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陈阿娇(第3/5页)

跟陈家比起来,窦家就是个庞然大物了,窦家出的人才很多,哪怕是刘彻登基之后,窦家人都开始被边缘化了,但是窦家还有几个列侯。这个时代跟后来科举盛行的时代不一样,人才这玩意是真缺,所谓的读书破万卷的人,说不定看过的东西,都未必比得上后世小学生多,想想看,后世的时候,光是小学生必读的各种课外书籍,几本加起来,都要比这个时候的许多人阅读量大了!毕竟,一卷竹简总共也写不了多少字。

即便是这些列侯之家,在对于儿孙的教育上头,也是不可能细致到哪里去的,何况,汉代的时候,爵位这玩意是不降等承袭的,也就是说,祖宗挣到了爵位,就可以世世代代承袭下去了,因此,压根没有需要奋斗的动力,起码不如那些寒门有动力。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刘彻会用各种看起来很是牵强的理由将许多列侯除爵的缘故,这对于国家财政来说,是个很大的负担。

这年头官员嘛,多半就是靠各种关系,还有就是靠刷名望,名声大了,传到天子耳朵里头去了,自然就有人过来请你去做官了!当然,这得是个好名声,要是什么坏名声的话,那么,你就成为地方官员刷政绩的工具了!

但是窦家呢,在对子孙的教育上头,一直比较上心,窦家最初不过就是寻常人家出身,太皇太后的兄弟当初还被卖到矿山里头挖矿,好不容易才逃出来。但是,这一家子还是比较有远见的,像是窦彭祖,崇尚黄老之道,如今在黄老一派里头,也算得上是顶尖的那一撮人物了,家里的子弟也就是跟着学黄老。黄老之道,后来是被歪曲了,说成是无为而治,实际上所谓的无为,是无为而无所不为,黄老之道真要是动真格的时候,可不比法家温和到哪里去!

至于窦婴呢,这位在窦家也是异类,直肠子,书生意气,因此,哪边都不讨好。以前先帝在的时候,对窦婴还算是有些香火情分,轮到刘彻上位,哪怕窦婴算是儒家一派的人物,刘彻也是不肯用他的。不过,窦婴颇有些任侠之气,这些年可是养了不少门客,在这个时代,所谓的门客呢,某种意义上就是要为主家效死的,可以说,这也算得上是个不稳定因素了!

刘启在世的时候,尚且在很多时候,需要听从窦太后的意见,如今窦太后都升级变成太皇太后了,刘彻这个做孙子的,还能怎么办,只能忍着呗!所以,他其实很担心,自己如果真的跟陈阿娇生下了儿子,窦家会不会撇开他,然后拥立幼主呢?

所以,刘彻宁可暂时没孩子,也不想跟陈阿娇生孩子,他横竖如今没到多需要女人的时候,他如今事情也很多,事情做完了,也就没多少精力放在男女之事上头了!

即便对舒云与窦太主的谈论有些好奇,刘彻也没有立刻回宫的意思,依旧待在上林苑。按道理,作为皇帝,他能够掌握长安的最高军事力量,那就是南军和北军,但是呢,如今虎符还放在长乐宫那里,他这个皇帝暂时还没成长到能被太皇太后寄托兵权的地步。太皇太后很怀疑,他要是真的掌握了兵权,是不是立马就会直接挥军北上,攻打匈奴。

因此,刘彻如今就是在关中挑选良家子,另外立了个羽林卫,就在上林苑里头紧锣密鼓地训练。也亏得前头留下的底子厚,刘彻手里头有钱,要不然的话,还真的支撑不起这样的消耗,毕竟,如今他想要有大额的开支,也是需要太皇太后那里点头的,所以,国库里头出了一部分,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刘彻自个的私房里头出的。

练兵这种事情,那真是每天流水一般的钱财往外花,刘彻呢,又是个急性子,恨不得立刻就能出成果,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他大多数时候都待在上林苑。

而未央宫中,舒云对于这个便宜丈夫一点也不想过问,她身体并没有任何问题,没有孩子,一方面是近亲结婚的问题,另一方面呢,其实也是刘彻并没有在她身上履行过多少夫妻义务。一开始的时候,是因为要守孝,后来呢,刘彻又是使性子,在这种情况下,她能生孩子,那才叫怪了呢!

舒云已经开始琢磨,自己应该做什么!说实话,无论是秦始皇,还是汉武帝,实际上来说,都只能说是躺在祖宗功劳簿上头更进一步的败家子。秦始皇呢,所谓的奋六世之余烈,也就是他在短短十几年内,几乎就将前头六个皇帝的积累给挥霍光了!

刘彻这个汉武帝呢,比起秦始皇来,也不遑相让。从高祖皇帝开始,历经文景之治,虽说中途也出了一些变故,比如说七国之乱什么的,但是,七国平定之后,朝廷也是得了很多好处的。七国之乱的时候,朝廷甚至要借高利贷才能打仗,而战后呢,不光是还清了高利贷,还有了足够的盈余,就是因为当时变乱的吴楚等国,那时候是真的富庶,别的不说,吴国那时候有着露天铜矿,这玩意正常是会有伴生的金矿的。

但是到了刘彻手里,刘彻呢,是个好奢华,好享受的,他要兴建宫室,要求仙问道,茂陵修建到被什么赤眉军,西凉军,黄巢义军组织挖掘了一次又一次,等到了元末,还能从里头挖出一批金子来。总之,花钱如流水,至于攻打匈奴什么的,其实那些负担是被转嫁给了下面的百姓身上,当然,那些大商人也是比较倒霉的一个群体,韭菜被割了一茬又一茬,等到老了,眼看着民生荒芜,民不聊生了,一个史无前例的罪己诏,立马又将自个洗白了!

所以,在舒云看来,换个皇帝,也未必会比刘彻这个武帝坏到哪里去。或者说,汉家积累了这么多年之后,只要不行差出错,许多事情几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并不是刘彻有多英明神武,实际上,这家伙搞出来的笑话难道还少了?

这般一想,舒云就有了主意,不管是自己生,还是借腹生子,自己得有个儿子,然后呢,找个机会,刘彻就可以干脆进茂陵了!真要是让茂陵修建个几十年,几代祖宗留下来的家当都不够他败的。

老实说,在亲手干掉过一个皇帝之后,舒云对再动一次手,已经没有什么心理压力了!大家都是渣,看谁渣的过谁呗!

当然,这种事情目前来说还是不能做的,太皇太后还在呢,别看太皇太后宠爱窦太主,宠爱陈阿娇,但是,她对于汉家天下的责任心也是很大的,真要是刘彻死了,太皇太后宁可重新扶持一个孙子继位,毕竟,幼主登基这种事情,实在是太不靠谱了!谁也不知道这中间会不会出什么意外。

而等到太皇太后过世,长乐宫的主人就是王太后了,她如今还住在长信宫呢,王太后自然是乐意自己的孙子登基的,她只会想着撇开舒云这个儿媳妇,自个还有自家的兄弟摄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