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红楼谢皇后(番外下)(第4/5页)

顽石法师无法改变这个世道,哪怕之前司徒宪废除了贱籍,这种古老的行当也不可能消失,顶多就是换了一种方式而已。

所以,最终顽石法师能做的,也仅仅就是帮助她们学习一些一技之长,让她们不至于一辈子沦落在烟花之地。他当年搞出来的脂粉如今成为了一个比较大的化妆品品牌,名叫“荼蘼”,顽石法师用这个为根基,鼓励那些青楼女子若是有闲钱的时候,可以利用购买化妆品的机会,将钱存在“荼蘼”里,等到日后身价跌了,肯放良了,就可以从荼蘼中支取钱财为自己赎身。甚至,他还搞出了一个原始的基金会,将荼蘼的一部分利润投入其中,用于帮助那些陷入困境无法自救的女性,不仅是那些青楼女子,其他女子也有许多得了他的救助。

某种意义上来说,顽石法师也算是度人无数了,等到他圆寂的时候,不知道多少女子自发为顽石法师送行祈福。

而顽石法师圆寂的时候,活到八十多岁的林黛玉也心有所感,她年纪大了之后,脑力不如从前,也便很少去格物学院那里了,但是,她这么多年的功劳不是假的。之前皇家要册封她做公主,却有人反对,表示凭什么男子有了功劳,可以被册封成实际的爵位,而绛珠先生之功,不知道救了多少人,可以说堪比圣贤,怎么能直接拿着一个公主的封号就给糊弄过去了!所以,最终,林黛玉史无前例地,以女子之身,被册封为济世公,配享太庙。

林黛玉拒绝了让林家的子嗣过继,她并不看重这个,她老后,也有许多徒子徒孙,继续沿着她开辟的道路向前走,她八十三岁的时候,无疾而终,被追封为济王。

太虚幻境之中,警幻等着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归位之后,却只能苦笑了,所谓人算不如天算,便是如此了!

警幻仙子其实算不得正统的仙人,她之所以能够掌控太虚幻境,不是因为她有多大的能耐,而是因为警幻仙子原本就是风月宝镜的器灵,以器灵之身,想要修行,那真的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警幻仙子为了能够更进一步,也只能契合风月宝镜所代表的法则,执掌天下痴男怨女风月之事。

只是,这个神职分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别的不说,月老这边就是绕不过去的,警幻现在最终干脆取巧,点化了自个宫中的那些草木之精,让她们入世,这些草木之精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警幻仙子的属神了,她们收集到的力量,可以帮助警幻修行。除此之外,警幻仙子还捞到了一个差事,那就是负责天庭小仙的情劫历练。

警幻仙子因此搭上了赤霞宫,这里算是娲皇的行宫,神瑛侍者就是赤霞宫中的仙人,原本他也是赤霞宫中一件灵宝化形,不该沾染人间情孽,警幻仙子却时常与他说一些风月之事,神瑛侍者又常常往灵山灌愁海这边而来,自然难免沾染了情劫。

绛珠仙草在天庭中原本算不得什么稀罕的仙根,就是寻常灵草而已,比较稀罕的就是,她生在灌愁海边,三生石畔,灌愁海的海水不是能随便吸收呢,不过呢,如果按照正常的生长规律,她可以慢慢吸收日月精华,天地灵气,如同寻常的草木精灵一般,在天庭化形,最后成为一个女仙,被分配到某个宫中执役。

而警幻仙子却发现神瑛侍者居然被情丝纠缠,顿时就起了心思,引着神瑛侍者用甘露灌溉绛珠仙草,结下了两人之间的因果。绛珠仙草提前化形,原本还清这段因果,也没必要下凡,但是却被警幻仙子拿话套住,最后答应了与神瑛侍者一同下界。

警幻仙子可不是这么好心,要助他们渡劫的,主要还是为了借助神瑛侍者的身份,还有绛珠仙草的特性,想要算计一把那流落到大荒山青埂峰的补天石。

补天石虽说当初被女娲娘娘废弃,却也是沾染了补天功德的,某种意义上来说,功德这玩意就像是万金油一般,可以毫无后患地促进修为增长,但是呢,想要获取功德,却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之前警幻仙子战战兢兢,执掌自己的神职,几百年都没捞到多少功德,要不然,她也不至于捞偏门,而补天功德,女娲娘娘看不上这点边边角角的,但是对于警幻仙子来说,哪怕只能吸收一部分,都能让自己修为更进一步,甚至,如果能够吞噬补天石,自己的本体也会具备一部分补天石的妙用。

对于警幻来说,捞偏门习惯了之后,她就明白了一句话,就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当然,她也为此做了不少准备,神瑛侍者是赤霞宫的,跟补天石某种意义上来说,算是一家人。而绛珠仙草呢,其凝结的绛珠,就如同道果一般。警幻在绛珠仙草凝结出来的绛珠上做了一点手脚,等到二人下凡之后,随着绛珠仙草的还泪,就可以让补天石沾染上情债孽力,然后露出破绽,其补天功德就可以被绛珠所吸收,等到二者渡劫归来,警幻就可以直接吞噬绛珠仙草的绛珠,至于这里头留下来的那些烂摊子,自然有神瑛侍者,绛珠仙草,乃至手底下那些化作情鬼的草木精灵承担。

警幻仙子想得非常美妙,一直到手底下那些人各自按照计划下了凡,没几年就发现事情已经失控了。

人间人道大昌,天庭对于人间的控制力自然薄弱了许多,警幻仙子就算是手底下还有人在人间行走,却也不敢随意进入繁华之地了。而且人间帝王兴替,本来也不是警幻仙子这等小仙能够掺和的,回头龙气反噬,她就真的是吃不了兜着走了!

这也导致了那些情鬼虽说跟着投胎了,却没有如同薄命司的判词一样发展,像是原本应该被拐卖的甄英莲因为金陵甄家出了变故,甄士隐也算是金陵甄家的旁支,虽说没得到什么好处,但是甄家的名声坏了,姑苏城里头,大家可搞不清楚甄士隐这一脉跟金陵那一支的区别,还有人想要浑水摸鱼,甄士隐干脆带着妻子搬到乡下做了地主,自然也就没了被葫芦寺失火连累的事情,乡下距离城里头有一段距离,甄士隐也不可能心大到让仆人带着女儿去城里头看灯了,因此,甄英莲一直好好地生活在姑苏乡下,最后招赘了一个丈夫。

如晴雯,她更是根本没进荣国府,毕竟,按照原本的轨迹,晴雯也算是被家里头卖了的,然后被赖家买了下来,孝敬给了史氏。可是呢,这里头又出了差错,晴雯还好好地生活在自个家里头,因为手工业的发展,寻常百姓也有来钱的路子,自然不会没事卖儿卖女的,女儿留在家里,到作坊做工,那是长久的收益,每年都能赚不少银钱,晴雯又从小心灵手巧,赚的比旁人还多,他们家傻了才会将女儿卖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