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灵慧祠(第2/2页)

说了一会儿,人物有点混乱了,不知怎么串了,老郡主将错就错,干脆又说起她那位堂哥皇帝(端王和当今圣上的爷爷)的风流韵事。

“……有一年皇后生日的时候,宫里正宴会呢,大家正坐着,来了个小黄门不知在陛下耳边说了什么,陛下就突然说要去西山赏雪,其实根本不是!他跟冷梅庵的一个姑子好上了!那姑子怀了他的龙种,那一日刚好生产,他哪里放心得下……那个姑子原是个寡妇,夫家不许改嫁,娘家又不许她回去,只得出家当了尼姑,十分命苦,大雪的天受师姐们欺负,还得下山挑水,这就遇到我那位怜香惜玉的老哥,哎哟,别提了!最后在尼姑庵里生了皇子,皇后怕闹得不像样,才忍气吞声将她和孩子接进宫去……”

瑶光穿越以来精力都放在学习大周的法律、人情和各种文化课上了,还得做手工赚钱、做针线画画刷大boss好感,哪听过这种第一手的皇家八卦艳闻,顿时津津有味,不住问老郡主,“啊?还能这样?”“那后来呢?”“这位寡妇难得的懂事理。”

老郡主见她捧场,更来劲了,东拉西扯,说着说着,不知怎么又说到韩瑶光曾祖的娘,昭阳公主身上了,“吾辈宗室女子,当以昭阳姑祖母为典范。你爹爹他们肯定没跟你说过吧,昭阳公主当年在白云观出家,过了几年,京城百姓叫它‘白鹤观’,嘿嘿,盖因许多俊俏的道士三天两头找公主论道、炼丹……嘻嘻,除了这些道士,还有游侠儿,诗人……每一个都湛然若神,也不知你曾祖的爹爹到底是哪一个……唉,昭阳姑祖看男人的眼光比我好,这些人也真有骨气,从未有人跳出来争当她孩儿‘爹爹’的。”

老郡主忽然叹口气,对着阳光下的竹叶影子出了会儿神,又笑起来,叫小丫头拿她的老花镜来。

她戴上眼镜,将瑶光从头到脚细细打量了一番,“刚才初见,总得端着点师尊的架子,不好意思细瞧你长得什么样儿。前几年你跳舞我倒看过好几次,每次只顾看舞了,却没在意你相貌如何。”

瑶光忍笑,就这,还端着师尊的架子呢?

老郡主毫不掩饰她的挑剔态度,左看右看,看了好一会儿咂咂嘴,酸溜溜总结道,“是个美人。也还罢了,我年轻时不见得输给你。”

瑶光这下实在憋不住,噗嗤一声笑出来了。

老郡主也笑,“你不信么?我年轻时真的很美貌。我可不是说谎,我有画像的!”说着叫婢女,“把我年轻时的画像册子拿来!”

不一会儿婢女们捧了两小箱子装订得十分精致的画册,每本尺寸一致,比A3稍微大一圈,羊皮裹了织金团花缎子做的面,掀开之后,全是一个女子的画像,或坐或卧,或品茗,或簪花,还有抱着小猫小狗的,服饰精美,神情或喜或嗔,动静不同。

瑶光这下彻底服了。

老郡主要是到了现代,那必定是位自拍帝啊,一年得去至少拍两三次写真,每次还得去不同国家出外景的那种。

在没有摄像技术的古代,即使是有钱人,大多数人一生中也不过留下一两幅画像,一幅是遗像,另一幅呢,如果是官员或是诰命,很可能会请人画一幅自己穿着全套官服的像,这幅画像很有可能作为遗像留给子孙后代凭吊,或是挂在家中祠堂里。如果家中有钱又有人脉,还可能会请人在寿诞时画幅“行乐图”之类的画像,把一家大小都画上。

这年头叫人画像是很贵的,要请一位能把人物画得灵动的好画师那就更贵了。请画院里一位八品画师画一幅画像得要两百两银子的润笔费,要请那几位正六品画师的话,不仅得有钱,还得有官身,还要有人引荐,一幅画的价格就更贵了。

其实古代也有酷爱留影的帝王,比如雍正。雍正皇帝留下了许多许多画像,其中还有他戴着金毛假发抱着洋小狗cosplay法国皇帝的呢。

老郡主跟雍正皇帝一样会玩!

老郡主这堆画册是每年一册,每册有八到十二幅画像,一年四季都有了。忠实记录了她从一个梳着双鬟的小少女到富态老太太的过程。

老郡主瞧着瑶光不停“哇”“啊”“哎哟”,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怎么样?我年轻时美貌吧?”

瑶光赶紧顺杆抱新老板大腿,“师父您现在也美貌啊!我就没见过比您更美貌风流的老太太了!”

这马屁拍得老郡主万分舒坦,洋洋得意地眯着眼仰着脖子,轻轻晃了晃脑袋。

“不过,这画师画技有限,竟只能画出您风采之一二,可惜可惜!”瑶光合上册子,叫竹叶,“去拿我日常画人物的册子来。”新老板的爱好是自拍,那我必需得让老板知道我的才能和她的爱好对口啊!

老郡主见了瑶光画的速写,惊喜异常,摘了老花镜笑道,“哎唷,我就知道老天待我好,你虽然不会跳舞了,可是画画得不错啊!来来来,给我画一幅,也要这种只用炭笔勾勒的。”

攻略新领导,安排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