意思还不明显吗?!

为啥旨意写成了这个样子呢,像招贤纳士的样子,因为南边马上要兴建三大码头,督造河工,因此,才要征诏臣工,匠人,吸引人才进奇部之意了。

所以皇上封公主是个引子,目的是一箭几雕啊。这一来苏州弄这么一出,就是为了争取臣工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