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不一样的六七十年代(03)(第2/2页)

没有想到孙支书的脑袋这么活络,沈清和还有点不敢相信,但是他没有诧异多久,笑道,“只要政策允许,挺好的。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在满山遍野的荒坡上种上苹果树,还有树木,咱们这边土质疏松,遇到暴雨,可能会山体滑坡,有些地方还是很危险的。用些树木固土,还可以用树木遮挡风沙。

咱们这,一年四季都是大风刮着黄沙,有成片的树林,说不定以后荒原边绿洲。”

“变绿洲不敢想,农闲时,确实可以育点树苗,围着咱们生产队种满树木也是好的,至少看起来不再是满眼的黄土坡。”

孙支书去过省城,也听人说起过水源丰沛的江南和两湖之地,不缺水的日子,以前他是不敢想,但是如今别的地方依然缺水,可是白羊生产队却不缺水。

他还盘算着,等队里有钱以后,在对面的山梁上挖口深井,从山梁上挖水渠,浇灌地也会方便快捷很多。当然现在只是想想,队里有钱,还得等几年。

抵达县城已经是中午一点多,进到县城,孙支书要去县委,沈清和要去收购站卖西瓜,挑着箩筐,朝收购站而去,口袋内还有孙支书给他开的生产队证明,卖西瓜才名正言顺。

收购站在离县委不远,有三间临街的房屋,后面还有大院子。

挑着四个大西瓜,进收购站,“同志,你们收西瓜吗?”

六月天,是正热的时间,趴在桌子上午睡的杜三强被人惊扰美梦,有点不耐烦,但是听到西瓜二字,睁开小眼,不相信的又问一声,“西瓜,你有西瓜?”

“嗯。”

杜三强站起来,看着箩筐中的西瓜,“好大,一个有几十斤吧!”

“嗯,三十多斤吧?”

沈清和也不确定,也没有称过。西瓜的价格他知道零售价,去年原身帮家里买过一次西瓜,一毛一分一斤。收购价至少有一半的价格吧,他思量着。

“我做不了主,你等等,我给了去找能做主说价格的人去。”杜三强的老子就是收购站的站长,他起身朝后面跑去,“大,有人卖西瓜,咱收购站收吗?”

午睡的杜站长被儿子摇醒,听见西瓜,当然收啊。

“收,品质咋样?”

“看着不错,老大一个个的,一个看着有二三十多斤,皮子翠绿翠绿的,嫩的很。”

“走,去看看。”杜站长翻身下炕,走了出来。

沈清和没有等几分钟,就看到出来两人,包括之前进去的两人。

“同志,你卖西瓜有证明吗?”杜站长开口就问证明。

“有的,我拿给两位同志看看。”利索的从袋子内掏出来生产队开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