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第2/2页)

皇太孙说起来,跟他的关系拐了好几个弯呢。在他心里更是无足轻重了。

林云舒握着这圣旨,“你就不怕下面的大臣不听?”

月国女性地位比哪一朝都低。后宫干政更是大忌。要不是皇上总拿自己这暴脾气说事,恐怕朝臣们参她的折子早就有一人高了。

要是她真的登基,那些大臣还不得尥蹶子。

“你不是对彭继宗有恩吗?我准备让他留京,亲自给他下了密诏,让他以你为尊。”皇上握住她的手,将圣旨将她手上,“若是大臣们不听,你再用你的空间吧。”

林云舒见他想得这么周全,心里很是不舍,“那你一定要平安回来。”

皇上握住她的手,“会的。”

林云舒突然想起一事,“对了,监国人选不一定只有我啊。恐怕大臣还会推选文王,你该如何?”

文王才是皇太孙的亲生父亲。又曾经是皇帝。而且还是皇上最亲的子侄。交给他比交给她这个皇后还要名正言顺。

皇上将玉玺放回匣子里,“他不是一直想救回太后吗?我当然要给他这个机会了?”

带个文弱书生去战场?皇上这真的不是想折腾他吗?

第二日早朝,皇上加封皇后为“天后”,与自己并称“二圣”,正式参预朝政。龙椅旁边加了一张椅子,每天早上要与皇上一起上朝。

此举自然被一些顽固老臣所反对,但皇上心意已决,据理力争。当然大部分臣子原本就默认皇后帮皇上处置折子,现在只是放到明面上,也就不那么大惊小怪了。再加上也不敢怵皇上眉头,只能听之任之。

没想到,又过了没几日,皇上在朝堂上提起要御驾亲征。

这下子可以说是捅了马蜂窝。

皇上年纪这么大了,身体又一直不好,怎么能御驾亲征呢?

首先反对的不是文臣,却是武将。理由也很简单。

他们才是将军,要上战场杀敌建功立业的,怎么能让皇上冒这个险呢?

全都自告奋勇,想要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

皇上却是铁了心,“自五年前,太后被金人捉去,朕就向文王许下诺言,一定要踏平金国,把太后带回来。朕乃天子,金口玉言许下的承诺,怎能唾面自干。尔等不必再议。”

百官只能跪在地上,求皇上三思。

皇上面容严峻,一步步下了台阶,“朕御驾亲征是为扬我月国国威。皇太孙还小,朕走后,由天后监国,而等要竭尽全力辅佐她,月国不仅是朕的月国,也是你们的月国。”

大臣们齐声应是,“臣必定不负重望。”

皇上点了几名武将随行,又亲自颁下圣旨,要文王一起随军。

大臣们这才反应过来,皇上这是不放心有人兴风作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