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乌拉那拉氏(第3/5页)

而北方这边就不一样了,北方相对人口没那么多,这里原本就不怎么适合养蚕,所以,纺织业一直发展不起来,而舒云如今要做的是毛纺,那自然是放在北方比较合适。

其实呢,这种行业是放在草原上最合适,问题是,别看草原如今算是大清的一部分,实际上,那边还是高度自治的,皇帝就是名义上的共主,大事要通过他,小事嘛,草原上那些贵族其实都是不乐意朝廷介入的。

要是在草原上搞这种毛纺业,有了一大经济支柱的草原会做出什么事,如今没人能够想象得出来,或许他们会发现东西生产出来不得不卖给中原,但是或许,像是噶尔丹这样的人,更乐意与罗刹国那边联系呢?那边可比草原上还要冷。到时候,不仅技术有可能外流到欧洲,说不定中原又要陷入战火之中。

所以,毛纺业也就只能放在靠近草原的地方了,鼓励草原大规模养羊,让他们变得富裕起来,有更多的顾忌,又少养了战马,慢慢的,自然也就谈不上什么战斗力了。

这样的事情,可以说是军国大事了,以康熙对于权力的敏感,他是绝对不允许这个行业被掌握在某个皇子手中的,毕竟,干这件事情,就能得到大多数蒙古王公的支持,还有就是许多靠着毛纺业发财的人的拥护,这么一来,又将他这个皇帝置于何地呢?

所以,这事交上去,顶多也就是他们府上得到一些奖励,说不定爵位什么的,往上提一提,但是指望让他们这边引导,那是想也别想,就算是到时候康熙肯让自家儿子赚钱,估计也就是在里头掺一股而已。

但是这事归根结底还得做,舒云需要借助于毛纺业,以解决北方沙漠化的问题,想要多养羊,多赚钱,就得避免土地荒漠化,怎么避免土地荒漠化呢,那就大规模植树造林吧!

植树造林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避免骑兵大规模南下,如今罗刹那边其实比较得力的也就是哥萨克骑兵,他们之所以能够肆意南下,与漠北那边交锋,不过就是因为那边全是荒漠,太适合骑兵冲锋了。

既然现在人对于荒漠化的坏处看不见,那么就让他们看见植树造林的好处的,固定了风沙水土之后,自然能够生出更多的草场,草原上许多河流也不会因为风沙的侵袭干涸,然后就可以养上更多的牛羊,赚更多的钱。

舒云也不可能一开始就将非常先进的纺纱织布机搞出来,得留下一点升级换代的余地,以避免技术外流,所以,舒云如今就是在那里将图纸进行调整,先简陋一些,另外就是,羊毛的处理也是个问题,需要漂洗脱脂,要不然那味道就很恶心了。

舒云在这边找工匠做机器,那边在准备了一年之后,大军终于出发了,康熙带兵亲征,留下太子胤礽监国,京中算是安静了下来。

胤禛没有捞到上战场的机会,他被安排到了正红旗,但是,做的是辅助性的工作,实际上,除了胤褆之外,其他几个跟着出征的皇子都是一样的,大家都没有直接进入前线,而是在后方。康熙是历练儿子,又不是让儿子去送死,里头最大的胤祉平常的时候,也就是个喜欢吟诗作赋多过骑射的,年纪还不到二十岁,正经成婚还没两年呢!

甚至就算是胤褆,康熙也没真的就让他去做先锋了,上一次的教训还在呢,虽说其他人肯定会保护他,但是要是这一次,他再贪功冒进,回头放跑了噶尔丹,那大军这段时日的投入,可不就是又打了水漂!要是再来一次这样规模的亲征,大清财政是真的要伤筋动骨了。噶尔丹占据的地盘很大,跟着他反叛的人也多,但是不代表他很有钱,跟噶尔丹打,实际上就是个赔本的买卖,那些缴获还不够班师回朝之后的封赏呢!

所以,康熙这次的目的就是一步到位,直接将噶尔丹彻底解决掉。既然如此,儿子就算是再求战心切,也不能让他坏了大事,干脆让他留在中军,出战可以,但是紧要的事情还是算了吧!就算是要历练儿子,也不能拿军国大事开玩笑,回头要是有什么规模不大,无关大局的战役,再让儿子过去就是了!

大军那边推进似乎一切都很顺利,舒云这边也非常顺利,她终于制造出了简化版本的纺纱机,织布机,都有好几种规格,别的不说,做羊绒的和做羊毛的,最好还是不要混在一起,而纺纱机呢,主要是做各种规格的毛线。织布机就是制造各种规格的毛呢布料。

舒云收购了一批羊绒和羊毛,然后制作出了第一批的毛线和毛呢布料,还弄了几件羊绒衫。这些做起来很容易,反而是染色花了一点时间。

正好,李格格顺利生下了一个小格格,李格格有点失望,不过总体还是比较高兴的,因为这个小格格还是比较健康的,之前宋格格生下来的那个小格格,几乎是生下来就夭折了,想必是不会序齿的,既然如此,她这个女儿就是以后府里的大格格了,不管是什么,占了第一个,总是有好处的。另外一点就是,李格格也觉得,胤禛不在,自个如果生的是大阿哥的话,那么,说不定就惹了福晋的眼,回头福晋对大阿哥下手的话,她未必能够护住大阿哥,所以,还是大格格比较好。

舒云呢,直接给胤禛去信,告诉他他已经有了一个健康的女儿,至于长相什么的,舒云也就看了一眼,刚生下来的小孩子红通通皱巴巴的,头上脸上还都是胎脂,生了好几天了还在蜕皮,她身上又没个比较明显的特征,自然暂时看不出来究竟像谁,所以,舒云干脆也没提。

在恭喜加关心了胤禛一番之后,舒云才写了关于毛纺的事情,顺便将毛线,羊绒衫,还有毛呢布料之类的东西给胤禛送了一份,她在信中虽说许多事情没有明说,不过想必,凭着胤禛的敏锐程度,自然能够看出其中的含义。

果不其然,胤禛在收到了东西之后,顿时就来了精神。他领着正红旗一直停在大后方,其实挺没意思的。八旗旗主除了皇帝领着的上三旗之外,下五旗的旗主都是宗室里头的铁帽子王,而八旗那些大姓也会在八旗之中担任都统,佐领之类的职位。

刚开始的时候,其实没什么好说的,都是努尔哈赤这一脉,但是到了康熙这边,跟其他旗主其实血缘就比较远了,而且,这些旗主当年可不是都支持康熙的。像是安亲王这一脉,虽说不是铁帽子王,却是正蓝旗的旗主,当初顺治身体不好之后,甚至考虑着自个儿子还小,将皇位传给安亲王岳乐,这一直让康熙耿耿于怀,因此,登基以来,对安亲王那一脉少有加恩,岳乐过世之后,他儿子只袭了郡王的爵位,实际上,岳乐那边当初在平定三藩的时候也是有功的,要是加恩,继续承袭亲王爵并不是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