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吕后(第2/5页)

因为这份运气,薄姬在宫里头,其实很是小心谨慎,生怕惹了别人的眼,如今听说可以就国了,哪怕封地是代地,薄姬也是松了口气。

说是代地,但是其实比起当初刘喜的代国,可是缩水了不少。原本代地是个比较苦寒的地方,好在舒云后来在代地推广大豆种植,前两年从匈奴人那里得到了棉花的种子之后,又叫人在代地推广种植棉花,以经济作物为主,又减免了那里的赋税,代地附近还有一个欈市,这也导致那边经济变得发达了许多,如此一来,比起十年前,代地可是繁华太多了。

不过,薄姬可不知道啊,她一直以来,就是个没多少见识的深宫妇人,对于宫外的印象还处在当年还在魏王宫中的时候,因此,依旧觉得代地不是什么好地方,不过,能够当家做主,总比留在未央宫好。

至于其他妃嫔,倒是想继续留在长安,倒不是贪恋长安的繁华,实在是她们多半没什么根底,也没有得力的娘家,像是刘长,他生母是当年张敖身边的姬妾,刘邦路过赵国,宠幸了她,然后呢,张敖就将人供了起来,后来有人告张敖造反,自然她们这些姬妾也跟着下狱,那个时候,赵姬就已经怀孕了。

就算她怀的不是刘邦的孩子,对于孕妇,也是有优待的,因此,舒云听说之后,就叫人将人放了出来,又叫人查询了当时的记录,确定是刘邦的孩子之后,就将人接到了宫里。

赵姬当年也就是张敖的姬妾,就算有点心机,但是呢,她没有靠得住的亲信,也没有娘家,就算是生了个儿子,可是刘邦呢,对她几乎没什么印象,后来也没宠幸过她。但是,能够留在宫里头,起码不会有人欺负他们母子,可是真要是去了封国,那就不一样了,谁知道会遇到什么事情呢?

这一次,刘长可没混到淮南王这个封地,那里可是好地方,英布造反失败之后,淮南国就被直接收归朝廷管理了,少府派人过去开采煤炭,现在南方那边,许多地方使用的煤炭,要么就是出自那里,要么就是出自丰沛附近,这等财源滚滚的地方,如何能让诸侯王掌控。

因此呢,刘长的封地却是在江都那边,离南越不是很远,距离海边也不算远。那里在这个时代,可不是什么好地方,常年都会有台风,如果不能够好好治水的话,洪涝灾害也是三五不时会发生的。

赵姬愿意跟着儿子去江都那才叫奇怪呢,她本来就不是吃过什么苦的人,不像是薄姬,原本在魏豹那里就不算受宠,而赵姬呢,生得美貌,本来在张敖那里,就是有几分恩宠的,而后来呢,张敖被问罪,降为南宫侯,就这还是看在他老爹是张耳的面子上,要不然的话,就跟魏豹,英布他们一个下场了!

因此,哪怕一开始下狱的时候吃了一点苦头,但是在她表示自己有孕之后,赵姬就得到了妥善的照顾,等到被接到宫中之后,生下了皇子,她的日子只会更加好过。

江都那边距离长安实在是太远了,赵姬委实是不乐意过去吃苦的。

其他的那些妃嫔想法其实差不多,刘邦呢,给儿子安排的都不算什么太好的地方,过去都是要吃苦,好好建设封国的,毕竟,按照舒云的说法,这也是皇家子弟的责任,你们这一代人要是不好好吃苦,将封国建设得富裕完善起来,轮到你们的儿子的时候,日子只会过得更加糟糕。再加上他们那时候孤儿寡母的,未必指挥得动那些属官,还不被人架空了啊!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家哪里愿意远离长安,面对一个不可测的未来呢?

问题是,他们再不乐意,刘邦下了决心,他们也只能一个个在长乐宫表示,自己会遵从天子的旨意,等到天子归天之后,老老实实前往封地就国。

刘邦安排好了其他的儿子,然后呢,就轮到太子这边了,刘邦琢磨了一下,也没留下舒云,只是留下了刘盈,然后直截了当地说道:“太子你长这么大,朕管过你的时间并不多!不过,你将来也是天子了,许多事情自个得心里有数才可以!作为皇子,乃至作为天子,你本身就得记住,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你能够真正依靠的,你能够依靠的,唯有你自己!”

“你母后是个聪明人,有想法,有手腕,也有能力!”刘邦想了想,叹了一口气,说道,“朕知道,比起朕,你更信得过你母后!毕竟,你算是你母后一手抚养大的,小的时候呢,你性子稍微弱了点,但是如今,也算是掰过来了!这样很好,但是,这还不够!”

刘邦拍了拍刘盈的手臂,咳嗽了两声,然后继续说道:“你母后如今看起来没什么私心,毕竟,她就你们一双儿女,对吕家那边呢,也没有多少照顾的意思,可是,你不能将希望都寄托在你母后没有私心上头,作为帝王,如果不能有自己的权柄,那么,还要做什么皇帝呢?”

话说到这个份上,刘盈自然也明白刘邦的意思了,做天子的,就要有一颗唯我独尊的心意,权柄这种东西,唯有皇帝才能有,太后的权柄,也该建立在皇帝身上,而不是能够越俎代庖。只是,刘邦这般说着,对于刘盈来说,一时间也没有太多的体会。毕竟,他并没有真正坐到那个位置上,因此呢,只是点了点头:“儿臣明白!”

刘邦看刘盈的眼神,就知道他不过就是应了一声而已,但是他却知道,如今刘盈想不到,但是等到他真正做了皇帝,就知道不能让其他人掣肘自己了。

像是刘邦,他还是开国皇帝呢,刘太公作为一个有名无实的太上皇,有的时候想要多插几句嘴,刘邦都要生气的。何况,舒云如今掌控的权势和资源,即便是刘邦,也有些心惊了。

汉家皇帝,不介意跟妻子,跟母亲分享权势,但是前提是,这要在一个度内,刘邦作为开国皇帝,自然是不用担心自己的妻子盖过了自己的权威,可是,儿子就不一样了。刘盈比起来,并不是非常强势,回头真要是让自个的妻子掌握了那至高无上的权力,将儿子当做是傀儡,那刘邦觉得自己到了地下,也是不会安心的。

这辈子,刘邦没搞什么白马之盟,实在是因为如今异姓王已经好几个了,推恩令下,异姓王顶多也就是三五代的王位,之后也便就沦为寻常彻侯,之后更是会没落下去。

越是品味这个推恩令,刘邦越是品出了其中的妙处,一方面呢,也能给予这些功臣相应的富贵,五代绵延,不成问题,这已经算是不少了,须知始皇帝打下了天下,也就穿了二世而已。皇家尚且不能千秋万代,何况是下面的臣子呢!

如此一来,这些臣子想要保住自己子孙后代的富贵,就得继续努力,好好立功,再不济,也要想办法继续抱老刘家的大腿,别的不说,拍马屁总是会的吧。要不然的话,他们的地位就会被新兴的功臣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