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又回民国(03)(第2/2页)

两妯娌满院子的溜达,东瞅瞅,西瞧瞧,每间房都瞅,看着里面的东西,羡慕的不停:啧啧啧。

“老三这房子真是买得值,王家人真是舍得,啥家具都没有带走,全部留给了老三。”秦英啧啧啧的感叹着。

“是啊,可是那价格也是价格,一般人敢买不?要不是爹娘还有咱两家供他进学堂,他敢奢想买西院,借他一百个胆都不敢。”

杨霞一直觉得小叔子净身出户都占了老大便宜,满大院瞅瞅去,有几家供孩子读十来年书,最多就是读两三年,认识字,会算数就行。

满胡同进学堂读书的也就那么三五个人,除了老三,其余的都是读两三年就没有再读书。

老三薪水高为啥,还不是因为书读的多,还学了那啥做账,要不人家谁给他高薪水。绸缎庄的东家又不是二傻子。

“唉,就是说啊,老三家以后可比咱两家的日子好过,多亏了咱爹娘啊。”秦英还在上眼药,以后才能从老三家里抠东西。

“对啊,以后老三两口子得管咱两家的孩子,赡养爹娘,他家得出大头,要不说不过去。”

妯娌俩难得统一战线,在院子里叽叽歪歪,大马金刀坐在堂屋的沈家二老还有兄弟俩以前就数次来过西院,毕竟是邻居,来过很正常。

孩子们在也到处瞎跑,胡同口沈清和接到罗家所有人,老小齐来,除了温锅也是让全家人都认认路。

自家闺女家(妹妹)家,总得让孩子们也认认路,以后说不定让孩子们报个信啥的,总得知道是在哪儿吧。

与大杂院就在隔壁,大致是知道,那也得认认门。

罗家人都是一身粗布短打,但是干净整洁,好动的孩子们也是第一次来小姑父新家,肯定是被长辈千叮咛万嘱咐,和威胁过,个个文静的像大家闺秀。

“爹,娘,等会儿可能我家有人会说些不中听的话,您二老能包涵就包涵,不能包涵就随自己的性子来。别担心我和小芬不好做人,没啥的。”

给老丈人丈母娘先说明白,别因为自己受委屈,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他可不惯着吸血虫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