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乌拉那拉氏(第2/5页)

不管是对于生母过世的伤心,还是对于未来的惶恐,胤祥赶回京城的时候,已经有了些形销骨立的模样,看得过来接人的胤禛简直是大吃一惊。

其实胤禛跟胤祥和胤祯在这个时候,都算不上很熟,两个弟弟比较小的时候呢,那时候胤禛在给孝懿皇后守孝,德妃又有些心结,所以,胤禛其实去永和宫的次数很少,等到之后胤禛大一些了,对德妃也能够理解了,但是,他那个年纪,更是不好出入后宫了。后来胤禛出宫开府,胤祥和胤祯在上书房读书,他们之间的交集自然更少。倒是舒云在宫里的时候会三五不时地去永和宫刷刷存在感,出宫之后,手里头经济宽裕了,也会有各种新鲜的东西专门送给两个小叔子,让胤祥和胤祯两人都对自家四嫂一直保持着非常良好的观感。

而胤禛呢,他要忙的事情很多,根本没空去哄作天作地的熊孩子,跟他们玩什么兄友弟恭的游戏。所以,到头来,他跟胤祥和胤祯之间的关系,居然跟其他的那些兄弟差得不多。但是这会儿瞧见胤祥俨然一副哀毁自伤的模样,胤禛就有些看不下去了,劝道:“我知道敏妃娘娘过世了,你很是伤心,只是敏妃娘娘要是在泉下知道你这个样子,也会不放心的!何况,你还有两个妹妹要照顾呢!”

胤祥强自振作了一下精神,说道:“四哥,我就是一时接受不了,我走的时候,额娘还好好的呢!”说着,胤祥又是伤心了起来,他甚至觉得,要是自己不南下,是不是敏妃就不会死了?

胤禛并不擅长劝人,很多事情,旁人其实是很难感同身受的,所以,胤禛只是又劝了几句,然后就带着胤祥去梓宫那边了。

敏妃既然已经被追封为妃了,哪怕,作为庶母,哪怕是太子也是得给点面子,守个一段时间的孝的。康熙呢,一向又比较重视这个,虽说自个没立刻回来,也将随驾的几个皇子给送回去了。

皇陵其实早就建得差不多了,不过除非是皇后,也没人有资格葬入真正的皇陵,那些妃嫔们,也就是葬在皇陵旁边的妃园而已,这些年,那里葬进去的人也已经不少了。就算是皇陵里头,光是皇后都有三个了,也难怪人家暗地里头都说康熙命硬克妻了!

天气渐渐炎热,敏妃的棺椁自然不能继续停放在梓宫之中,康熙批复了一个吉日,就葬入了妃园之中。

胤祥一心一意地守孝,还得求了德妃照应自个的妹妹,没办法,胤祥虽说指婚了,但是离成婚还有两年呢,出了敏妃过世的事情,作为人子,总得将孝期守足了,再谈婚事。他这个年纪,已经不怎么适合跟妹妹多往来了,男女七岁不同席,就算是亲兄妹也是一样的。不托付给德妃,他也没别人可以托付。

而德妃呢,也很心烦,九格格早就到了婚龄,原本德妃都做好了让女儿抚蒙的准备,为此还用上了乌雅家在内务府的势力,选择了一些适合跟着女儿远嫁草原的宫人,结果康熙过来,表示准备给九格格一个恩典,九格格可以留在京城,不用抚蒙了!

德妃原本很高兴,但是,康熙给九格格选的额附居然是佟国维的孙子,孝懿皇后的娘家侄子舜安颜。这就让德妃比较难受了!

一方面是德妃与孝懿皇后之间复杂的关系,另一方面就是,在德妃眼里,佟家真不是什么良配。佟家原本在满洲大姓之中,根本算不得什么,要不是当年孝康章皇后生下了康熙,佟家在京中顶多就是个二流。

而康熙呢,这么多年来,对自己的舅家那是各种关照,各种提拔,佟国纲因为孝康章皇后的缘故,做了一等承恩公,之后,佟国维就因为孝懿皇后的缘故,也成了一等承恩公,佟国纲战死之后,鄂伦岱就袭了一等公的爵位,佟佳氏年轻的一代,但凡是能提得起来的,都被提拔了起来,便是与鄂伦岱一向不和的佟国纲的庶子法海,也被康熙提拔了上来,在上书房给皇子做老师。

佟家借助于康熙的偏袒,在朝堂上也编织出了一个庞大的关系网,私底下,都有人将佟家称作是佟半朝了!

但实际上呢,佟家已经有了德不配位的趋势,佟国纲还好,一向是个小心谨慎的性子,但是佟国维呢,在这点上就比佟国纲差多了!佟家的下一代里头,其实论起他们真实的本事,根本撑不起他们的职责。偏偏一个个嚣张得很,一看就是那种得志即猖狂的架势。

另外就是,女儿哪怕是抚蒙,因为毛纺行业的兴盛,蒙古那边如今是求着大清的,德妃又知道,这核心技术其实是掌握在舒云这个四福晋手里,所以,将来女儿嫁到蒙古,只要额附不蠢,都不会对女儿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嫁到其他的满洲大姓也是一样的,有什么不妥的地方,胤禛这个兄长都有实力给她撑腰。

可是嫁到佟家,那就不一样了!佟家是天子的母舅家,孝懿皇后抚养过胤禛,胤禛显然跟孝懿皇后也有着挺深厚的感情,平常的时候,隆科多他们在胤禛那里也是理所当然的舅舅,舜安颜呢,虽说生父已经去世,但是也是佟家这一代的嫡长孙,胤禛也得叫他一声表弟,真要是舜安颜对女儿不好,胤禛除非能做皇帝,否则的话,压根拿佟家没办法。

只是,旨意都下来了,德妃也是无可奈何,九格格虽说封了和硕公主,但是在佟家那里,公主算什么呢,尤其,他们还一向瞧不上德妃呢!哪怕九格格是跟着太后长大的,他们也觉得九格格身份不够贵重。

九格格嫁过去的时候已经十八岁,舜安颜那时候已经二十出头了,因此早早就有了通房,还有公主出嫁,要有试婚格格的传统,舜安颜府里头虽说没有正经的侧室,小妾却是不少,九格格又有自己的公主府,哪怕没有那些嬷嬷挡着,舜安颜也很少待在公主府,年节的时候女儿进宫,德妃看着女儿的模样,几乎要落下泪来。

九格格的将来已经是这样了,敏妃留下来的两个女儿也快要到可以指婚的年纪了,德妃虽说觉得有些烫手,但是胤祥求上门来,又想到自家女儿如今有些窘迫的处境,德妃最终还是接手了这两个格格。

敏妃这边下葬没有太久,康熙就回来了。

康熙回来之后,自然得看一下京中如今是个什么情况,召见了群臣之后,又要召见一帮儿子,看看他们有没有做什么坏事。

一群皇子在偏殿等候康熙召见,虽说偏殿里头用的冰不少,但是人又多,通风也不是很好,那些太监送上来的茶也不是什么凉茶,喝了更是心浮气躁。几个怕热的干脆将头上的帽子摘了下来,然后抽出折扇来扇风。结果,这帽子一摘,摘出问题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