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乌拉那拉氏(第2/5页)

因此,舒云劝道:“这有什么呢,自己写着自娱自乐便是了,难不成还有谁敢将公主的字纸传出去不成!”

温宪又有些羞赧,好半天才说了实话,其实她不是没写过,但是只写了一点,她其实不怎么喜欢那些才子佳人的套路,觉得不管是个什么落魄书生,都有什么小姐,公主的要倒贴,这把小姐、公主当什么了!

另外就是,温宪其实是想要出名的,舒云顿时也就明白了,人家不是要自娱自乐,人家就是想要做谢道韫,做李清照!不过,前面两个那是真有天分,可是温宪呢,压根没这方面的天分,做几首韵脚没问题的诗还可以,但是,缺乏的就是那种灵性。

舒云自个也属于那种在诗词上头毫无灵性的那种,她背过的唐诗宋词也不少,但是让她自个去写,打油诗都有些困难,所以,对于温宪想要著书立说的行为,舒云自然是否决掉了作诗写词这条路。

琢磨了一下,舒云还真是想到了一个主意,一开始就搞什么大工程太过好高骛远了,所以,先练练笔,积累一些素材就可以了!因此,舒云直接建议道:“你现在觉得自己笔力不足,那么一开始的时候先做点简单的,比如说,弄一些菜谱,胭脂水粉,衣裳首饰搭配之类的,这就不需要多少文字,也就可以了!而且比起什么话本来说,这些其实更容易流传后世呢!”

温宪顿时有些愕然:“这些东西能流传后世?”

舒云点了点头,说道:“当然啦,就像是现在,也有一些人会研究唐宋时候的菜肴,还有一些服饰首饰什么,一般都是通过壁画,还有时人的笔记之类的(当然还有其他考古渠道,比如说出土文物之类的,这些不好跟温宪说),所以,这些其实研究的人会更多一些呢!”

温宪顿时有了信心,诗词写不了,这些东西还写不了吗?因此,她很快跃跃欲试起来:“好,四嫂,等我先试着写一点,给四嫂你看看!”

舒云点了点头,笑道:“那我可就等着拜读啦!”

温宪乐滋滋地回去了,私房菜谱什么的,宫里头从来不缺这些,温宪还可以自个琢磨着让厨房试着做,做的好的,就可以记下来。当然,起步也别这么高,温宪觉得,自个可以先搞一本宫制点心谱出来,她还可以将实物在旁边用工笔画出来。

听说了温宪想要做的事情之后,胤禛也有些愕然,虽说以他的想法,温宪的那点子想头其实有些没什么出息,不过,对温宪这个妹妹,胤禛本来也没有太高的要求,舜安颜既然是个靠不住的,那么,给妹妹找点别的寄托也是好的,胤禛甚至考虑着,要是温宪的日子实在过不下去,要不要让舜安颜病逝,然后给妹妹换个额附,哪怕抚蒙也好,到时候,想办法能不能让她的额附留在京城就是了!

当然,这是没办法才会选的路,康熙那边估计是宁可让女儿守寡的。

温宪有了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也就没那么多心思去想那些有的没的了,她又没有品尝过什么爱情的甜蜜,之前该失望的也失望过了,也懒得挽回舜安颜,舜安颜玩他的就是了,温宪对佟家那些人本来也没有任何感情可言。横竖她没孩子,损失的也是佟家,舜安颜那些庶子可别指望继承什么爵位。

至于温宪这个身份,也不存在什么养儿防老的问题,作为公主,就算没有其他的收入,光靠着俸禄,只要不胡乱掺和那些不该掺和的事情,那就可以安享富贵一辈子,所以,她干什么要为了个不知道是否会存在的孩子,去给佟家人低头呢?别的不说,她要真这样做,只怕自个的额娘会失望会难过的。

佟家那边一直对温宪这个和硕公主不怎么上心,也就是偶然有人会对舜安颜提一下而已,但是呃,他们自负地认为无论是德妃,还是胤禛都不会为了温宪公主跟他们翻脸,何况,比起在大漠里头香消玉殒的公主们,温宪这样也是占了佟家的光呢!有着这样无耻的想法,他们自然都非常心安理得了!最重要的是,这个时候,其实大家都没想过,胤禛可能才是最后胜利的人。他们觉得,自个只要抱对了大腿,就像是现在一样,有着一个皇帝外甥(表兄),佟家可以一直煊赫嚣张下去。

佟家对胤禛的轻视让他一直耿耿于怀,只是现在他还得忍着,就算是康熙对佟家已经有了不满,但是有的时候,这种亲缘上头的关系,你还真不能不服。儿子有很多个,亲娘就一个,舅舅如今也就剩一个了,所以,佟家如今还没有真的触及康熙的底线,因此,在找了个罪名夺了鄂伦岱的职之后,康熙就没了别的动作。可鄂伦岱没有官位,人家还有爵位,佟国纲这一脉这些年积累的人脉也还在,所以,他能做的事情还是比较多的。

索额图死了,是饿死的,这让原本已经有些缓和的父子关系又有了紧张的趋势。胤礽对索额图的感情还是很深的,他可以接受索额图被圈禁,但是索额图死得也实在是太可怜了点,老大一把年纪了,却是生生在宗人府大牢里头被饿死了,据说死的时候,已经脱形了,身上还有受过刑讯的痕迹,这里头要是没有康熙的授意,宗人府那里敢这么做吗?

胤礽这般,只会让康熙更是恼怒,我都是为你好,索额图在外面利用你的名头做了多少坏事,这么多年,我们原本和睦的父子关系到了现在这个样子,难道这里头没有索额图的挑拨离间吗?离间天家父子,他就是死罪,朕只嫌他死得不够早,要是早早将索额图解决了,事情压根不会落到这个份上。

康熙心里不爽了,又是呼啦啦带着一群人离开了京城,这回是去塞北了。

胤褆胤礽继续被打包带走,胤禛跟胤禩还是留在了京中监国,这已经似乎快要变成常态了。大家都知道这两位很大程度上三观不合,因此,做事的人一个个都很小心谨慎,生怕一个没注意,就成了炮灰。

胤禩这些年真的是拉拢的人太多了,大家都想有个和气的老板一起发财,而不是希望有个严厉的上司天天盯着你的错误,所谓君择臣,臣亦择君,就是这个道理了。也不知道这些人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觉得康熙是个比较民主的皇帝,谁身后人多势力大,就选择谁。

胤禛虽说有的时候也心惊与胤禩实力的不断壮大,大清如今商业比较发达,胤禩后院还多了个出身皇商之家的格格,那个皇商乃至他后面代表的人也是将赌注压在了胤禩身上,所以,胤禩如今一点也不缺钱,有着足够的钱财,他还能够网罗更多的人。

老实说,胤禩这个本事是真的挺厉害的,起码胤禛是做不到这样,他其实很适合去搞外交,以他的本事,大概能将人卖了,还能帮他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