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第2/3页)

燕宁从前为自己的嫁妆多感到骄傲。

世间女子谁不喜欢十里红妆呢?

可是她如今却觉得,自己的吃穿用度够用,能叫她娇气富贵地生活就可以了。

她的私房那么多,拿出一些自己此生都花不完的,用在一些百姓的身上,哪怕只是杯水车薪,可是她也觉得开心。

她说着这些的时候,脸是红红的,可是眼底却充满了漂亮的神采。

阿蓉忍不住抬手摸了摸燕宁柔软白皙的脸。

“阿宁,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其实也没有很好。王爷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也觉得王爷说得对。以后我还想着,如果能开一些能叫人自力更生,能自己赚钱养活自己的生意就更好了。”燕宁揉了揉自己的脸小声说道,“不过我还没有想到具体的事。或许是因为我笨笨的。”

她觉得自己总是笨笨的,见阿蓉笑着看着自己,又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可王爷说我不笨。就算是笨,也是这世上最可爱的笨。”

阿蓉面无表情。

她觉得受到了巨大的打击。

面对小表妹无时无刻都可以把事情转移到秀恩爱上,阿蓉已经无话可说了。

看看羞涩得不得了的燕宁,阿蓉突然觉得十皇子在楚王的面前真的是孙子辈儿的。

不然,怎么十皇子那么油嘴滑舌的都说不出这么叫人心里欢喜的话呢?

阿蓉的心里边谴责鄙视十皇子,又觉得对楚王再一次刮目相看,实在是想不到楚王那样端肃的人说起这样的话,竟然连绵不绝。她撑着头半晌,这才抬头笑着对燕宁说道,“可见王爷是十分认可你的,你也不要妄自菲薄。”

燕宁打从嫁给楚王之后慢慢开始有了转变,这种转变是细微的,与她朝夕相处的人是很少能够发现的,不过阿蓉心细如发,敏锐地感觉到燕宁与从前那个胆怯懦弱的小丫头有了很大的不同。

她其实依旧是柔弱娇怯的。

可是她的内在却在慢慢地变化。

仿佛多了一层钢骨一般。

这或许就是夫妻。

燕宁因楚王变得开阔坚持,而楚王因燕宁却多了几分人情柔软。

这或许就是天作之合吧。

“我明白的。而且……我和王爷说过,等日后如果王爷有空了,就带着我去京都之外去走走,我也可以随军。我们去过了蜀中,那以后还可以去辽东,可是去黔南,也可以下江南,可以去很多很多的地方。王爷说走过的路多了,见识就不一样了,心胸也就不一样了。大表姐,王爷要去的地方,就是我憧憬的地方。我也不想被王爷甩在身后,只做一个他回到家里会称赞一声贤妻,可是却和他说不上外面的话的人。”

燕宁顿了顿,歪在阿蓉的肩膀上小声说道,“我想做更好的人,不要被王爷落下太远。王爷娶了我,喜欢我,我都知道。可是我为什么不能变的更好一些,叫王爷能更轻松地和我相处,而不是来迁就我,只说一些闺阁之语呢?”

她从前只在意自己的那一点点情情爱爱,其实也是局限了楚王吧?

楚王因为喜欢她,所以迁就她,俯身折腰靠近她。

可是为什么她不能踮起尖叫儿,去靠近他呢?

他是那么好的人,燕宁也希望自己成为那么好的人。

或许她现在不是那么优秀,可是如果有漫长的余生叫她和楚王一同度过,那燕宁希望自己慢慢地学着变得更优秀起来。

她细细地说着自己的心事,嘴角带着几分柔软的甜蜜,阿蓉一边听着,一边觉得自己曾经用心护着的小表妹在慢慢地长大了。

“这样很好。夫妻之间本就该这样。”她低声说道。

燕宁仰头对她露出小小的笑容。

阿蓉伸手揉了揉她的发顶,见阿兰正和魏八眉飞色舞地说着儿子,一旁阿静正转着手里的茶杯不知在想什么,就笑着探身问道,“在想什么?难道你羡慕了么?”

阿静才嫁人多久啊,虽然高庆的年纪也不小了,不过高家却并没有人急着催促阿静有孕。阿静一愣,见阿蓉与燕宁仿佛说完私房话了,因燕宁养在长房一向与阿蓉更亲密,她也并不嫉妒,便笑着说道,“自然是羡慕的。大姐姐也知道,我家夫君是家里的独苗。”

高家是一脉单传,虽然她公婆和善,从不说起子嗣上的事,可是阿静的心里其实也有些着急的。不过她如今着急的却不是这件事,而是对阿蓉轻声说道,“我是想着哥哥的婚事。”

“你担心什么。老太太不是说叫二叔与二婶帮忙相看起来了么。”阿蓉便笑着问道。

姜二老爷夫妻的眼光都还是不错的,而且都是往书香门第里挑,只要对方家中的姑娘性情好,那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我是担心……担心母亲。”阿静吞吞吐吐地说道。

她担心如今身在地方上的姜三太太。

因她嫁给高庆,姜三太太就被送出了京都。作为女儿,阿静本来应该心疼母亲离开繁华的京都的,不过这段日子她过得真轻松啊,叫她差点成了没良心的,还偷偷希望如果一直这样下去也挺好的。

如今她哥哥姜瑚中了举,一时之间成了京都的香饽饽,只怕姜瑚中举的事姜三太太也该知道了,那如果姜三太太又得意得要把自己出息了的儿子联姻给谁家谁家呢?

阿静自然是希望求姜二老爷帮忙做主哥哥的婚事的,在她的眼里,姜二老爷这个伯父比她父亲母亲都靠谱。不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母亲如果做了糊涂事,那姜瑚就麻烦了。

“你别担心,横竖还有三叔看着呢。”姜三老爷为人优柔寡断,不过却也不是个由着妻子胡闹的人,只看他利索地带着姜三太太离开了京都就知道,姜三老爷还算得上是个明白人。

阿蓉见阿静笑着点了点头,虽然并没有去了愁绪,不过脸上已经展颜,便温和地说道,“更何况三婶眼高于顶,就算是要说亲,也必然是看中的是高门大户家的女儿。三叔外放的那地方虽不是穷山恶水,不过也没什么显赫的,能入三婶眼的人家,三婶看不上那些门第,自然就不会生出联姻的心。”

姜三太太知道自己的儿子中了举,只怕恨不能给儿子说个公主!怎么可能会在地方上给儿子挑媳妇,这说得现实一些,就是姜三太太左右周围没有能看得上的人家,自然就不可能插手儿子的婚事了。

她的这说法有些犀利,阿静竟觉得无法反驳。

因为阿蓉说得正中姜三太太的内心。

“这就好。”阿静轻轻地松了一口气。

她如今的日子过得悠闲平和,自然就发现姜三太太那一套豪门的理论未必有多么合用。

就如她如今虽然只是寻常的门第,不过日子过得富庶,家中也和睦,夫君又是个体贴专一的人,叫阿静说这样的日子神仙都不换呢。