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乌拉那拉氏(第4/5页)

至于几个年长的皇子,正好之前还都没封爵呢,如今就想着看看能不能混个战功,然后呢,封个看得过去的爵位。尤其是胤褆,他早就急着要证明自己了!但是上一次的时候,他跟着福全一块儿出去,追丢了噶尔丹其实也有他的责任,福全起码有一半是在给这个大侄子背锅。胤褆觉得自己上次就是运气不好,这一次,他一定不会让康熙失望!

总之,如今的康熙朝还没有到后期那样吏治败坏,内耗严重,财政告急,现在大家整体上还是积极向上的,这也是之前一次次的胜利积累起来的信心,要知道,当初三藩之乱的时候,都已经有人喊着要撤回关外了呢,但是之后呢,什么三藩,什么郑家,最终都败在朝廷手中,噶尔丹因为有着罗刹人的支持,纵横漠北乃至回疆,最后还不是灰溜溜地只带着千把人马就跑了!所以,大家还都是挺渴望胜利的,当然,更渴望的是胜利背后代表着的利益。所以,请战的声音在朝中很大。

胤禛虽说骑射功夫不行,但是,作为男性,他骨子里头也是充满了征服欲的,上一次征讨噶尔丹的时候,他年纪还小,没能跟着出征,这一次,怎么着也该捞到一个机会了吧!

朝堂内外都在那里喊着要出战,康熙也在那里下旨准备出征,但是,事前的准备工作,那是真的很繁琐。老实说,舒云看着朝廷的效率,只觉得瞠目结舌。

要知道,上辈子的时候,她也是见识过朱元璋打仗的,哪有那么多的事情事先进行准备,等什么都准备齐了,黄花菜都凉了。当然,也是那个时候,机动能力已经很强了,而且原本舒云也将后勤做得非常好,庞大的后勤体系运转起来,很容易就能够满足战争的需求。

而现在呢,大清的战争准备简直让人觉得返回了几百年前,用大车,牛马,骆驼运送粮草,这些真要是运到地方,光是损耗就是一个非常夸张的数字了!万一粮道上头出了什么意外,大军就要缺粮了!

某种意义上来说,清廷的军队的确是堕落了,或者说,他们是故意的,需要用后勤来保证对军队的控制力。像是当年的蒙古骑兵,为什么能够保持强大的机动力,因为他们的干粮是奶酪和肉干,水囊里面装着的是马奶酒,骑在马上就能补充食物,还会驱赶着大量的牛羊随同骑兵一起出征,路上的时候,就宰杀牛羊作为食物。

当年满人还在关外的时候,也是差不多,出战不会携带多少粮食,一方面是靠着随身携带的干粮,另一方面呢,靠的就是抢劫了!现在要跑到漠北作战,难道不应该让蒙古那边提供后勤支持吗,居然要自个准备?

胤禛这些日子也帮着督管粮草的事情,每天回来也比较晚了,舒云在知道了情况之后,不由问起了胤禛,胤禛沉默了一下,只得解释道:“因为汗阿玛仁厚,不忍心让蒙古诸部承担太大的压力!”

胤禛一直很喜欢揣摩康熙的心思,他已经发现了一点,那就是康熙非常好名声,胤禛之前也没想过,似乎可以问蒙古人要求一定的粮草支持,别的不说,奶酪牛羊什么的,他们总要多支持一些吧!胤禛不怎么好去询问康熙,跑去问了胤礽,胤礽摊摊手,表示自己之前跟汗阿玛说过,但是呢,蒙古那些王爷一个比一个能哭穷,表示他们的草场都被噶尔丹抢走了,就算是想要支持大军,也是无能为力啊!

草原上的情况其实也比较复杂,要说起来嘛,大家都是蒙古人,算是一家子,实际上呢,互相之间关系其实说一般,都是抬举他们了,很多部族之间几乎是世仇!当然,其实许多仇恨也是满人挑拨起来的,满人也担心蒙古人哪天觉得自己也行,也入关跟他们争夺中原呢,所以一直以来呢,都在用各种办法削弱蒙古人的实力,比如说,给这些蒙古部族划分草场,人为制造各种利益冲突。蒙古人自个勾心斗角,无法团结起来,自然也就不会联合起来跟满人叫板了,满人呢,从竞争者的角色,转化成了裁判,这可就省事多了!

像是这些被噶尔丹打得抱头鼠窜,不得不跑到京城来求援的蒙古王爷,他们干什么要舍近求远跑到京城来呢,不就是担心他们要是去找草原上的其他亲戚,不光没法获得什么援助,还要被他们将自个剩余的实力也吞并了吗?

这在草原上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一个部族出现了颓势,那么,被其他的部族瓜分就是难免的结局。

这些人倒是非常急切地希望清廷能够帮他们将草场抢回来,在自个的地盘,他们是王爷,但是想要让他们出钱出力,那就没办法了!理由也非常理直气壮,他们是真没有,自家的家底都让噶尔丹抢走了!当然,他们许诺起来,倒是一个比一个嘴皮子利索,眼睛眨都不眨,表示只要天可汗能抢回自家的草场,那么回头一定唯天可汗马首是瞻,恨不得将部族的未来全许诺出去,至于到时候会不会遵守,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谁要是真相信这些蒙古贵族一诺千金,说话算话,那才是见了鬼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康熙又一向自诩仁君,哪里会对这些表示自个如今已经是一穷二白的蒙古王爷们穷追猛打呢,哪怕明知道这些人能够跑到京城,肯定留了后手,也得好生安抚,免得破坏了满蒙团结的大好局面。不光如此,还得赏赐他们,让他们安心在京城待着,回头他这个圣天子,自然会带着他们去攻打噶尔丹,将他们失去的草场抢回来。

大概是第一次,胤禛对康熙的行为产生了一些怀疑,面子就这么重要吗?胤禛如今对于数字什么的,是非常敏感的,他帮着督办粮草,稍微一算,就知道光是在粮草之类的上头,就要付出多大的代价,这还是不考虑到有什么意外损耗的情况,如果在进入漠北的途中,遇上风暴,那再多的准备,也是白搭,某种意义上来说,大漠上的风暴比起海上的风暴还要可怕一些。

虽说心里头觉得康熙死要面子这种事情着实有些不那么靠谱,但是胤禛终归不是那种愣头青,会直接跑到康熙那里去表达自个的想法,他只是放在心里,下意识地想着,如果是自己,那么他应该怎么做,强逼着那些摆明了死猪不怕开水烫的蒙古王爷们出钱出人吗?

舒云敏锐地意识到了胤禛的改变,虽说上辈子的感情被抽离了,但是那时候,身边连同一帮子儿女都是典型的政治生物,也将舒云的政治敏感度培养出来了,胤禛心中已经出现了比以前更加强烈的野心,他渴望表现自己。

其他人并没有感觉到胤禛的变化,就算是感觉到了,也只是觉得大战当前,作为一个年轻阿哥,想要建功立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