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烧鸡方便面(第3/3页)

小伙子搂了搂狗蛋的头发,抬头看见个兵哥哥,一米八几的身高,军装有点皱,胡子有点粗,怀里抱着个小闺女,顿时明白了,原来,隔壁漂亮的大姐,是个军属。

小伙子看了半路,才笑着走了。

俩口子带着仨孩子出了火车站,除了宋青山之外,几个孩子全是久久的大张着嘴巴,好长时间都没能合得上。

黄沙,黄土,还有几棵快被晒死的白杨树,以及光秃秃的,快要被晒融化的街道,就是他们旅途的终点。

在他们看来,这简直就不是个人能呆的地儿啊。

宋青山要去的地方,叫白杨镇,而苏富富和赵银霜呢,恰好就在白杨镇。

所以,他们拎着大包小包,又赶到了火车站旁的汽车站,汽车站上,据说有一班能到白杨镇的班车,再过半个小时就要发车了,要等下一班,得到明天早上。

那怎么办,赶紧跑啊。

长途汽车站确实有一辆班车,但是,班车下面挤着的人,队伍长长的,从街这一头排到了那一头,而那个小班车,顶多就能坐二十个人。

有个售票员在往车上塞人呢,还不停的喊说:“同志们,往后挤啊,再往后挤一挤,后面还空着呢。”

然后,上一个,就听里面哀哀的惨叫声,关键是,大夏天的,每个人身上都是一层子的臭汗,老远的,苏向晚闻着,都快要吐了。

苏向晚突然回头,就问李承泽:“土司大人,去,上去给你的奴隶们说一声,说不定他们把这辆车,全让给我们呢。”

李承泽俊白的小脸蓦的红了一下,居然把头偎到宋青山的怀里去了。

驴蛋和狗蛋俩得意的笑着。

这样揶揄哥哥,可真好玩。

“怎么样,青山,这车你能挤得上去吗?”身后一阵皮鞋夸夸夸的响声,老宋家一家子回头一看,尤其是李承泽,大夏天的,居然把孩子给吓了个,小脸儿煞白。

刘在野还戴着副墨镜呢,手里居然拎着一把黑色的,质量一看就特别好的伞,大摇大摆的走过来,就遮到苏向晚的头上了:“小苏同志,这么大的太阳,对你的皮肤不太好,还是打把伞吧。”

这叫什么,殷勤献的赤裸裸啊。

苏向晚觉得,宋青山要还发现不了刘在野的狼子野心,他就真的是根实心子的榆木棒子了。

“你开车来的?”宋青山问。

刘在野说:“是,开车。”

现在的火车速度,只有80码,而且半路上还要不停的停车,给别的车让道,再或者,站台停靠。

但是刘在野开着吉普车,速度是可以达到120的。

所以,估计他昨天就到海西了,这人皮肤白,爱干净,时不时的就要挠一下胳膊,显然,昨晚给海西的蚊子叮惨了。

“那行吧,孩子们上车,咱们坐你刘伯伯的免费车去。”宋青山问刘在野。

刘在野等的就是这句啊:“当然可以,白杨镇是吧,走吧,坐我的车。”

几个孩子这会儿啥话也不说,乖乖的就跟着上车了。

刘在野自己开车,在这荒凉的,除了沙子就只有几件快要被晒死的白杨树的原野上,吉普车漆面光滑的,能闪瞎在天上徘徊的,老鹰和秃鹫的眼睛。

他亮眼的就像一道闪电。

“青山是要去土建一局吧,你就在这儿下吧,我带嫂子去农场,怎么样?”到了白杨镇,刘在野一脚刹停了车,说。

宋青山一回头,就见妻子似笑非笑的,在盯着自己看呢。

不过,转身,他居然真的下车,提起行李包,这就准备要走啦。

苏向晚心说,这该不会真的是个实木棒槌吧?

没看见他的前战友对他的妻子,现在叫个虎视眈眈吗?

但是,宋青山老老实实的挥着手呢:“我估计今晚加班,明天到农场去找你们。”

苏向晚气的跺了一下脚,心说这男人,简直是把大肥羊和小肥羊一起送入狼口了呀,他也不知道着急一下的吗?

“白杨农场,共分着十一个队,你妈赵银霜和你弟苏富富,是在七队,怎么,咱们现在直接去七队吗?”刘在野假装不经意的,望了一眼后视镜里的女人。

她穿的很朴素,梳着两条大辫子,这么热的天,怀里还搂着一个小闺女。

皮肤不算太白,但解开的衬衣扣子那儿,好吧,非礼勿视的地方可白了,显然,这是属于一捂就能到皮肤特白皙的那种女同志。

“那就走吧,不过,能不能开点儿空调啊,这车可实在太热了。”苏向晚说。

“小苏同志,你也想的太美了点儿吧,车里能给你有空调?”刘在野说。

苏向晚想了想:“也是,现在才70年啊,车里不该有空调的。”

真正的车载空调,要到65年左右,美国人才会搭载到福特车上,而现在,国内大部分的越野车都还是解放前的玩艺儿,里面能有暖气就不错了,有空调,那真是想得美。

“车上有水吧,你不是自愿要给我们当车夫嘛,赶紧给我们弄点水喝啊,这也太热了。”苏向晚又抱怨说。

她还不停煽动自己的领口。

撩者无意,看者有心。

刘在野莫名有点儿口干啊,很想搧自己一巴掌。

因为,他都不知道这一趟跑来的目的,简直就跟着了魔似的,这真是给人做车夫呢。

“渴就挨着,这地儿哪来的水。”刘在野一脚油门杀到了七队,下车一把拉开车门,本来心里特鄙视苏向晚。

还是觉得她没文化,还带着这么一长串的孩子,而且,看自己的时候,神色一点都不善良,没有妻子那种温柔,依赖式的感觉。

但是,等拉开了门,他就不由自主的说:“把伞打起来吧,这地儿可太晒了,估计得晒脱你一层皮。”

说完,刘在野又恨不能搧自己一个耳光:还是嘴太欠啊,给这种女人献的啥殷勤。

苏向晚下了车,远远儿的,就见一个大概四十多岁快五十岁的男人,站在大队供销社的门口,正在大阳底下捉虱子。

她看了一眼,莫名觉得这人眼熟啊。

就跟李逸帆是存在于现实世界中的人一样,这个人,多看两眼,苏向晚就能认出来了。

这个人从改革开放之后,将会成为共和国最有钱的一批人之一,到10年左右,他就是共和国的首富了。

他的名字叫赵国年。

将来的大佬,蹲在海西县,白杨农场里的大太阳底下捉虱子,苏向晚很庆幸自己穿越一趟啊,真是活久了,什么都能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