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暗中较劲(第2/5页)

“大伯的腿……”翠儿讷讷道。

林觅点了点头,抚了一下她的头。

翠儿抱住她,道:“奶真好,大伯差点出事,都是奶将大伯给救了回来。奶不用事事告诉我,不想说就不说。翠儿会给奶保密的。”

这贴心的。

林觅笑道:“好。翠儿真是好孩子。其实你大伯也是只知道点苗头,不知道根底。”

翠儿笑了,便将她手边的菜筐子,还有袋子里的米啊之类的拿到了榻边上,用东西搭了一下,盖住了,这才将壶放到了那边的架子上,壶是不会引人怀疑的,毕竟水随处可取。

只是乍然冒出来的菜啊果啊的,以及与家里完全不同的米啊豆啊之类的,确实吃久了,家里有人疑心。所以要搭一下。

还好现在大房吃大房的,倒不怕有人多心了,大伯不用说了,知道了也不会问,胡氏便是知道好吃,也以为是丈夫或婆婆买的呢,她本不是个多事或好管事的人,大狗子和果儿更是这样了,只知道吃和玩,问啥也不知道。只有翠儿,先前是真的疑心,但现在,她不怕了,也不疑了更不问了。

只是以后要烧水倒茶啊,或是给大狗子,家里人喝什么,都知道要用这壶里的水了。

也是,因为茶太香,所有喝了水的人,都以为是茶的功效呢,老二和王氏还感慨过呢,说老太屋里的茶咋这么香,说分了家,老太可真的是舍得吃了啊。这茶香的……

而翠儿呢,也留了心,只泡茶,然后倒茶水出来,茶叶,却是半点不肯拿出来的,便是茶末子,泡过了的,也不给人瞧见。

喝完了的茶叶渣子,也是翠儿悄悄处理了的。

这丫头心细起来,那真是处处妥当的不得了。

翠儿现在更聪明了,怕家里人疑心,因此大伯买了不少水牛奶回来,还有羊奶回来,她倒了茶,再用这奶一冲,那一股儿,臊意全把水味盖了,到现在为止,老二老三一房都没人知道。因为他们喝到嘴的只是奶茶,或是水泡的茶。

这些,一多半都是翠儿的功劳。

水是给喝,但是米啊豆啊之类的,翠儿是不打算给二房三房的了,她娘,以及小叔是个聪明过头的,只怕吃多了会疑心。

因此现在都不给,二房三房知道大房的东西香,以为是大房家底厚,买了好的,不吃家里的了,因此虽然不满,有点郁闷外,但也真没疑心,谁也不会天天将精力放在这上面啊,到底是分了家的,这样子盯着,也太不像个样。人家吃什么,你还得去问啊?!

因此,还真没怎么透露过。

只有王氏动过心思,倒不是眼馋吃的米啊豆的,而是眼馋老太屋里的茶叶呢,曾在家里秋收忙的时候,暗搓搓的过来寻过翠儿,要她匀个一两半两的茶叶给她呢,叫她尝尝味儿。翠儿哪不知道她的心思,她哪是自己喝?!她是想出去卖,看看这茶是什么水准的,好探探老太的底细。想知道她有多少养老银子呢。

翠儿哪肯给,只拿话搪塞她,说茶叶都是有数的呢,便是一片叶子,也不能多拿的,每天冲泡,奶都是看着的,还能偷出来!?

王氏是半信不信的,还骂她呢,说她是从她肠子里爬出来的,跟她玩鬼心眼,这丫头是真的缺了大德了,王氏还骂她丧良心,不知道好歹与亲疏。骂的翠儿是低了头,一声不吭的。

王氏也不好与亲女儿太疏远的,骂完了才后悔,怕离了心,便又哄她,叫她知道亲疏才好。

翠儿满口答应,然而心里却有点讽刺,她养在奶膝下呢,自有亲疏一别。她知道王氏虽是亲母,可是真出事时,都是奶护着她,她当然知道亲疏远近……

王氏回了屋,还不得劲呢,心里既疑心翠儿故意不给,又疑心胡老太防备着翠儿,连点子茶叶都每天看着给了冲泡,还要数一片片的茶叶子不成?!

一时险些没气出个好歹来,但她也没敢闹。只能作罢了。

最近家里是真忙,农忙嘛,请了短工帮忙,家里的地里的收成,是真的需要很多时间来做完的,这一做,足足弄了半个月,连割,带脱谷,带晒,才收回了家。

家里是有谷仓的,因此都用袋子装了,分开放了,但都是共用的。

这地里的一收回来,这地就正式的分开各自种了。因此,又是一通忙,把地分割了,然后把田用牛犁出来,再种上油菜,这农忙整整整一个月,才算是真的忙完了。

便是老大,老二,老三,都请了短工,也都忙了个够呛。

古时的粮食不像现在基本上收割机一割完,就拉完直接去卖了,古代不是,因为常有饥荒,家家户户都有存粮的习惯。便是城里,没有地的人家,也是到了时候,就买多多的粮食放谷仓里屯着的。一遇着比如说发水了,或是有什么大事要紧闭城门啊,出不了门要闭户的时候,便能关上门在家里也饿不死,顶多就是买不了菜罢了。城里更夸张,家家户户都有酸菜缸,现在是秋收,到了天再冷点,大白菜啊,萝卜一上市,那家家户户都用板菜买了囤家里积酸菜,人口多,几百斤,上千斤是真的半点不夸张。别说古代了,便是现代的北方,也是如此。

要在北方,你南方人去菜市场说买一颗白菜,说不定直接被卖白菜的老板给削死,啥?一颗,你咋不要我白送呢?

要是你买半颗,那卖菜的脾气要是爆的说不定真的得爆炸,半颗?!你是玩我的么?!

所以李家是真的没打算卖多少粮食,老大还来与老太商议呢,道:“娘,谷仓里的粮食卖多少去?!”

胡老太想了想,道:“留着一年半载够吃的,再放一点,剩下的都卖了吧,这样子占着谷仓,也不好,放久了,反而变陈粮。”

李延亭算了算要交的赋税,留足够了的,便道:“成,那我托人拉城里去卖了。”

胡老太道:“我们家还算好的,那些赁地租地种的,收成好的时候还算好些,若是老天爷发脾气,收成少了,而赋税又半点不少,再加上要交给主家的租子,只怕一大家子一年到头都只能喝稀的,哎……”

喝稀的能饿不死,在这时代,就算是盛世了。

李延亭听了默不吭声,是啊,自家这个条件,是真的很好极好的少数了。

然而即使是少数,李延亭心里还是不安,怕什么?!怕没有收入来源。他出身猎户,能受得了这养老的废物生活吗?!他心里出障碍了。

胡老太见他坐着没走,便猜到他有话要说了,便道:“你说吧。”憋了这么多天,也该说出来了。

“娘,我不想把自家的猎户给销了,想留着。”李延亭道。

胡老太道:“想好了?!不销的话,得年年上税,留着也只能是个念想了,大狗子接不了你这手艺……”顿了顿,道:“你不会是还想上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