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乌拉那拉氏(第4/5页)

舒云斜了胤禛一眼:“在你眼里,我就是这么眼皮子浅的人吗?既然这个的确利国利民,那么自然是该献给汗阿玛的,至于补偿什么的,我其实不缺钱!”

胤禛听着,不由笑了起来。他是真的觉得舒云很好,原本大家都觉得,康熙偏爱太子,所以给太子选的太子妃几乎是尽善尽美,但是,胤禛见过那位瓜尔佳氏,然后,他就意识到,这样尽善尽美的贵女,可以做太子妃,甚至可以直接做一个合格的皇后,但是,她是真的不适合做一个有血有肉的妻子。

舒云很多时候显得有些不通世故,她对于他这个丈夫并没有多少敬畏之心,反而将他放在了一个平等的地位上。不过,大家对此都能够理解,舒云在自个的领域,能够吊打天下男子,她的才学,能够改变这个天下,那么,她恃才傲物一些又有什么呢?总比那些自恃自己的美貌还有无病呻吟的才学,就眼高于顶的女人强。

男人很多时候也是非常实际的,一个能帮得上他的妻子,自然要比完全依附他,崇拜他的菟丝子来得重要。胤禛这样的出身,见过的美人多了,大多数美人就是空有一副美丽的皮囊,内里却是空虚的,那么,她们能吸引得了人一时,却不会一直吸引下去,这也就是所谓的以色事人者,色衰则爱弛。

舒云呢,有本事,性格上头有些小缺陷,她固然不善于什么内宅交际,但是,对于一个皇子来说,内宅交际真的很重要吗?他又不是下面那些官员,需要搞什么夫人外交。对于胤禛和舒云来说,地位对等的,不会因为内宅的事情撕破脸,而地位不对等的,只有巴结舒云的份。至于宫里头的事情,舒云既然表现出了足够的价值,就算是有些事情上头不那么妥当,康熙也会帮忙兜着。而事实上,内宅交际中的人情往来,根本就可以按照旧例走,又有经验丰富的嬷嬷帮忙,所以,根本不会出什么明显的差错。而舒云呢,之前教导胤禟的事情,也让她在下面那些小阿哥那里树立了威信,那么,其他的事情,其实也就无关紧要了。

而管家理事什么的,舒云直接搞出了一整套严密的规矩,按照这个规矩走,只要不傻,谁都能将事情管得妥妥当当。既然如此,这个妻子那真是没什么值得挑剔的地方了。

胤禛是真的很庆幸,庆幸自己娶到了舒云,他看着舒云白皙得堪称莹润的肌肤,顿时有些心猿意马起来:“既然咱们不缺钱了,那咱们多生几个孩子吧,有静怡你这样的额娘,咱们的小阿哥一定聪明伶俐,小格格也一定漂亮可爱!”

舒云顿时脸微微一红,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胤禛与舒云之间的夫妻生活进入了和谐阶段,而康熙那边已经开始选择未来毛纺作坊的地址,然后就地制造安装那些机器,等到回头天气暖和起来,就可以跟那些蒙古王公们商议着,如何薅羊毛,不,如何购买他们的羊毛,然后将羊毛制品反过来卖给他们了!

大家都不是什么傻瓜,在康熙将毛纺的事情在朝堂上放出来之后,所有人都意识到,这简直是一个源源不断产出的金矿,一个个恨不得为了这个差事将狗脑子都打出来。

可惜的是,康熙却是半点不想将这个交给民间去经营,而是直接宣布,另外成立一个织造衙门,关于毛纺的事情,尽数交给这个织造衙门来负责。

这么一来,大家为了这个织造衙门的差事,又是在朝堂上互相攻讦,恨不得抢得你死我活!江南那边三大织造呢,一个个都赚得盆满钵盈,而这个全新的织造衙门,只会赚得更多,那些蒙古王爷别的不多,就是金银多,他们的钱,那真是太好赚了!

不光是下面的大臣,便是几个年长的皇子都动了心,自然也包括了太子。胤礽如今已经知道了钱财的好处,毓庆宫里头要说各种份例供给,那都是一等一的,便是乾清宫那边有的都比不上毓庆宫,但是,毓庆宫里头几乎没有什么现银,作为太子,每年的俸禄什么的其实不少,但是呢,光靠着俸禄过日子,还不够他送爱妾几套头面的呢!下面虽说也有孝敬,但是对于胤礽来说,花钱的地方其实也很多,所以,他的财政状况其实很糟糕,可以用捉襟见肘来形容。

因此,胤礽自然得琢磨着,让这个新出来的北方织造的位置落到他门下奴才的手里。

至于胤褆嘛,他几次掌握兵权,要跟下面那些将领打好关系,就得实在一点,要么升官,要么发财,升官什么的,对于武将来说,一般需要实打实的功劳,而发财就很简单粗暴了,没钱你连手底下的亲兵奴才都养不起,所以,做将领的,就没一个不喜欢钱的。因此,他也盯上了这个位置。

康熙却只是坐在自个的龙椅上看着下面的人为了织造的事情争执,尤其是索额图跟明珠二党,互相揭短,弹劾个没完没了。康熙不动声色,反正就是各打五十大板,等到他们发现不对的时候,双方都已经损失了不少,最终一个个都偃旗息鼓了。

然后呢,这个北方织造的位置,却是出人意料地落到了汉臣手里,要是这是如曹寅他们那样,原本就是上三旗的包衣,曹寅还是康熙的奶兄弟,读书时候的哈哈珠子,大家对此都可以理解,可是,康熙选择了一个各边都不靠的汉臣,这就让大家有些想不通了。

康熙的想法其实也很简单,北方织造其实是去坑蒙古人的,而满人呢,当年跟蒙古那边联姻的不少,另外就是,旗人对于织造上头的一些事情并不了解,最重要的是,这个织造不像是江南几个织造衙门一样,肩负的政治使命比较重,北方织造是为了赚钱的,所以,他需要一个懂经济,能赚钱的人去干,他选的这个汉臣正是如此,这位科举出身,但是家里头原本却是商户,因为小时候显露了读书资质,所以被过继给了同族的长辈,入仕之后,因为家里原本就有钱,所以也没必要贪腐,官声还不错,而且手腕也灵活。

康熙要的就是能做事的人,为此,并不介意给下面的臣子一点甜头,因此,他允了一个皇商的名额,当然,前提是,他不能将差事搞砸了。这位简直是天上掉馅饼正砸到自个嘴里的汉臣呢,哪有不感激涕零的道理,商家出身的他,最明白这个北方织造衙门代表什么了,哪怕衙门里头只是指头缝里头露出来一点,就足够再造一个自家那么大的家业出来了。至于皇商的名额,更是一个保障,自家以后就不再只是商人,也是迈入了士族这个阶层了,如果再能攀上某个皇子宗室,那以后就更不用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