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陈阿娇(第2/5页)

韩嫣呢,打败了一个部族之后,就眼镜一转,直接命令自己的手下,将匈奴人的衣服穿在了皮甲的外面,将能够明显透露自己身份的装饰都取了下来,然后呢,就直接喊着匈奴话,就根据俘虏的供词,去攻打其他匈奴人了。

如今汉家通用的武器是手弩,韩嫣率领的是典型的轻骑兵,配备的武器是投枪和手弩,按照汉军的操作方法,那就是第一轮,先让随军司马计算方位和角度,直接投掷投枪,先将投枪全扔出去,然后就可以掏出手弩直接冲锋了,等短兵相接的时候,就直接拔下弯刀近距离作战。三轮攻击下来,能够扛得住的很少。

投枪和手弩都是可以回收的,所以,韩嫣伪装成匈奴人,借口自家冬天没有足够过冬的粮食,然后直接就将他能够找到的部族都攻击了一番,他精得很,打不过,果断就跑,顺便还要放上一把火,然后呢,他本来也就是带了两万骑兵,最终在战损加起来不足两成的情况下,硬生生攻破了五六个匈奴部族,俘获的牛羊马匹加起来足足六七十万头,这里头,还包括了比他本身部曲数量还多一倍的俘虏。

俘虏里头的刺头都被直接当做炮灰消耗掉了,留下的人呢,一个比一个老实。一开始的时候,这些俘虏还有些躁动,后来知道这些匈奴人打扮的人其实是汉军,一个个反而消停了。

因为其实比起汉军来,匈奴人对于战俘更加残酷,高于车轮的男丁都会被斩杀,便是孩子里头,存有反抗之心的,也会被杀死,只会留下那些温顺胆怯的,给他们做奴隶,而汉军呢,可没这些想法,按照汉室新公布的军功条例,斩首是战功,俘虏也是战功,甚至,俘虏还能够直接换成钱,这算是双重的收益了,因此,只要他们能控制,汉军一点都不担心俘虏太多。

卫青那边,可就没有韩嫣这样的骚操作了,他就如同之前那一战一样,长驱而入,俘虏嘛,就少很多了,因为他深入太远,俘虏太多根本带不回来,所以,他带回来的更多的是牛羊马匹,而那些匈奴人呢,既然没法带活的回来,他就干脆直接将他们变成了首级,作为军功。

不管怎么说,两路大军都是大捷,另外一路呢,虽说没这么大的收获,但是边边角角的战功也是战功嘛!

韩嫣一番折腾比较夸张,差点没闹得幕南的浑邪王,白羊王,楼烦王打起来,因为逃出来的人,都表示自家是被对方的人攻破的(让手下人注意更换身上的衣服配饰的韩嫣笑而不语),匈奴各个部族之间原本就不可能团结起来,甚至,王廷那边也不可能真的让他们团结起来,真要是他们都团结起来了,回头对着匈奴几大氏族挑战怎么办。所以,私底下对于这种敌对其实很是放纵。

但是如今事情到了这个份上,大家顿时脸表面上的和平都维持不住了,因此,互相之间打成了一团,一直到伊稚斜得到了消息,过来调解,最后才知道,这事居然是汉军冒充匈奴人做的。

一群匈奴贵族在那里骂骂咧咧,表示汉军实在是太不讲究,居然这样做,实际上呢,这些匈奴人自己每次劫掠汉家边境的时候,也没讲究过,能伪装大家都伪装呢!

而汉室这边呢,自然是欢呼雀跃,舒云第一时间下令少府将能够兑现的赏赐都发了下去,然后又是新一轮的封赏,卫青被封为长平侯,韩嫣被封为定远侯,食邑都过了万户。至于他们手底下的那些将官什么的,也分别根据他们立下的战功得了封赏,而那些战死的士卒也有丰厚的抚恤,家中的亲人也能得到恩荫,可以让他们家的子侄兄弟,同样进入羽林卫之类的军中服役,如果素质不足的,可以由朝廷推荐,进入乡学,社学读书。至于受伤的士卒,他们按照情况,优秀的可以直接去各个军营做教官,讲解战场上的事情,其他的呢,就被分配到家乡,或者是新开辟的地方,做地方上头的小吏,都有自己的前程。

然后呢,舒云就让他们这些立下战功的新晋列侯,去给下面的新人上课,讲解他们的作战经验了。舒云甚至开始鼓励曾经打过仗的那些列侯撰写兵法,准备回头作为军中的内部通用教材。

汉室如今是欢喜鼓舞,而对于匈奴那边来说呢,情况就不一样了。

伊稚斜原本就在军臣继位之后,就被边缘化了,他在匈奴就是个右贤王,甚至,连这个位置也是他费了许多功夫才争取过来的,他刚开始的时候,只是左谷蠡王而已。

如今幕南这边出了这么大的岔子,差点连南池都被攻破了,伊稚斜难辞其咎,军臣趁机剥夺了一部分伊稚斜的权势,又派出了自己的心腹部族前往幕南分权。

伊稚斜憋屈得厉害,偏偏还不得不忍了下来,不忍没办法,真要是反抗,军臣能不顾一切,趁机杀死他,换一个人做这个右贤王,因为军臣之前又生了一个儿子,比起他上头的长子来说,更加健康一些,军臣自然是希望未来自己的儿子于单继承单于的位置,然后小儿子做右贤王的!

军臣却是没想到,他这个想法跟自己的父亲其实是一样的,老上单于也是想着让军臣这个大儿子做单于,伊稚斜这个小儿子做右贤王,兄弟齐心,掌控幕南漠北。

伊稚斜早就憋了一肚子的气,而幕南这边的部族呢,也觉得自己很冤枉,去西方抢劫的好事轮不到我们,结果,让我们留在幕南,以保护祁连山,阴山的名义跟汉人对着干,汉人那根本就是个硬骨头,以前的时候,他们没能力出塞,尚且能够崩掉匈奴人一口好牙,现在汉人已经有能力出塞几百里作战,来去如风,汉军的体能和武器又远在匈奴人之上,他们这些部族还有什么好说的。

因此,有几个部族,竟是已经产生了动摇,对于给匈奴王廷效力这种事情,已经不那么积极了!他们心里头开始盘算着,投降汉室能有什么好处,是不是也能捞到一个汉人所说的万户侯呢?在汉室做万户侯,可比在匈奴做部族的王日子好过多了!

而伊稚斜呢,却已经打算祸水东引,既然军臣觉得他对抗汉人是废物,那就让军臣自己来吧,让他看看,汉人到底好不好惹,战斗力是不是不值一提。不管是汉人赢,还是军臣那边赢,对于伊稚斜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汉人要是赢了,那么,军臣肯定是倒霉了,伊稚斜可以趁机夺取单于的位置。而如果是军臣赢了,但是汉人也不是好惹的,军臣的势力也会受到打击,而受了伤的汉人也得先返回中原舔舔伤口,回头呢,幕南又能有一阵消停日子过。

伊稚斜是瞧不起自己的兄长军臣的,当年老上单于在的时候,一直在全力压制汉朝的崛起,结果轮到军臣,光顾着巩固自己的权威,因为一点利益,就跟汉人那边私底下勾搭不清,然后呢,眼睛里就都是西域那边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